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最近,本就在留學圈如雷貫耳的哈佛大學,徹徹底底地“紅”了一把。不過這個“紅”並不純正,而是紅裡帶紫、紫裡透黑。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先被指控歧視亞裔美籍學生,後又爆出“捐樓就能上哈佛”的內幕,哈佛可謂站到了風口浪尖。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訴訟結果還沒出來,包括耶魯大學、杜克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16所知名學府就已經聯名上書,要求法庭判處哈佛大學勝訴。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美國院校的這波表態,寒了不少留學黨的心。可留學君聽過之後,內心反而有種“終於來了”的蜜汁淡定。畢竟,美國院校水,從來都是又黑又深的。今天,留學君就為大家扒一扒,美國院校那些不為人知的招·生·黑·幕

你不要以為有錢就能為所欲為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雖然不想承認,但美國院校確實將金錢作為錄取學生的標準之一。其中,又以哈佛最為“愛財”。英國《衛報》曾披露,特朗普的女婿賈裡德·庫什納就是權錢交易的得利者。

高中時期的賈裡德表現平平,照理說排名在他前頭的申請人能手拉手繞哈佛三圈。然而,你架不住他有個做新澤西州地產大亨的老爹。在其父查爾斯·庫什納向哈佛捐贈250萬美元后,這位公子哥兒順利進入了哈佛就讀,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看看下面這張圖吧,這位國民女婿是不是顯得非常衣冠楚楚、一表人才啊?一點也不像塞錢走後門的人呢~ ┐( ̄▽ ̄)┌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而除了愛大錢外,美國名校連小錢也不放過。針對這點,我們可以拿耶魯大學來舉個栗子~

美國知名博客《Business Insider》曾指出,相比貧困生,耶魯傾向於錄取來自富有家庭的孩子。儘管這所學校明文規定家庭年收入在12萬美元或以下的學生可以申請全額學費減免,但如果兩個同等學力的學生遞交申請:一個需要減免學費,而另一個可以全額自費時,耶魯會優先錄取後者。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有點想不通,以教育為目的的高等院校,為什麼如此拜金呢?

其實,這跟美國的國情有關。

全美Top10的大學都是私立學校,換言之,政府不會出錢,它們得自己養活自己。於是美國大學具有教育機構和企業的雙重屬性——沒有足夠的錢,就請不到好老師、推不出好課程,吸引不到好生源。不想排名跌落,名校們只能絞盡腦汁圈錢咯~


平權的事兒,怎麼能叫歧視呢?


本次哈佛招生歧視案,不少人的重點都落在哈佛歧視亞裔這點上。但實際上,哈佛招生的潛規則,是一口無差別地圖炮。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首先得了解下“白左”的概念。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美國福克斯臺向美國民眾解釋“白左”的概念

“白左”這個詞起源於中國,被廣大網友用來諷刺西方的“政治正確”,意指:

總覺得自己是救世主,需要拯救別人。

有偏見的、精英主義的、忽略社會現實,常年使用雙重標準。

只關心移民、少數族裔、LBGT和環保問題,對現實中的真實問題無知無覺。

如果你有些不明白,不妨代入德國總理默克爾感受下。三年前這位“聖母總理”喜提100萬難民進入歐洲,後續影響想必大家心裡都有數。如果你還不明白……留學君再帶你看看導致亞裔學生不受待見的罪魁禍首——

他,就是美國前前總統,奧巴馬!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在奧巴馬執政期間,他對包括教育在內的各個領域進行平權改革。口號聽上去特別的高大上、偉光正,他說:

“我們要促進大學的多元化、促進種族平等。”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非裔、西班牙裔等少數族裔學生的春天,恰恰是以亞裔學生的寒冬為代價的。

每年的錄取名額只有那麼多,而本土上層生源又動不得。於是,為了響應“種族平等、多元化”的號召,美國大學紛紛通過裁汰基數眾多而普遍優秀的亞裔學生,讓出名額分配給需要特殊照顧的種族,哪怕這批學生成績不如亞裔。這種矯枉過正的“平權政策”有多沙雕,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這則故事來感受一下。

印度小哥Vijay Chokal-Ingam有一個醫學夢,然而多次考試都沒能考上。或許是考太多有點無聊了,在又一次落榜後,這位哥們兒突發奇想,剃了頭髮,憑藉咖啡色的膚色混入學校的黑人俱樂部。在成績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憑著非裔的頭銜,他收到了好幾所醫學院的Offer。事後,他特意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作《幾乎是黑人》 (Almost Black)。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瞧瞧這封面,長得黑也不全是壞事,不是嗎?有如此鮮活的案例在前,留學君實在想不出美國院校該如何為自己的雙標洗白。

除了你是亞裔,你是男生、你不是弱勢群體都可能成為你被不如你的申請者比下去的理由的。幸而,教育平權法案在特朗普上臺後已經宣佈取消。不過考慮到川普王強烈的排外政策,亞裔學生留美的春天,恐怕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


你知道中介,可你知道“中間人”嗎?


都說中國喜歡搞“關係”,美國人在上大學時搞的“關係”,那也是剪不斷、理還亂。除了眾所周知的“託校友關係進大學”,還有一種沒“關係”也給你生出“關係”的方式——那就是,找中間人。

此中間人非彼中介,在美國,它有一個逼格很高的名字:發展項目負責人

這個職位通常由大學董事會成員的朋友或者專業的諮詢顧問擔任,地位之崇高,甚至能夠直接對招生部門的錄取產生影響。但至於你問:

“這工作到底是幹嘛的?居然能比招考官還有發言權?”

留學君只能告訴你……他就是一收錢的……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咳咳,開玩笑的。發展項目負責人確實收錢,但絕非現金貨幣這麼簡單,準確來說,他是校方的御用投資人,收的是學生潛在價值

這個職位專門針對有權有勢但不是校友子弟的申請者準備。在招生面試官給出一份學生入選名單的同時,發展項目負責人也會給出一份自己的評估,而學生是否入圍不取決於他的成績,而在於他的背景,能夠為學校帶來多少聲望和財富。

早在半個世紀前,就有一位叫艾爾伯特·戈登的學渣青年乘此東風進入大學。或許是為了讓兒子不被退學,又或者是被學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感動,他的銀行家老爹老戈登給這所學校捐了3000萬美元,小戈登畢業後也捐了530萬美元。

半個世紀前的3530萬美元,那是什麼天文數字啊!!!戈登父子簡直就是一對人形自走提款機,難怪當年那位發展項目負責人為了讓他入學,不惜衝進招生辦和考官真人PK。

至於有小夥伴問:我莫得錢,也莫得好爹,但我可愛、努力、上進、將來也會有出息,發展項目負責人看得上我嗎?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對此,留學君只能表示:發展項目負責人是特權階級的御用外掛,小老百姓還是洗洗睡覺吧。

認認真真學習、規規矩矩考試。這才是我們普通人的升學方式。雖然平凡,但不平庸。

這次哈佛亞裔歧視案,確實爆出了很多醜惡的驚天黑幕。可更多的留學生,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出國志向。

毀三觀系列丨八一八留學的水到底有多深

就像網友們的留言中所說的那樣:無論國內國外、無論校園職場,哪裡都有歧視、哪裡都有不公。

現實生活不是童話故事,常春藤也不是理想鄉。

拼過,不一定萬人之上;但不拼,肯定一無所有。

人生,就是一場逆水行舟的航行。

留學君和他們一樣,選擇堅持。

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