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對的人,可以戀上一座城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18城閱讀接力走進蘇州

週末,應邀隨“書香通州”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18城閱讀接力走進蘇州。一次閃去閃回、見縫插針、說走就走的出行,不想卻因為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演變成一次文化的豔遇。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蘇州慢書房

下了高鐵,於週五傍晚的細雨氤氳中走進了觀前街上的慢書房。觀前街是蘇州老城區裡最繁華的所在,相當於北京的王府井。店面不大,百多平方米的樣子,書架、前臺的空閒處,有不少生機盎然的綠植,清新又靜心。窗外是週末匆匆奔赴晚飯的過客,書店的最內側有一桌人圍坐,聽一位中年男子講蘇州童謠。一盞落地燈於角落處發出暖光,就連書店外側臨窗而坐的一位小朋友都格外安靜。在這裡偶遇一本好書,聽到一場心儀的人文講座,當真是“繁華靜處遇知音”。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見到那個圓臉、微黑,有著明亮眼睛的“人生啊鹿茸”,我們很快就被這個福建男生與他新疆妻子“羊毛”的創業故事吸引了。

慢書房能開在寸土寸金的觀前街,也是機緣巧合。這裡以前是一臺灣人賣陶瓷的店鋪,店主聽說他們要開書店就以低於周邊的價格租給了他們。書店開業,房東老人走進來,“羊毛”沏了玫瑰茶去道謝。老人笑了,慢悠悠地說:“我也應該說謝謝,你們給了我的房子新的生命。”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三年後,老人病逝了,他的女兒成了新房東,依然對慢書房保有一份親近與信賴。今年初,房東來談續租:“你們書店想做多久就做多久,不漲價。”“真的嗎?十年可以嗎?”“可以更久一點!”就這樣,在蘇州最繁華喧鬧的街角一拐,這樣一間讓時間慢下來的慢書房長久地住了下來。這裡新書可以拆開塑封翻看而不買,每週都有文化沙龍,是不是會員都可以參與。來這裡講座的作家、學者們也不嫌觀眾人少,反而說這裡的讀者眼神裡有求知慾。而最讓我嘖嘖不已的是慢書店各種奇思妙想:手抄周克希翻譯的《小王子》、“寄一本書給重要的人”……當真有兩個朋友不約而同地挑了同一本聶魯達的詩集,寄給對方。在這裡,從店主到店員都是“慢師傅”,有時慢師傅會提醒買書人:一定要看了內容再買,不要只看腰封喲。有時,慢師傅會做點針線活,店裡售賣的布藝書籤、書衣都是他們的手藝。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慢書店漸漸有了名氣,幾個月就上了獨立書店名錄,三年入選首屆江蘇省十大最美書店,還順手在小巷深處開了間書店式旅館,名為“書舍”。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蘇州運河圖書館

第二天,跟著“鹿茸哥”去蘇州運河圖書館聽歷史學者、作家袁燦興講述古運河與蘇州故事。這運河圖書館是一家全面收藏運河、園林文化和崑曲文化書籍的三大專題類圖書館,藏書8萬多冊。聽說館裡《崑曲藝術大典》《崑曲全真本》等書籍是不惜重金辛苦收集來的,我們求見真顏。這尋書不想尋得了又一個妙人——蘇州崑曲遺產搶救保護促進會會長耿明。一襲布衫的他,言語間有著江南男子特有的溫和與從容。他從崑曲典籍說到崑曲發展,從“四方歌者,皆宗吳門”說到崑劇傳習所。最後話題集中到赫赫有名的過雲樓後人顧篤璜老先生身上。九十高齡的顧老至今依然堅持每週兩天,到崑劇傳習所指點學生。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蘇州崑曲遺產搶救保護促進會會長耿明講述崑曲故事

次日,在曾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書樓的過雲樓裡,耿明給我們講過雲樓與顧氏家族的傳奇,一匾一畫,如數家珍。怡園中,他講復廊仿滄浪亭,水池效網師園,洞壑摹獅子林,旱船擬拙政園,講哪個窗看落日,哪處廊看碑帖,哪處平臺賞荷聽琴,甚至什麼窗欞配什麼樣的鋪地花紋……出了過雲樓,他指著后街小巷裡一間極小的麵館告訴我們,那是顧家的後人開的——顧家人從來都是自食其力的。進了麵館,他告訴我們什麼是“二面黃”,楓鎮大面上的大肉如何做才肥而不膩。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伏羲琴館

晚間,辭別耿老師,我們按照他的指點,到平江路的伏羲琴館,聽呂成芳講崑曲。兩個小時裡,呂成芳一個人從古琴講到崑曲,又至評彈,且說、且奏、且唱,樣樣拿得起,而且說得比唱得“好聽”。她說,虎丘曲會是最早的“中國好聲音”“現在包歌廳算什麼,古人可是包虎丘的。”她展示崑曲中小姐們如何用袖子表達情感,她告訴你《北平無戰事》裡的接頭暗號出自哪部戲,她彈給你什麼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什麼是“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時而優雅,時而幽默,在一陣陣笑聲中,我等初來乍到、走馬觀花的遊人對這些古老優雅的藝術有了相當愉悅的驚鴻一瞥。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不是第一次來蘇州,卻因為遇見這樣三個人愛上這座城,還沒離開已經期待再來。走馬觀花了這許多年才突然醒悟:城市的元神,其實都在人的身上

轉自北京晚報

遇见对的人,可以恋上一座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