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今天準備帶小孩去天安雲谷看場電影,買了爆米花後,小孩鬧著要買糖,從縱橫影院下電梯到二層的一家便利商店,3面玻璃牆,玻璃角架,小店裝修簡潔又明亮,前後通透。順著一個個小架找過去,小孩終於在收銀臺的旁邊找到和巧克力、棒棒糖緊放在一起她以前沒有吃過的新款包裝的糖果,開心的遞給我付款。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出了店門後,小傢伙迫不急待的撕開包裝,拿出一顆彩色裝的白色糖果,拆開後放到嘴裡,但馬上又立即吐了出來,低頭看了又看說:老爸,這個糖怎麼外邊包著一層白紙啊!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不會吧,我接過來看了看,當即用指甲劃一下撕開一角,還真是紙啊,

再用力剝撕開後,裡面還是紙,再往下撕開還是紙,到最後就是一張紙!

隨後又小盒拿了一顆糖,再看,一模一樣的白紙顆粒,全部都是紙。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因盒內沒有說明書,小糖上沒有任何的字符和文字;當即又問了孩子,剛才撕邊上的包裝紙呢?小孩回說就是一層色彩的小膠帶,丟到垃圾桶去了!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於是我拿了包裝和類似的小盒糖果到了便利店,問了裡面的收銀員,這個是什麼,怎麼裡面全是紙啊?店員聽了後,拿到手裡反覆的看了看問我,這個你在那裡拿的?我指了收銀旁邊放糖果的兩排小架!這時,一位買單的女顧客突然說,這個不是糖果,是面膜!

我聽後吃了一驚,這個硬圓紙的是面膜啊!!!怎麼會擺在都是糖果的架子上呢?

隨後轉向收銀員說,賣面膜怎麼會和糖果放在一起,而且外層酷似的兒童色彩包裝,你們這樣做很容易誤導消費者買錯東西的.....!收銀員當時也不明白,這個地方放了款酷似糖果的面膜。只說句不好意思,我幫你看看!!!當時因急著去看電影,沒多計較,順手另買一盒小巧克力糖。

看完電影回家後,坐在沙發上想了想,試著倒了點礦泉水放一粒進去,拿出攤開來,馬上就是一張面膜,看了之後,有點哭笑不得,還真是!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通過這件事,想起之前媒體報道山寨食品的相關案例,與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本來是想要去超市買“康師傅”,結果一不小心,買到的是“康帥傅”;去買“奧利奧”成了“粵利奧”;買“娃哈哈”結果拿到手是“娃恰恰”........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這些“山寨食品”多為傍名牌,放在商場的同一架區而誤導消費者,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山寨食品大多數是一些路邊店、或農村市場居多。更有甚至,一些商家為提高商場的營業額,把一些商品大小、顏色相近、不同類型、價格的混在一起銷售,貼錯價格標籤而引導、及涉嫌價格欺詐的事件屢屢發生。2013年瀋陽新瑪特超市因商品價籤擺放誤導消費者遭投訴,“價籤明明是6.9元,結賬時卻顯示9元。”瀋陽市民王女士在瀋陽市鐵西區的新瑪特超結賬時發現,自己喜歡的巧克力標價與實際結算價格不符。細心的王女士回到貨架邊看到,自己所購買的“好時特濃黑巧克力”的真實價簽在據商品稍遠處,並被懸掛的口香糖遮擋。而在這一商品正下方的同品牌巧克力價籤標註價為6.9元,只是商品名稱少了“特濃”二字,極具迷惑性。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類似諸多案例表明,只要在購物時稍不留神就會中招。女人買東西可能會有保留小票的習慣,而男人進商場購物時一般不會去精挑細選,當以最快的速度,選購完自己想買東西就立即結帳走人;有時回家一看,小票不知道在那個角落,有可能在付完款後,急忙提東西都沒拿。而當你發現採購物品有問題,往往找不到原始的憑證(電腦小票),所以建議大家在商場買東西一定看清楚物品和說明、多作比較,以免因“錯位”買了自己不想要東西。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你在選購商品時因“模仿”而被誤導過嗎?

最後,奉勸一些商場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誠信待客,才能提高自己的品牌“商譽”

只有互惠互利,才能讓自己的生意客源滾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