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獸藥不合理使用現象普遍

“面太白了,米太亮了,擔心加了漂白劑;吃米要多淘,吃菜要多泡,吃肉要先泡後煮,吃瓜吃果要去皮,吃茶也要先洗茶,擔心有農藥殘留。”10月24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彙報關於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報告時,道出了人民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真實感受。

吉炳軒說,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使農產品的體形、個頭、口感、質地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大了、肥了、亮了,並非就不好。“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不放心,是因為確實有一些有毒有害的農產品進了市場,上了餐桌,害了人們。儘管是少數,可能是極少數,但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於今年5月至9月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進行執法檢查。從執法檢查情況看,我國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2017年達到97.8%,2018年上半年達到98.1%。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中,也反映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依然薄弱、農產品產地環境汙染形勢仍嚴峻,以及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不規範等問題。

吉炳軒說,我國農產品加工、冷鏈運輸、儲藏等技術水平低,冷鏈運輸能力不足,果蔬、肉類、水產品的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25%至30%、12%、15%,給市場監管帶來風險。活雞、活豬、活魚等長途販運、現宰現吃,導致運輸途中非法添加、疫病傳播,加大了質量安全風險;農貿市場等仍是農產品主要銷售場所,對流動攤販缺乏監管。

檢查中發現,各地對農產品生產環境安全把關不嚴,一些地區特別是重金屬礦區周邊耕地內源性重金屬汙染問題突出。各地普遍反映,投入品的質量安全及科學使用是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難點問題。近年農藥市場抽查結果表明,質量不合格產品的比例佔10%左右,肥料、農藥、農膜、獸藥等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現象還很普遍。中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公斤,遠高於畝均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等等。

吉炳軒表示,要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薄弱環節、重點領域,加強產銷全程管控,保證廣大民眾吃得放心、安心。同時,建議適時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修訂工作,在修訂中突出質量導向和全程監管,拓寬法律調整範圍,明確部門職責,健全監管制度,加大處罰力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