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10月16日下午,寧肯、祝勇、陳惜惜、王冰冰等知名作家學者與50多名讀者和媒體朋友齊聚在能看到北京中軸線的北京坊PAGE ONE書店,在金秋十月,從閱讀中探尋北京之美。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北京閱讀季“秋覽城”系列動之一,本次“金秋覽城,走讀北京”主題閱讀沙龍由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主辦,北京大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坊PAGE ONE書店等承辦,意在傳播北京傳統文化,倡導廣大市民在閱讀和行走中感悟北京,這無疑是對“閱城”的一個極好回應。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活動現場

聯結社會力量,創變閱讀價值——以“水、山、城、人”為四季閱讀主線的第八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始終關注“城與文”的閱讀話題。2018年9、10月,北京閱讀季“秋覽城”文化主題,內涵為“創變宜居之城”,旨在通過近百場閱讀活動,挖掘北京關於紫禁城、中軸線等相關圖書,探索和定義北京新文化地標,在“一新一舊”的對比中領略古都文脈,體驗現代城市人文精神。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 在閱讀中體味城市發展與變遷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鬍東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鬍東提到,北京閱讀季組織策劃的“水、山、城、人”四季主題中,“秋覽城”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北京的原住民、“北漂”一族,或者到北京來玩的遊客,都能夠在北京閱讀季的引領下,以閱讀的名義領略古老北京的魅力。從現代的北京,尋找每個人心目中的北京城,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這樣的閱讀活動使得我們的書香飄滿京城,我們北京閱讀季也正在為此而努力奮鬥。

“我們從去年對實體書店的扶持,市政府投入1800萬元,今年陡增到5000萬元,這樣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閱讀是兩個字,只是‘閱’,那是自己看,如果是‘讀’,那就是分享。在一個城市裡麵人與人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建築與建築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歷史與時代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可以通過北京閱讀季這樣的全民閱讀活動,把這些關係串聯起來。北京閱讀季提出‘聯結社會力量,創變閱讀價值’,其意義就在於此。”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公共服務處處長王亦君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王亦君向大家介紹“秋覽城”系列活動時,首先感謝廣大市民和合作機構長期以來對北京閱讀季的大力支持,感謝大家助力構建書香京城,攜手推廣全民閱讀,共同用閱讀的力量,打造北京這座“愛閱之城”。

閱讀提升人文素養,驅動城市繁榮發展。從9月起至今,已有40餘家合作閱讀空間參與活動,30餘位名家參與分享,共計80餘場主題閱讀活動。“秋覽城”主題閱讀活動是與廣大市民一同,在閱讀中體味城市發展與變遷,探尋城市人文與情懷,領略古都文脈與時代的碰撞融合。

城市是人類文明集中發生和積澱的地方,城市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又是城市的靈魂。無論經濟如何發達,如果我們忽略了文化的發展,城市的發展將是缺乏底蘊。文化滲透在城市每一個角落的建築、飲食、衣飾,體現在城市每一個市民的語言、習俗、風尚,散發在城市每一個記憶的歷史、故事、名人。

北京,是一座需要用腳步閱讀的城市——本次活動中,寧肯、祝勇、陳惜惜、王冰冰4位作家、學者跨界組合,分別從建築、歷史、文化等角度解讀了北京城市文化特色。

  • 寧肯:有歷史才能稱之為“城”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作家、《十月》雜誌常務副主編寧肯

以《北京:城與年》等作品為人們所熟知的作家寧肯提到:“作家的主動性不在於提供北京的寫作範圍,而在於提供我們對北京的理解。比如,我們可以從歷史名城的角度去理解北京,從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去理解北京,甚至還可以從非常具體的大運河文化、長城的角度去理解北京。”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北京:城與年》寧肯 著

寧肯還提到,如果一個城沒有歷史不能稱之為城。歷史由文化構成,由文化的載體、由人、也由歷史上的各種事件構成。既然北京這麼古老,肯定我住的衚衕“前青廠衚衕”也非常古老;既然其他衚衕有一些名人,有一些文化,我住這衚衕怎麼會沒有文化呢?結果一查,真是大為驚訝。比如說,我就在魯迅的日記裡查到,魯迅剛到北京,20年代的時候經常到琉璃廠,從琉璃廠走到了我們前經廠衚衕,他曾和胡適、鄭振鐸這些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化人來這裡,租了15間屋子辦了京師圖書館的雛形。”

  • 祝勇:“城”要給人歸屬感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作家、學者、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

城市文化之“美”從來都與“高速”絕緣。祝勇就屬於懷此慨嘆之人。在《紙上的故宮》中,他說自己有一種“偏見”,即認為“只有在農耕文明中,人們才會對藝術產生膜拜的感情,隨著農耕文明的瓦解,唯一可能成為藝術的就是為藝術準備的輓歌”。提到城市文化的發展,祝勇頗為感概:“北京城、天津衛、上海灘,大家或許沒注意到,上海是個灘,只有北京才能叫城。為什麼叫城呢?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故宮的古物之美》祝勇 著

