《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系列之三四二第三章中國與世界的「教育」問題(9)世界教育在迎接什麼樣的未來中國教育新聞網2017年12月8日 · 中國教育新聞網官方頭條號近年來,國外教育政策發展的宏觀環境發生許多變化。經濟增長乏力,使各國投資教育的能力受到很大影響,但也促使各國訴諸教育發展,以此帶

《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系列之三四二第三章中國與世界的“教育”問題(9)世界教育在迎接什麼樣的未來中國教育新聞網2017年12月8日 · 中國教育新聞網官方頭條號近年來,國外教育政策發展的宏觀環境發生許多變化。經濟增長乏力,使各國投資教育的能力受到很大影響,但也促使各國訴諸教育發展,以此帶動經濟發展,並通過加強績效與評估等手段提升教育投資的效益。新技術革命不斷加速,對教育發展的規模、層次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進了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的力度。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進一步加劇了國家間的競爭,以及本質上的人才競爭和教育競爭。這促使各國大力增加教育投入,提升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以獲得競爭的比較優勢,同時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教育國際化。此外,進一步向知識社會的轉型,帶來了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深度轉型,全球經濟增長從主要依賴不可再生的各種稀缺物力資源,轉型升級為主要依賴可再生的人力資本及知識創新,這促使各國大力提升教育的發展水平。教育投入——總體教育投入穩步增加,公共財政投入保持穩定 發達國家認識到了教育對經濟、社會和人才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增加教育投入。具體表現為,總體教育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不斷上升。而且,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發達國家儘可能地保持公共財政教育投入的穩定。高等教育投入的比例上升,經合組織國家高等教育投入在2013年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1.5%,比2005年增長了1.4%。學前教育投入的力度在增大,教育投入正在向學前教育傾斜。教育公平——從機會公平走向結果公平,強調有質量的公平 教育公平是各國教育政策的關鍵,呈現兩個方面發展趨勢:一是目標上從機會公平走向結果公平,例如英國教育公平政策的目標經歷了從機會公平到結果公平的轉變,英國政府努力實現基於結果的教育公平與均衡;二是強調有質量的公平,澳大利亞對基礎教育進行了質量與公平並行的全面改革,將教育公平與教育質量相掛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