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人們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然而在古代,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有可能中狀元。一般都是具有博學多識的人才能夠當上科舉狀元。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不過中國歷史上有些狀元就比較特別了,他們有的不僅不通過正常考取中狀元,有的考取的不是狀元,而是駙馬,有的中狀元之後,沒過幾天就駕鶴西去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孫伏伽

我國曆史上記載完備、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也是唐朝第一科狀元是孫伏伽,在隋朝末年就開始涉足官場,升遷後,當了一名法曹,專門負責刑獄,隋朝滅亡後,歸順唐朝,在唐高祖皇帝李淵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舉甲榜第一名狀元及第。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孫伏伽幾乎一生都在跟法律打交道,太宗皇帝李世民即位後,公元641年,升任大理寺卿(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在高宗李治的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告老還鄉。

孫伏伽的一生為人忠直誠懇,敢於直言上諫,與太宗時期的魏徵丞相頗有相似之風。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駙馬狀元:鄭顥

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777位文武狀元中唯一有據可查的“狀元駙馬”就是鄭顥,唐武宗李炎會昌二年(公元842年),鄭顥在長安考中狀元。

到了唐宣宗李忱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任翰林學士。其實鄭顥在考狀元之前有婚約,心裡還想著考中後就回家迎娶盧家千金,然而趕上了宣宗皇帝要為女兒萬壽公主招駙馬,而此時,著名大詩人白居易的堂弟,當朝宰相白敏中看中了鄭顥,就私自向宣宗皇帝推薦,然而皇帝也看中了鄭顥,非要將萬壽公主許給鄭顥。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誰知鄭顥已在趕赴楚州(今江蘇淮安)路上將與盧家小姐完婚,然而走到鄭州時,被白敏中的帖子追回了,可是,鄭顥不喜歡萬壽公主,只愛家中的青梅竹馬盧氏,但是皇命難為,只好從了皇帝,娶了萬壽公主,升駙馬都尉,又提禮部侍郎。

鄭顥就因此懷念盧家千金,非常憎恨白敏中丞相,常於宣宗前告白敏中的狀,宣宗皆不以為然,也沒有處罰鄭顥。最後,鄭顥始終沒有迎娶到那個心中的白衣天使。

鄭顥是個真性情,與小說中宋朝的陳世美那種攀登權貴,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歷史上最悲慘的狀元:陳安

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福建的陳安高中春榜狀元,成為明朝第六位狀元,當時他是所有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中拿到第一名,可偏偏這次考試中舉的都是南方人,而且考試的主考官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都是南方人。

種種巧合引起了落第的北方學士的不滿,到處告洋狀,最後驚動了太祖皇帝,朱元璋下旨將主考官劉三吾發配西北,張信和白信蹈等人處死,陳安也受到牽連。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陳安能詩善文,與林鴻、陳仲完、唐泰、高棅、唐震、王恭、鄭定、王偁、王褒並稱“閩南十才子”,從他考上狀元20天都不到,就死於非命,又冤枉又悲慘。此後朱元璋又親自監考,錄取了61人,全部為北方人。

由於最開始錄取進士的時間在春天,因此當時的金榜被稱為春榜,又稱南榜;而朱元璋親自錄取是在夏天了,因此被稱為夏榜,也叫北榜。這次科舉考試,被歷史上稱為南北榜案,又稱春夏榜案,是明初科舉考試中的重大事件。

中國歷史上相撲撲出來的狀元:王嗣宗

山西汾州的王嗣宗,少年好學,刻苦自勵,曾遊京師,以文章拜謁王祐。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太祖皇帝親臨講武殿舉行殿試。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北宋初年錄取狀元是看誰先交卷,沒想到考生王嗣宗、陳識最先交卷,而且兩人的試卷都是上乘之作,結果太祖皇帝太為難,不知道該讓誰當狀元,於是決定讓兩人對打,勝出的人當狀元,於是兩人就在大殿上僕鬥,結果王嗣宗奪得了當年的狀元,雖然學識肯定是有的,但是最終決定狀元名次的,竟然是相撲,令人咂舌。

中國歷史上最能吃的狀元:李蟠

出生於江蘇徐州書生門第的李蟠,詩禮世家,天資聰敏,36歲中舉;康熙皇帝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殿試時,時年43歲的李蟠因對軍政、吏治、河防靖條答對貼切,遂被康熙皇帝欽點為一甲進士第一名,授官翰林院修撰,是徐州明清兩朝唯一一位文狀元。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那時的李蟠身材高大,特別能吃,寫字又慢,所以在殿試的時候帶了36個饅頭,準備賴在這裡把試卷寫完。果然天黑都沒有完成,在哀求之下考官才同意,而且還給他準備了蠟燭和饅頭。康熙皇帝知道後,才破格提拔他當狀元。

同榜的探花為此還作詩譏諷他:望重彭城郡,名高進土科。儀容好絳勃,刀筆似蕭何。木下還生子,蟲邊還出番。一般難學處,三十六餑餑。於是“餑餑狀元”李蟠的名聲也傳遍士林。

