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文物”這個詞聽起來冷靜莊重,好像都是後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一類的國之重器。但假如你去看展,總能發現會有一些畫風清奇的展品帶歪整體風格。它們活潑可愛、造型萌蠢,讓人不禁感嘆:只有擁有這樣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度過地下漫長歲月吧。

今天是博物館日,主頁君擇取看展中遇到的萌寵文物,做一個小小的線上展覽。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藍釉河馬·古埃及中王國時期·故宮午門阿薩遜尼收藏展(在展)

這隻距今4000年前的小河馬,顏色依舊鮮亮,造型更是萌得不行:大眼小短腿,肚子到屁股都是圓滾滾的樣子,正在微笑地看著你。

它身上的藍釉應該是使用了含銅和鋁的磷酸鹽礦物,上面還刻畫了蓮花的形象,表現了當時尼羅河的生機勃勃。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唐·青花花卉紋塔式罐·首博美好中華考古成果展


假如匠人知道這件唐青花將改寫青花瓷的歷史,那麼上面這位圓臉小孩兒的面龐是否會畫的更精細一點?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唐·青花花卉紋塔式罐·首博美好中華考古成果展

這兩件瓷罐於2006年出土於鄭州市一座唐墓中,傳統觀點認為青花瓷始於元代,而這次考古發現幾乎改寫了青花瓷的歷史。罐身所畫的玩曲棍球的小孩兒,也因此搭車成名。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銅鴞卣·商·首博美好中華考古成果展


青銅器也並非都是厚重的大鼎,輕量級的酒器和水器經常會做成動物的形狀,例如這件可愛的銅鴞卣(音“有”)。它由兩隻相背而立的鴞(音“肖”,貓頭鷹)組合而成。貓頭鷹晝伏夜出,被世界上諸多古文明視為溝通人間與冥世的使者,在我國古代也被認為是祥瑞神鳥。

商朝人對貓頭鷹的喜愛要更加一籌。《詩經·商頌·玄鳥》中有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商人自認為是玄鳥後代,故而對鴞的崇拜尤甚,因此在商代青銅器物上常常能看到它們的形象。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石虎·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古人對動物的描繪並非總是那麼精確,特別是那些未曾見過真容的貓科動物們。例如上圖這位一臉呆滯的生物竟然是石虎,完全沒有威風凜凜的樣子啊……怎麼看都像一隻做工粗糙的布偶大貓,鬍鬚刻得不能更隨意了。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風獅爺·清·福建土樓博物館


福建民居上常常能看到這種風獅爺,據說可以辟邪——請問邪靈看到這樣兇兇的獅子,真的會害怕嗎?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石獅子·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石刻博物館館藏了數件石獅子,造型各異,這件尤其跳脫。賤賤的姿勢,好像在說:來打我呀!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劉易斯棋子·12世紀·大英博物館百物展


這套劉易斯棋子中的王后,倒是真像被打了一巴掌,正捂著腮幫子一臉委屈。

但事實上她並非是捱了打,而是在沉思。在中世紀,王后的地位相當之高,她們不只是國王的妻子,還是重要的智囊和參謀。在維京人的世界裡,王后常常還是帶兵打仗的武將,在戰場上相當威猛。因此棋子中的王后,戰鬥力也是非常之強。

這些棋子由海象牙製成,如果你是哈迷的話,一定會覺得似曾相識:在《魔法石》中,羅恩最擅長下的巫師棋,就是以它們為原型的。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杜善才造石雙思惟菩薩像·隋·故宮博物院


因為造型奇特而被誤解的不止是王后,菩薩也未能倖免。這一尊曲陽白石造像,經常被遊客認為是在翹著二郎腿挖鼻孔。但菩薩不應該是莊嚴端重的嗎?

實際上這樣的造像被稱為思惟菩薩,表示菩薩正在沉思佛法。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張大千臨摹敦煌畫北周夜叉圖卷·國家博物館·張大千藝術展


在佛像四周,還常常會畫有供養人、夜叉、飛天等形象。夜叉是古代印度神話體系中的次級神,有點類似中國的土地和城隍,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起初的神格還是正面陽光的,但是由於總被畫成漆黑魯莽的樣子,漸漸在民間變成了貶義的惡神形象。

圖中是張大千臨摹的夜叉畫卷,原作為敦煌北周時期的壁畫。兩位夜叉尚未變壞,雖然面相兇惡,但舉止還是彬彬有禮的樣子,正在閒坐交談。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胡人座陶燈·東漢·國家博物館秦漢文明展


漢朝人的墓葬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則,所以陶俑文化非常盛行。人們捏製了各種陶樓、陶犬、陶豬圈、陶魚塘......放在墓主人的棺槨附近,希望Ta在死後也能過上安逸的生活。

這種手辦文化的風行,也造就了一大批可愛的萌物。這類陶器並不用做得特別精美,因此造型上千奇百怪,例如上述這件胡人陶燈。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胡蘿蔔造型耳飾·公元1世紀·故宮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珍藏展


阿富汗的蒂拉丘地出土了非常多的金製品,其中包括這兩件胡蘿蔔外形的耳飾,所嵌的綠松石構成了一張笑臉,很有少女心。

這場展覽中的文物依舊在中國流浪,因為本國戰亂的影響,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只好將珍藏的展品送到國外,以世界巡展的方式來保證它們的安全。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鉞·商後期·國家博物館青銅器展廳

這件鉞上有一張鏤空的大臉,應該是利用其凶神惡煞的樣子增加鉞作為刑具和禮器的殺傷力。但是顯然,古人對凶神惡煞的理解和今天略有不同。

約會博物館|那些萌到爆的文物們

黑臉F·中華世紀壇·畢加索作品展

這件陶盤是畢加索系列作品中的一件,盤中那位擁有蟑螂觸角的胖臉男子正眯著眼,有點洋洋自得又滿不在乎。不太能理解畢加索在製作這件陶盤時是想表達什麼含義,但是或許過度解讀並非是欣賞藝術品的很好方式。只是覺得有趣可愛,希望家裡也能擺著一張這樣的盤子。

博物館並非是冷冰冰的展品陳列,它所包含的內容豐富又有趣。非常希望能看到一場展覽,主題不是秦漢文明,不是中外交流,而是各館珍藏的萌寵文物大合集。讓觀眾可以體會到,文物也可以這麼逗感和可愛。而它們背後承載的歷史和知識,也同樣充滿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