真正的城,要讓一個人在裡面有歸屬感。在一個真正的城裡面,人和人之間是有聯繫的,這個聯繫是情感的聯繫,而不僅僅是依靠一個物質的空間建築的一座城。人跟人之間的情感是依託於這個城市空間存在的,過去有衚衕,衚衕跟四合院是相對存在的,進了四合院就是一個家庭,家庭中不同的正屋、堂屋之間有秩序的關係,但是走出這個家庭,所有的人都在衚衕裡相遇,打個醬油、買個餅乾,都是在這樣的一個空間當中。所以人之間的感情依託於這樣一個空間,物質的空間跟人的精神空間是相互依存的。”

  • 陳惜惜:我迷戀北京這座城市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旅居北京的新加坡華人、紀錄片製作人陳惜惜

紀錄片製作人陳惜惜,則談到:“我對於北京的理解一直在變化,禪宗裡有一句話叫‘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其實我不懂,我只知道天安門前有自行車,故宮,我只知道北京在中軸線上的這些地標。後來我覺得我讀不懂了,居然北京有個地方叫通州,在通州拍了一段紀錄片的內容,我發現其實不止有一個北京,有很多個北京,而且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些北京城,後來回到‘見山還是山’,我拍攝的照片中,很多的人,都讓我有比較深的感受,這讓我感受到北京的輝煌,它的輝煌是皇城符號的輝煌,皇城的符號很多人憧憬和嚮往。我不只是喜歡北京,我是迷戀北京,因為它的變化、它的無常,它的生命力都非常吸引我。”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人在北京》作者: [新加坡] 陳惜惜

  • 王冰冰:“城”是有多元魅力的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王冰冰

王冰冰講到:“建築也好、城市也好,其實就是一個容器,是一個裝著我們生活的容器,所有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變化,同時,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都在變化。所以,整個城市的形態包括建築的形態必然會發生變化,但是在這種變化中怎麼才能不失去我們自己的特色呢?問題在於從新和舊之間找到一種聯繫。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變遷:北京城的遠去與再生》王冰冰 著

改革開放以後,北京發展特別快,很多現代造型的建築開始大量出現。例如北京的地標性建築央視新大樓,當時很多人都反對,就覺得這是北京的東西嗎?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埃菲爾鐵塔,100多年以前建成的時候,所有巴黎市民都反對它,覺得它破壞了巴黎的整體美。但大家再來看看現在,都覺得這是巴黎非常美的地標建築之一。現在你覺得非常前衛的甚至不能接受的東西,也許在未來它就成為了北京的特色,所以我希望大家看待很多新的東西要有一種前景式的看法,這些建築也是北京有一種混雜的、多元的魅力所在。”

今天才知道,北京是一座可以“用腳步閱讀的城市”

活動現場

《城市意象》作者、美國人本主義城市規劃理論家凱文·林奇(Kevin Lynch)曾言:“一座宜人的城市如同一本好書是可以閱讀的。”這種閱讀,不僅能夠幫助陌生者建立起城市的“認知地圖”,也能夠幫助城市居民構建起日常生活的意義。比如,北京“大氣醇和”,上海“開闊雅緻”,廣州“生猛鮮活”,廈門“美麗溫馨”,成都“悠閒灑脫”,武漢“豪爽硬朗”,等等。顯然,城市之所以可讀,是因為這些城市空間可以被視為某種“文本”,這些城市線條可以被解讀為不同的“故事”。

在北京閱讀季策劃整合的近百場閱讀活動中,邀請到了葉廣芩、肖復興、寧肯、祝勇、崔岱遠、劉一達、解璽璋、陳惜惜、王冰冰等名人名家講述北京故事;接續開展秋季主題“品閱書香·名家面對面”系列講座、社區流動書展名家巡講、“十月文學月文學行走”等系列閱讀活動;舉辦“聚焦閱讀攝影展”,推出“城”主題優秀攝影作品徵集;同時,北京閱讀季還將組織金牌閱讀推廣人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進軍營、走進校園,以秋為題推廣閱讀,把北京人文歷史、城居文化、民俗民風等呈現給廣大市民。

感謝各位閱讀推廣合作機構的熱情協助,參與“秋覽城”主題閱讀活動的合作機構主要有北京市方誌館、角樓圖書館、中國書店、三聯韜奮書店等20餘家閱讀機構。也要感謝各位名人大家的鼎力支持。接下來還有多場精彩的活動期待大家參與。

10月19日,外研書店東昇科技園店:“西山、永定河、大運河與北京城的起源與變遷”主題講座

10月20日,中信書店世貿天階店:瞧!他們“刷”了4296處古蹟!——《識古尋蹤》故事分享會

10月20日,三聯韜奮書店三里屯店:“都市傳說”的存在與意義丨《消失的搭車客》新書籤售會

10月23日,北京方誌館:第六十七期“京華講壇”——話說三千年的北京城講座

10月25日,“新型閱讀空間與書香京城建設”北京全民閱讀與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論壇(2018)

更多活動,請持續關注北京閱讀季微信公眾號。

閱讀加我一個

”,讓閱讀貫穿四季、融於生活,變為習慣、形成風尚,這是北京閱讀季始終為之努力的目標。秋覽城,閱北京。讓我們一起用閱讀解讀北京,讓文化滋養城市,共同建設我們的文化之都、宜居之城、愛閱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