中國歷史上最臉厚的狀元:裴思謙

山西絳州聞喜的裴思謙,本來只是一個秀才,但是他與唐文宗的觀軍容使仇士良關係非常要好,而仇士良又是當是權傾朝野的大宦官,皇帝身邊的紅人。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有一天,裴思謙心血來潮,想通過仇士良的名號要個進士,誰知禮部侍郎的高鍇不買賬,把它轟走了,然而後來裴思謙直接拿來仇士良的舉薦信威逼高鍇,高鍇又不敢得罪仇士良這個大宦官,只好錄取裴思謙為狀元,在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戊午科中狀元及第。沒想到這個厚臉皮真的能當上狀元,正可謂:有權能使鬼推磨。

中國最自信的狀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個書生呂蒙正到山東一個知縣家做客,知縣便款待這個書生呂蒙正,然而知縣的兒子胡旦很蔑視書生呂蒙正,就問書生有何特長,呂蒙正說是吟詩,胡旦便讓呂蒙正現場讀一首,最後一句是:挑盡寒燈夢不成。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胡旦聽了之後,嘲笑呂蒙正是一個瞌睡漢。而呂蒙正也十分憤怒,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於是第二年,書生呂蒙正就一舉奪冠,並寫信給知縣的兒子胡旦說:瞌睡漢如今中了狀元了。

胡旦看信後,非常不屑回信說: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你一籌。果然,第二年的新科狀元就是胡旦,能有如此自信之人,恐只有胡旦堪屬第一人。後來胡旦官至戶部員外郎。而呂蒙正官至宰相。

中國歷史上身份最高的狀元:趙楷

趙楷是北宋徽宗第三子,封鄆王,跟他的父親一樣是個琴棋書畫皆有所成的人,自小聰明伶俐,深得徽宗寵愛。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趙楷曾經偷偷地參加了徽宗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於他文采非凡,竟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在殿試中發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發榜後,皇子趙楷將實情告訴了父親徽宗。徽宗高興之餘,怕天下士子說閒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為狀元。

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的狀元:史大成與鍾駿聲

浙江鄞縣的史大成,清朝順治皇帝12年(1655年)中榜狀元,為清朝浙江第一位狀元。殿試時,他的考卷被主考官擬定為第三(探花),然而順治皇帝御覽時,推崇其行文雅正,書法端莊秀麗,推其人品,於是欽定他為狀元。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而當時浙江民間有句諺語說浙江的狀元在清朝是“始於史,終於鍾”。

恰巧,浙江杭州的鐘駿聲,在清咸豐皇帝戊午時期中舉人,咸豐十年(1860)中狀元,該科是咸豐皇帝三旬壽辰特設的恩科,此後,直到清朝滅亡,浙江再無人中狀元,成了清朝最後一位狀元。正好,驗證了“始於史,終於鍾”的說法。

中國歷史上最受人推崇的狀元:康海

明孝宗時,28歲的康海進京參加會試,他發誓要奪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還是被魯鐸奪去了,他僅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氣,對眾人說:“會試時讓了魯鐸,殿試時決不再讓他人!”

到了殿試時,康海果然發揮出色,一舉奪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絕。送皇上審閱時,孝宗也讚不絕口,聲稱:“我大明一百五十年來,無此佳作,此卷變今絕古!”遂硃批康海為狀元。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康海因為文學理念相近,加上同時尊崇復古文風,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王九思等號稱“十才子”,又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王九思、王廷相號稱“七才子”,亦即文學史上的明代“前七子”。

中國歷史上最僥倖的狀元:畢沅

江蘇太倉的畢沅,乾隆十八年(1753年),順天鄉試中舉。四年後就以舉人的身份,授內閣中書,負責撰擬、結寫詔令。後來入職軍機處,擔任素有“小軍機”之稱的軍機章京,負責撰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

1760年3月,畢沅參加會試,4月發榜的時候,榜上有名,但是能否登科,還得看4月26日的殿試。就在殿試前的25日晚上,畢沅與同僚諸重光、童鳳三還在軍機處值班。而他們三人都通過了會試,明日就要殿試了。

中國歷史上十大怪狀元,個個都有獨特之處!

於是諸重光、童鳳三二人想回寓所準備考試,就讓畢沅一人值班,說:“我倆書法好,可望奪魁。你書法不行,就別作非分之想了,替我們值班吧!”當時殿試確有偏重書法的現象,畢沅見二位同僚如此講,也就答應了。

然而當夜,陝甘總督黃廷桂關於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摺下轉到軍機處,值班的畢沅對奏摺詳加研讀。26日,殿試正式開考。沒想到殿試考時務策,題目正是關於新疆屯田事宜的。

畢沅對此次考試胸有成竹,拿筆就寫。後來開榜結果,畢沅高中狀元。儲重光卻中了榜眼,童鳳則列二甲第六。當儲、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後,後悔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