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中的構圖(一)

對於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麼一部形式感很強的電影,今天我在這裡做一些淺顯的分析。

對稱構圖是一種表達導演風格意圖的經典手法。完全對稱的構圖,畫面和諧平穩,但也易於造成呆板平庸。所以,在結構對稱的基礎上,通常會利用一些細節對比打破完全對稱造成的畫面沉悶感和平均感,即不完全對稱。

說到對稱構圖,就必然要提及 "對稱軸線"。本片中軸線的形式是多樣的,比如大量二元的對稱結構畫面,多是巧妙地通過實物賦予軸線意義,強化兩個視覺元素的對等與對立關係,表現戲劇衝突。——這種對稱手法更準確的用詞應該是"對仗"。一元的對稱結構畫面,軸線通常以人物的形式出現。此外,還有以虛空的形式,甚至是更抽象的形式出現的軸線。幾乎每個角色的出場都是從一個特寫鏡頭開始的,本篇分析就從趙寶剛的這個特寫開始。

簡析《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中的構圖(一)

趙寶剛飾演的北方客特寫,右邊的窗戶佔了近一半的面積,視覺比重較左邊大,因此人物將頭略向左偏,釋放掉一些視覺重力,以達到畫面平衡。

簡析《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中的構圖(一)

葛大爺的這張陸先生,典型的垂直平行構圖。沙發的豎向線條紋理,陸先生衣服上的豎向線條,及其身後窗簾的豎向褶皺,甚至是木頭的豎向紋理及拼縫,這些元素使畫面達成了高度的統一;而陸先生通過翹腿的動作讓衣服上的部分豎向線條發生傾斜,打破了元素方向單一的沉悶。垂直平行構圖會形成"隱性動感",表面風平浪靜,卻暗藏波瀾,正符合陸先生的人物性格;值得留意的是,雖為仰拍,畫面中的垂直線條卻沒有因為透視關係而產生畸變,而這本身即印證了之前的分析。

低角度仰拍往往會給人帶來更強烈的主觀感受,讓觀眾更易體會角色場景中的緊張氣氛。陸先生的權利和支配力在這種視角下得到了強化,暗示了北方客命運的支配權已經轉移到陸先生的手裡,為其之後被做掉埋下了伏筆。後面張先生被杜淳擊斃,渡部被小六(章子怡)擊斃,也都用了低角度仰拍的手法,其中北方客跟張先生被做死前一刻的低角度鏡頭更是通過第一人稱視角,極深刻地將觀眾的情緒體驗推向高潮,杜江的猙獰跟杜淳的冷漠,讓觀眾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窒息。

簡析《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中的構圖(一)

杜江做掉北方客

簡析《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中的構圖(一)

杜淳擊斃張先生

簡析《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中的構圖(一)

渡部被陸先生從戰俘營中找出後被小六擊斃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劇終定格在了陸先生在海關邊檢的畫面,這個畫面也是通過低角度仰拍的手法,將觀眾帶入劇中,同樣體會到劇中人物(陸先生)對赴港後的生活充滿未知的那份心境,讓觀眾在觀影結束後意猶未盡。

簡析《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中的構圖(一)

本片最後一個鏡頭:陸先生海關安檢

關於這個畫面想說的是,視覺力的平衡也是有槓桿原理的:正在給葛大爺搜身的邊檢人員,及②處的邊檢人員,形成了往畫面右下方墜的力;因此,葛大爺右手捏著的帽子得往畫面的左下方耷,而位於①處的邊檢人員需要離他較近些才能平衡②處的邊檢人員到葛大爺的力矩。背景中的兩個人朝著相反方向走去,是為畫面積蓄張力。

今天的淺析就先到這裡,喜歡我的朋友不要忘了點波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