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爲琴弦譜華章——寫在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項目開園之際


12個月,彈指一揮間;12個月,漫漫奮戰路。

展開一分局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項目從進場施工,到順利開園的12個月辛苦奮戰畫卷,我們看到的是一串串堅實的足跡,在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的建設大潮中,水電十一局人見證了每一段路基、每一座橋樑、每一座景觀,從概念到實體,從模糊到清晰的全過程……

第十一屆中國(鄭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園博園是由國家住建部和鄭州市人民政府舉辦,是我國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內容最豐富的風景園林與花卉盆景行業盛會。鄭州園藝博覽會佔地面積約1500畝,建築物,道路,場地鋪裝及停車場佔地率23.7%,綠化率76.3%,總建築面積約2.8萬平方米。我公司一分局所承擔的園博園項目包括市政工程和水系工程,專業種類多,涉及面廣,其中市政工程包含專業有雨水、汙水、中水、給水、電力、通訊等管道工程、道路工程、橋樑工程、圍牆工程以及高壓配電工程等。項目部全體參戰職工本著“誠信履約、安全履約、規範履約”的核心理念,發揚“自強不息,勇於超越”的企業精神,克服諸多困難,順利完成了各項節點目標,確保了園博園如期開園。


“園”為琴絃譜華章——寫在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項目開園之際


瀝青攤鋪

困難中敢為人先

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項目是公司進入園林博覽會施工市場、海棉城市施工領域的新起點,作為公司在航空港區唯一一個競標性項目,幹好園博園項目對公司意義重大。

但是,開工伊始,各種困難就接踵而來:

工期緊。根據合同要求,園博園項目建設週期為1年,從進場開始,項目部要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如期完成220萬方的土方回填、9座橋樑的建設裝飾、園區內總長7000米的道路、5033米的圍牆、溢流壩、臨時過水管涵、行洪涵洞等諸多節點目標,困難之大,可想而知。

徵地拆遷難。徵地拆遷是工程建設的最難啃的骨頭,園博園項目地處鄭州航空港區,沿線涉及3個行政村,徵地拆遷工作的進展直接影響著施工組織安排及施工進度,由於地方政府拆遷資金不到位,致使徵地拆遷工作進展緩慢。

設計變更頻繁。園博園工期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依然不斷地接到設計變更的通知。2016年8月12日,五號橋上部鋼結構開始施工,8月13日接到設計變更通知,直到2016年10月6日變更才下發,期間五號橋一直處於停工等待狀態,使其工期滯後將近50天,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

2016年9月6日,P1停車場土方回填完成,當天下午五點收到變更通知,導致施工現場又將已經填好的土方開挖運走,嚴重影響了施工現場的進度。

……

“怎麼辦?困難多,我們的辦法更多,壓力大,我們的幹勁更大。”剛一進場,項目經理高東斌就這樣鼓勵大家。

針對施工時間短,施工內容多,施工工序複雜等困難,開工之初,項目部就積極調整施工計劃,倒排工期,針對橋樑、路基施工的特點,項目部在施工管理上強化計劃管理,做到一日一統計,一日一分析,一日一糾偏,通過每日的調度會,及時協調解決施工生產中的矛盾和問題,從而實現日保旬、旬保月的進度目標。

面對徵地拆遷這塊工程建設最難啃的骨頭,項目部制訂了“全員出擊,分工協作”工作策略,一方面不厭其煩的向當地村民宣傳講解政策法規,向他們說明園博園項目建成之後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意義,另一方面積極協調聯繫當地政府,幫助當地村民解決催要徵地拆遷款。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裡面的困難,項目黨支部書記王格福感受最深。“記得有一次為了協調解決當地一戶村民的青苗款,我和徵拆小組的人員連續8天到村民家中做工作,從當初的好話說盡,遭盡白眼,到慢慢的被理解,再到被我們的誠意感動,裡面的酸甜苦辣只有我們自己能體會。”

針對該項目“三邊工程”設計變更比較多的現狀,項目部採取“雙贏”策略,一方面加強與設計單位的聯繫和溝通,爭取讓設計單位能夠儘可能採用既有利於節省施工成本又有利於推進現場施工進度的技術方案;另一方面,項目部在做好基礎資料收集的同時,根據設計圖紙及現場的施工條件及時上報了有關設計變更的證據。


“園”為琴絃譜華章——寫在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項目開園之際


景觀橋

被動中華麗轉身

多難的開端,艱難的過程,圓滿的結局。這是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項目的建設過程的真實寫照。

