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幹部住村幫扶的一天

援疆干部住村帮扶的一天

天山深處的尼勒克縣蘇布臺鄉博爾博松村。 承文明 攝

中新網新疆尼勒克10月28日電(記者 朱景朝) 江蘇武進援疆工作組組長、尼勒克縣委副書記薛建忠一行10人,27日下午驅車到達地處天山深處的該縣蘇布臺鄉博爾博松村,看望親戚,住村幫扶。雖然寒意漸濃,但藍天白雲,樹木染黃,這裡秋色依然很美。

博爾博松村是江蘇武進援疆工作組的扶貧幫困村之一,當日10位援疆幹部看望了15位結親戶,送去了禮物。

援疆干部住村帮扶的一天

江蘇武進援疆工作組組長、尼勒克縣委副書記薛建忠一行10人,27日下午驅車到達博爾博松村,看望親戚,住村幫扶。 承文明 攝

201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簡稱“訪惠聚”)活動,2017年又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眾多幹部職工深入基層與結親戶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相互交流,幫助解決脫貧中的實際困難。

該村薛建忠有3戶親戚,那吾孜拜·阿布都哈米提是其中之一。2017年初,薛建忠來到他家時,女兒離婚帶著一個小孩在家,沒有工作。大兒子和小兒子高中畢業後都沒有找到工作。“那時,那吾孜拜臉上愁雲滿布。”薛建忠跟他的女兒談,一定要出去工作,並給她介紹了一個景區服務員的工作。由於旅遊淡季的到來,2個月後,她又回到了家中。

援疆干部住村帮扶的一天

當天,武進援疆工作隊贈送給村民羽絨服等禮物。 承文明 攝

2017年初,尼勒克縣招考警務工作人員,薛建忠鼓勵那吾孜拜的大兒子去考,第一次沒考上,又考了第二次,考上了,月薪現在已超過3500元,今年談了女朋友,計劃明年結婚。

2017年下半年,經尼勒克縣人力資源部門介紹,那吾孜拜的女兒和小兒子去了離家大約300公里的奎屯市紡織廠做工,每個月的月薪2000多。那吾孜拜的女兒也找到了滿意的男友成婚了。

兩年來家庭收入的增加,不但讓他們全家脫了貧,今年8月,那吾孜拜還蓋了90平方米的新房,兒子結婚用。那吾孜拜告訴記者,現在住的安居房,得到了國家、新疆、援疆等補貼資金3.4萬元人民幣,自己基本沒掏錢。蓋新房時,他的親戚薛建忠給了3000元,買了5000塊磚,村裡給了1噸水泥。家人出力自建,花錢不多。

援疆干部住村帮扶的一天

薛建忠和親戚在一起收土豆。 承文明 攝

博爾博松村支部書記賽力克布力·巴浩稱,該村2017年整體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貢獻最大,目前,全村外出務工人員佔到勞動力的六成多。

日落前,薛建忠到最後一位親戚達再·瑪依喀拉家送去了米、油和羽絨服。

達再·瑪依喀拉家在尼勒克縣火車站開商店,生意不錯,2017年因為修高速路,車站周邊的商店拆除,等待高速路竣工後再建。去年和今年他成了修路工,收入每月4000元。他的妻子在家裡臨時開商店,兼著養雞、種菜。三個孩子都在上學。

當天,10位援疆幹部在結束看望後,與親戚共進晚餐,共敘親情。晚上,他們住在了親戚準備的房間裡。

博爾博松村的夜色很美,路燈燈光閃爍,和夜空的星星一樣明亮。賽力克布力·巴浩說,博爾博松村的變化主要發生在最近兩年,伊犁州政法委“訪惠聚”工作隊籌集資金2000萬元,修路、修橋,安裝路燈,民眾的生活環境大變。武進援疆出資建設了村小學,孩子上學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尼勒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多年來,通過精準扶貧措施的實施2018年退出了貧困縣行列。中共尼勒克縣委書記周立新表示,尼勒克縣的成功脫貧根本上取決於中央和新疆的關心和支持,也彙集了援疆、“訪惠聚”工作隊、社會、企業等多方面的力量。(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