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功的人,往往都懂得這兩個字,把握命運,前途無量!

沒有人天生就卓越出眾,但每個時代總有人才輩出。說起中國近代人物,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曾國藩。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要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尤其唐代以後,文人做官做夢都想得到“文正”的諡號,是諡之極美,所以皇帝是不會輕易把這個諡號給人的。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無不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

曾國藩不以聰慧著稱,甚至可用笨來形容他,但他能達到如此之高的成就,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他的成功,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也是兩個字,勤與謙。人生,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這兩個字,掌握自己的人。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都懂得這兩個字,把握命運,前途無量!

一、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庸人,就是我們一般人、普通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沒有什麼智慧才華,要想有所成就,唯有勤奮而已,所以最忌諱的就是一個“惰”字。其實,以我們個人的人生來看,對這個體會不可謂不深,學習、工作、生活,只要懶惰,肯定失敗。

蘇軾說得好:“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何況我們這些庸人,沒有超世之才,更應該要勤奮。曾國藩可謂此中典範,他其實也並不聰明,但卻以“勤”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可謂是我們普通人的榜樣。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都懂得這兩個字,把握命運,前途無量!

二、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上

才人,就是有才華的人。這一類人,因其天資,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但因此更容易生起驕傲自大之心,有了傲氣,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別人的優點,最後落敗,所以才人最忌諱一個“傲”字。

曾國藩成名後仍然很謙虛。按當時制度,四品以下官員坐四人抬的藍色轎子,三品以上官員坐八人抬的綠色轎子。但曾國藩官至二品後,堅持坐藍色轎子,就是為了向同僚釋放自己為人謙虛的信號。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都懂得這兩個字,把握命運,前途無量!

所以,曾國藩的一生真是完美詮釋了“勤”和“謙”。在人之下,把自己當人;在人之上,把別人當人。生為庸人,當以勤補拙;生為才人,當謙虛穩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