“我們要在質量、安全、進度、企業形象等各方面創先爭優,瞄準第一!”項目經理高東斌信心滿懷地說。開工之初,項目部就積極調整施工計劃,倒排工期,每一天要達到什麼進度節點,做到心中有數。

軒轅丘高27米,位於園區的中軸線上,是園博園的地標性建築,如果施工進度滯後,將直接導致後續施工無法順利進行。

園博園項目的總回填方量為220萬方,軒轅丘則是最大的填築區域且填築方量約為140萬方,佔整個回填方量的百分之六十還多。軒轅丘土方回填,由此一度成為施工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它的完成進度將直接影響著園博園的整體進度。

為了不影響整體施工進度,項目領導採取了分工蹲點的方法,項目領導24小時輪流值班,人歇機不停,每天拉土約為1000車次,日最大填築方量達到15000方,用時120天圓滿完成了軒轅丘的土方回填。

生態廊橋作為連接國內各城市展園與國際展園的綠色生態走廊唯一通道,橫跨雁鳴路。生態廊橋共分為三層,上層為園區道路及景觀綠化,中間為雁鳴路車行人行通道,下層為園區景觀水系過水涵洞。

2016年6月份,項目部在配合業主單位完成此處徵地拆遷工作之後,立即展開施工,歷時4個月,共完成混凝土澆築3萬方有餘,完成鋼筋加工安裝4000餘噸,人員投入最高峰達到300人每天,隨著2016年10月1日完成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生態廊橋這一關鍵施工節點目標順利完成,這也為公司送去了最好的國慶禮物。

施工進度雖然關鍵,但是質量和安全更為重要。

項目部提出“推行質量樣板,確保項目全優”質量創優思路,實行首件工程質量認可制,在工程的重要部位、關鍵工序實行24小時全過程質量旁站監督檢查制度,並嚴把材料採購、進場、使用檢驗關。橋樑施工是該項目的重中之重,項目部採取多項措施,確保進度質量。

在加強現場施工與工程質量管理的同時,特別注重項目的安全履約,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方式,多方面、全方位、立體化傳播安全質量思想理念,突出安全質量的重要性,確保安全發展觀念在全體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心中落地生根。項目部每月每季度的檢查已經形成考核制度,對發現的問題現場立即整改,發現安全隱患絕不放過,把一切不利於安全生產的因素扼殺在萌芽階段。其次是創新方式,提升效果。以“安全責任重於泰山”視頻為載體,通過實例展示忽略安全生產造成的嚴重後果,要求吸取教訓,為全體項目職工人身安全負責。

一份付出,一份回報。2016年,項目部榮獲鄭州航空港區重大建設項目優秀企業稱號。同時也正是通過園博園項目前期工程的順利履約,贏得了業主的滿意,相繼給我們增加了產值大約2000萬的圍牆施工、產值3000萬左右的臨時過水管涵、產值4000萬左右的行洪箱涵等工程項目。

項目部也從前期剛進場施工的處處被動,完成了華麗轉身。


“園”為琴絃譜華章——寫在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項目開園之際


職工業餘文化生活

奮鬥中創先爭優

任何一條道路的修建,都要凝聚無數電建人的心血;任何一座橋樑的架通,都要付出艱辛的代價。一分局園博園項目部領導班子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堅守現場督戰,出現問題隨時進行解決;廣大員工立足崗位做貢獻,不分晝夜,頑強拼搏在施工一線。

項目部以開展“兩學一做”為契機,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開展“黨員亮身份”、“黨員先鋒模範崗”、“黨員先鋒工程”等活動為載體,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項目部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紮根在各自的崗位上,起到了“困難走在前,奉獻搶在前”的示範作用。

同時,項目部以人為本,增強凝聚力。為豐富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項目部成立了職工之家,建立職工活動室,購買了各類圖書供職工閱讀,建起了籃球場,購置了乒乓球檯、羽毛球拍,各類棋牌等;還在節假日舉行多種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形成了“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員工”的氛圍。項目部改善員工居住和生活條件,為職工配備空調、電視機;提高職工伙食標準,菜樣每天翻新。項目部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活動,受到了廣大員工的的好評。

地為棋盤星作子,“園”為琴絃譜華章。

電建人將凝固的音樂鑄進了鄭州航空港區園博園項目的施工之中,譜寫出了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讚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