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劑: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祛溼的注意事項分享收藏了!

祛溼劑: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祛溼的注意事項分享收藏了!

祛溼劑:凡以取食藥物為主組成,具有化溼利水,通淋洩濁作用,治療水溼為病的一類方劑。

分類

溼邪為病,有外溼、內溼之分。

分為:化溼和胃(溼濁內阻)、清熱祛溼(溼熱)、利水滲溼(水溼壅盛)、溫化水溼(寒溼)、祛溼化濁(外來風溼侵襲肌表)五類。

注意事項

1、溼邪在外在上者,可表散微汗以解之;在內在下者,可芳香枯燥以化之,或甘淡滲利以除之;水溼壅盛,形氣俱實者,可攻下以解之(攻逐水溼);從寒而化者,以溫陽化溼;從熱而化者,宜清熱祛溼;體虛溼盛者,又當祛溼與扶正兼顧;

2、溼邪為陰邪,其性重濁粘膩,最易阻礙氣機,而氣之不行,又使溼邪不得運化,故祛溼劑中多配伍理氣之品,以求氣化則溼化;

3、溼邪易與熱邪合病,溼熱二邪性質相反,溼遏熱伏,臨床上用溼熱分消法。治溼邪藥給其以出路,故常通利三焦以導溼邪而出;

4、祛溼劑多有芳香溫燥或淡滲利溼之品組成,易於傷津耗液,故對於素體陰虛津虧,病後體弱,以及孕婦等,均應慎用。

“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治溼當健脾,脾旺溼自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