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易被忽視的學習原則:建立從理性到感性的快捷鍵

一個易被忽視的學習原則:建立從理性到感性的快捷鍵

中學時看《福爾摩斯探案集》,其中有很多關於福爾摩斯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的描述,其中有這樣兩段描寫,印象深刻:

華生看到一份報紙上福爾摩斯寫的文章:

作者說:“一個邏輯學家不需親眼見到或者聽說過大西洋或尼加拉瀑布,他能從一滴水上推測出他有可能存在,所以整個生活就是一個巨大的鏈條,只要見到其中的一環,整個鏈條的情況就可以推想出來了。”

福爾摩斯對華生說:

“我當時一看就知道你是從阿富汗來的。由於長久以來的習慣,一系列的思索也飛也是地掠過我的腦際,因此在我得出結論時,竟未覺察出結論所經的步驟。但是,這中間是有著一定的步驟的。在你這件事上,我的推理過程是這樣的:‘這一位先生,具有醫務工作者的風度,但卻是一副軍人氣概。那麼,顯見他是個軍醫。他是剛從熱帶回來,因為他臉色黝黑,但是,從他的手腕的皮膚黑白分明看來,這並不是他原來的膚色。他面容憔悴,這就清楚地說明它是久病初愈而有經歷了艱苦。他左臂受過傷,現在動起來還有些僵硬不便。試問,一個英國的軍醫在熱帶地方經歷艱苦,並且臂部負過傷,這能在什麼地方呢?自然只有阿富汗了。’這一連串的思想,歷時不到一秒鐘,因此我便脫口說出你是從阿富汗來的,你當時還感到驚奇哩。”

福爾摩斯瞬間看透一大串因果鏈條能力並不是柯南道爾為了神話福爾摩斯憑空想出來的,這其實是一種人人都能訓練的能力。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分為三層,第一層是鱷魚腦,最先進化出來,主管本能,在鱷魚腦之上長出來的是猴子腦,主管情緒,第三層是人類的大腦皮層,主管理性。

《思考快與慢》一書中把人的思考分為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是直覺和情緒式的快速思考,大致對應著鱷魚腦和猴子腦。

系統2是理性式的慢思考,大致對應著大腦皮層。

很多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解的層面是不夠的,這些知識只有內化到快思考的系統1才能發揮大用。

因為,如果這些知識僅僅停留在慢思考的系統2,當你面對一個問題時,你還是不能一眼看清背後的深層次的機理,還是得像普通人一樣一點點摸索著往前走。

只有當這些知識內化到快思考的系統1,看到相關的問題,我們才能快速調用所學知識,一眼看到問題的本質。

例如:

開車,僅僅理性知道怎麼開是不夠的,必須把理性層面的知識通過一次次練習內化到主管快思考的系統1,才能真正學會開車。

例如:

營銷知識,弄懂這些知識並不難,和開車一樣,只有把理性掌握的知識內化到系統1才能發揮巨大價值。

例如:

很多常識性的概念其實非常有用,但因為這些概念並沒有成為我們的思維方式,如“差異”、“陰陽”、“積累”、“變化”等等。

理性很慢,感性很快,所以需要把理性掌握的慢認知下沉為感性的快認知,將理性掌握的知識打包放進潛意識,在情緒和直覺層面建立起對相關知識或理性認知的快捷鍵,一旦這個過程完成,我們就能一眼看透紛繁複雜事物背後的規律和真相。

學習時有這樣一個意識是很重要的——一旦學到一個理論,我們就要為這個理論疊加進足夠多的“感性認知”,因為單單有理性上懂了是不夠的,只有當“感性認知”足夠多,這些知識才能真正為我所用。

當對一個理論我們沒有建立足夠的感性認知時,其實我們並不真正懂得它,他們也不會成為有助於我們思考的概念,反而可能成為大腦中的一堆毫無意義的垃圾概念,比如問你,一畝、一光年、一焦耳、一牛頓、一度電、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等等到底是什麼概念?

感性認知不夠,不單不能提升自己的思考質量,還可能會造成負擔,學得越多忘得越快,越往後學越感覺枯燥困難,學得越多負擔越重,很多小孩數理化之所以沒有學好,就是因為他們死記硬背,沒有建立起對這些學科公式、定理、概念等本質的感性認知。

怎樣為理論建立建立足夠的感性認知?

①從各個角度去闡釋這個理論。

②用各種自己有感觸的實際例子去對應理論。

③用理論去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

……

像流水線一樣學習

李叫獸的學習方法:反饋訓練+改變

盧梭和李笑來的學習方法:概念

富蘭克林的學習方法:創造性模仿

對感覺的刻意練習

兩種學習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