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ARM歷史上的大事件

“扒一扒”ARM历史上的大事件

ARM

小編曾經介紹過“ARM”究竟是什麼。今天,我們繼續來了解ARM,今天說的是它的歷史,“扒一扒”ARM歷史上的大事件。1990年11月27日,如今名滿天下的ARM公司(成立時全稱為Advanced RISC Machines)正式成立,他們的目標是創立一個世界通用的全新微處理器標準。如今,使用ARM標準架構的芯片出貨量超過750億片,這些芯片成了傳感器、智能手機和服務器的超級大腦。該公司也成了史上最為成功的架構設計公司,為智能手機等設備的興起立下了汗馬功勞。

1990年,愛康電腦,蘋果和VLSI科技公司聯合創建ARM公司,他們的目標是打造一款開放的處理器架構。據統計,搭載第一代ARM架構的芯片出貨量達到了13萬片。

1993年,ARM公司發佈了全新的ARM7處理器核心。其中的代表作名為ARM7-TDMI,它搭載了Thumb指令集,是ARM公司通用32位微處理器家族的成員之一。其代碼密度提升了35%,內存佔用也與16位處理器相當,這就讓它成了手機制造商的香餑餑。

著名的德州儀器公司就用ARM7-TDMI打造了一款芯片,隨後經典的諾基亞8110藉助該款芯片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截止2014年年底,採用ARM7架構的芯片出貨量已達300億片。

“扒一扒”ARM历史上的大事件

圖為諾基亞8110

2004年,Cortex系列的誕生是ARM公司的大事件,從此該公司不再用數字為處理器命名。它分為A、R和M三類,旨在為各種不同的市場提供服務。

2006年6月23日,ARM公司以1340萬英鎊收購挪威公司Falanx Microsystems AS,該公司與ARM類似,不過他們開發的是圖形顯示芯片(GPU),這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Mail GPU,這次收購讓ARM實力大增。

隨後,ARM公司將自家芯片和Mali GPU整合在了一起。2014年,搭載Mail GPU的芯片出貨量達到了5.5億片,今年這一數字更是有可能突破6.5億片。

“扒一扒”ARM历史上的大事件

早期基於ARM7架構開發的芯片

2008年,ARM芯片的出貨量正式突破100億片,達到這一目標,ARM用了18年時間。

“扒一扒”ARM历史上的大事件

圖為 ARMCortex-M0架構的示意圖

2009年,ARM發佈了Cortex-M0架構,基於這款架構研發的32位處理器體積小巧,功耗超低,它問世後,打破了一系列的授權記錄,成了各製造商競相爭奪的香餑餑,僅僅9個月時間,就有15家廠商與ARM簽約。此外,該芯片還將各家廠商拉出了老舊的8位處理器泥潭。

“扒一扒”ARM历史上的大事件

如今,基於ARM Cortex架構的運算處理內核和Mail架構的顯示運算單元同時存在於手機CPU中

2011年,ARM推出了旗下首款64位架構ARM V8,此外,該公司還推出了big.LITTLE技術,製造商可利用該技術將高性能核心與節能核心結合起來,並用軟件控制核心間的無縫切換,以達到省電的目的。這個架構成為目前眾多Android設備和Linux設備的CPU架構。

2014—福布斯雜誌將ARM評為世界上五大最具創新力的公司之一

2015年,ARM基於ARMV8架構推出了一種面向企業級市場的新平臺標準。此外,他們還開始在物聯網領域發力。同年,福布斯雜誌將ARM評為世界上五大最具創新力的公司之一。

隨著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興行業的興起,ARM會憑藉它作為嵌入式市場的先行者的優勢、對市場的準確定位走得更遠。

說到嵌入式,不知道您對此是否興趣滿滿?或者說您就是未來的嵌入式開發領域從業人員,急需一位嵌入式之路的領路人。不要著急,杜洋老師就是您的領路人。由《無線電》雜誌主辦,杜洋老師主講的嵌入式系統開發培訓正在招募學員,有意向者請填寫下面的調查問卷,還可有機會獲得我們的精美好書哦!快來行動吧!

“扒一扒”ARM历史上的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