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強制教師扶貧,一個窩心的冷笑話!當查!

人民日報:強制教師扶貧,一個窩心的冷笑話!當查!

目前教師承擔了大量的非教學任務,嚴重干擾這正常的教學秩序,其中一項就是農村教師承擔扶貧任務。扶貧是一項國家戰略,也是全民的責任,但是不同的行業扶貧的作用並不一樣。但是有一些地方政府,責任錯位,讓教師離開本職工作崗位,到村子裡包農戶、搞家訪,填表格、拍照片。更有甚者,讓教師到農戶家裡幫助打掃衛生,也美其名曰“扶貧”。這樣的做法完全是讓教師不務正業,引起了教師極大的反感。

人民日報:強制教師扶貧,一個窩心的冷笑話!當查!

針對這種情況,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評論強拉農村教師扶貧”:扶貧要出實招,不能搞大水漫灌。文中明確提出:"教師扶貧的主戰場是三尺講臺,擅長的是扶志治愚。在貧困地區,老師盡職盡責講好每一課,讓每個適齡兒童接受正常教育,教給學生知識和本領;讓農家子弟順利地升學、就業,掌握一技之長,開闢增收門路,有助於全家脫貧。發揮教師的專業優勢,把下一代教育好,扶貧困學子的志氣,扶貧困家庭的希望,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才是教師對脫貧最大的貢獻"。

人民日報:強制教師扶貧,一個窩心的冷笑話!當查!

這就清楚地說明了教師在這場扶貧戰役中應該承擔的角色和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從教育孩子入手,把孩子教育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所以說教師扶貧的主戰場是三尺講臺。認真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掌握升學、就業和專門技術的知識和本領,能用這此知識和本領開闢增收的門路,改變這些孩子的人生,避免他們像父輩一樣,因為缺乏知識、意識僵化,而不能與貧困進行有效的抗爭的局面,這才是教育扶貧的根本意義所在,而且也是扶貧的根本之道。

人民日報:強制教師扶貧,一個窩心的冷笑話!當查!

讓教師直接從事包戶駐村,甚至幫農戶幹農活,這是典型的資源錯配。教育的欠發達是貧困的根本原因,要想徹底脫貧,必須強化貧困地區的教育,開發民智,避免農村的下一代在“放羊、娶媳婦、生娃、放羊”貧困中循環。這應該成為我們基層幹部對扶貧的一個基本認識,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只是就脫貧而脫貧,只顧當前利益,看似一時農民的日子好過了,但是貧窮的根子並沒有拔掉。脫貧後相關的扶持措施沒有了,也難免再一次陷入貧困。

人民日報:強制教師扶貧,一個窩心的冷笑話!當查!

讓教師離開講臺,直接參加扶貧的活動,實際上是背離了中央“精準扶貧”的要求的,這是一種認識上的目光短淺,工作上的形式主義。為了完成所謂的指標和應付所謂的檢查,靠表格、拍照等形式主義上的東西來扶貧,這也是有違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的。我們的基層政府,應該進一步提高對中央精神的理解,採取更紮實有效的措施,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支持,特別是貧困家庭孩子的扶持,讓農村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讓這些孩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使他們具有與貧困抗爭的能力和本領,這才是教育扶貧的應有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