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冬季投資「香餑餑」 「紙」概念今年走下「牛」壇

近兩年,從四季度到次年年初,紙價總是走出一波小牛市。而今年隨著“旺季”再次來臨,紙價卻似乎並沒有上漲的意思。

紙價今冬格外冷

據生意社數據,上週,廢紙價格整體下調50-200元/噸。截至上週六,廢黃板紙市場均價為2244.29元/噸,與周初相比下調3.08%。瓦楞原紙出廠價格均價為3743.33元/噸,與周初相比下調1.32%。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廢紙行情持續低迷,雖然在10月初有所反彈,但反彈明顯沒有力度,目前已降回低位。廢紙低迷行情也拖累瓦楞原紙價格走勢。而在往年這個時候,紙價已開始起飛,相應的,紙業股票也是很多股民冬季自選股中的“香餑餑”。

據瞭解,相關政策變化正是今年紙價旺季不旺背後的主要原因。但近兩年,在《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政策管理下,作為我國造紙業的原材料的廢紙供應受限,價格一路上漲。

但今年情況大不相同。根據最新公佈的《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在2019年12月31日起被列為禁止進口的32種固體廢物中,廢紙不在其中。

生意社分析師認為,這也意味著,到2021年我國仍將允許進口廢紙。受此影響,國廢價格一路走低,直接導致原紙價格承壓。

曾經是股民自選股中的“香餑餑”,如今卻備受冷落。10月前兩個交易周,A股造紙板塊跌幅分別為12.11%、4.08%,明顯跑輸同期的上證指數。

企業亟需期貨工具避險

在廢紙價格劇烈波動下,造紙企業不堪其擾。據生意社分析師解釋,自2000年起,我國新增的箱板紙幾乎都源自再生纖維,但由於國產廢紙分選、回收不到位,長期以來,我國造紙企業依靠進口回收紙維持生產。廢紙價格波動與企業生存息息相關。在今年的低迷行情中,中小紙廠搶先去庫存出貨、大紙廠去庫存困難等問題凸顯,企業亟需相關避險工具。

“木漿是全球主要的大宗貿易商品中極少數沒有成熟期貨市場交易的商品。中國高份額的全球大宗商品進口中鐵礦石、大豆、橡膠、木漿中,只有木漿目前沒有期貨市場。中國、西歐和美國是三大紙漿市場。”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高琳琳表示。

據瞭解,紙漿是造紙的原料,根據工藝方法可將製漿分為化學法制漿、化學機械法制漿、機械法制漿,製漿原料通常包括木材、竹材、非木材(包括稻麥草、蘆葦、蕨渣)及廢紙。全球紙漿下游包括:全球生活用紙、全球未塗布文化紙、全球塗布文化紙、全球新聞紙、全球箱板瓦楞等。

另外,我國每年各類用紙消費量1.1億噸,人均在77-78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57公斤。

據瞭解,中國證監會已於近日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展紙漿期貨交易,合約正式掛牌交易時間為2018年11月26日。業內人士表示,廢紙價格劇烈波動,企業避險需求飆升,紙漿期貨推出恰逢其時,有助改善行業生態、增加造紙企業對風險的抵抗力。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