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作者 / 阿笔

又一年NEW ERA青年电影季颁奖落下帷幕,如果说上一届NEW ERA青季电影节是星光熠熠的话,那么这一届则是金光闪闪。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除了万玛才旦、焦雄屏、方励、耿军、朴相洙、黄冀等领衔的电影季评委会成员,淘票票CEO 李捷,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副总裁刘开珞等影视大咖作为颁奖嘉宾齐聚朝阳区文化馆,为青年电影事业打call助力。

据悉,本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命题短片单元以“感受内心的召唤”为命题,蜡烛为道具,两周报名两周创作,最终命题短片的单元总计4235位创作人参与,收到合规短片347部;

主竞赛单元则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新片场创作人所创作的近千部作品,经过三轮严格地评审,20多天的复审,从2018第三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共50部入围影片中,选出了其中23部,角逐7项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经典的影片太多,评委们在征求主办方新片场的同意之后,新增加了评委会特别提及奖。

网娱观察(ID:wldygc2016)注意到,在50部入围作品中,超过半数导演、编剧、摄影和剪接均有留学经验。这也是与前两届有着明显差异的地方,究竟留洋派PK本土派,谁会更胜一筹?第三届NEW ERA青季电影节还有哪些新突破?听听看评委们怎么说。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留洋派和本土派正面battle

先来看完整的获奖名单: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整体来说,学院派创作者还是占据NEW ERA青年电影季的绝大多数。同时,超过50%的提名影片出自于“留洋派”的青年电影人,除了他们的留学经历以外,他们的作品中更是一致的表现出对于奇幻/科幻类型的专注与探索。

譬如,剧情短片单元中《敬子的手》、《不眠少女》、《伊莎贝拉》、《杯子蛋糕》等影片均主打奇幻/科幻的成功实践,且又将奇幻类型与其他类型元素相结合,通过影像延伸电影叙述内涵。

对于留洋派和本土派青年电影人在比例上的变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大部分热爱电影的年轻人选择去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学习。就二者之间在风格上的呈现来说,万玛才旦认为国内的创作会更加接地气,而留学视野更开阔。

曾经担任过台湾金像奖评委会主席的焦雄屏则告诉网娱观察(ID:wldygc2016),她每年都会看很多年轻人的作品,大部分会模仿当下流行的,比如侯孝贤、王家卫等资深电影人的风格。

但今年比较特别,她看到一些作品,很有创意和新鲜,有很西方的科幻类型电影,也有法国式的新浪潮。她觉得这源于大部分创作者的国外留学背景,不再单纯是国内创作者的附庸。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制作水准整体提升,

不希望青年电影人被工业化困住

2018年第三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制作水准整体都有很大的提升。

这一点,在评委万玛才旦、焦雄屏、耿军、黄冀的采访中得以证实。四位一致认为今年NEW ERA青季电影季在影片的制作,包括摄影、声音、画面、演员的表演等完成度都挺高。简言之,制作的工业水准较高。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但同时,创作者的个人风格相对比较弱化,在主题表现、视觉系方面温和了一点。黄冀认为,对于新导演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独特的视觉、创作的作品、人物、情感与当下社会的关联程度。

耿军也表示,独立气质类的作品变少了,适合大众市场的变多了。但他个人更倾向看到带有导演或者编剧风格和视觉的作品,哪怕糙一点、野一点。用他的原话来说,“对于青年电影人来说,技巧可以学,但创造力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的话,之后也很难再有了。”

坦白说,对于这种整体工业化方向上的转变,和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环境也有很大的关联。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家的器材越来越便利,练习的机会很多,技术就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进步。反过来讲,速度变快了,沉下来去创作的新视觉,就可能成了反比。

“不能说简单好与坏,工业环境是一个蛋糕店,是直接走进去吗?还是要考虑一下你是不是喜欢吃甜的,再决定?”耿军继续说,“其实有很多路可以走。”对于创作者来说,单纯从信息的角度去创作一个东西,容易缺乏生活感受和体会。

他用了一个比喻,就像人在水流中,很容易就被带走,不能说就不对,可能会游得很快,但同时也需要停下来,思考除了快,自己还收获了什么?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为什么要拍电影?”

打开青年创作人新思路

在颁奖的同时,万玛才旦、焦雄屏、方励三位代表着华语当下重要电影人,也分别讲述了自己“为什么要拍电影?”

制片人方励坦言: “其实就是因为喜欢,我是一个 ‘好奇、好动、好客’的人,电影让我多活了好几个人生。做电影延长、放大了我的生命,做电影就是在赚命。在场的年轻创作者是财富最大的获取者。”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制片人、监制焦雄屏说: “我从三岁起就对电影特别有感觉,但我们那个年代没有人做电影,被认为是戏子的行业。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是需要勇气的,求学时看到许多和我一样热爱电影的同学,我知道电影是我终身的使命。”在台湾推动新电影期间,她将两岸三地的电影一同推向国际,帮助年轻人创作。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最近凭借长片《撞死了一只羊》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万玛才旦导演表示: “喜欢、热爱电影是自己的初心。我从开始看露天电影到走上电影这条路。2005年拍摄了处女电影后,在藏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经常接到想学习电影的学生的电话。要进入这个行业首先要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即便进入了这个行业,也要分清自己适合的工种。通过修行,发现自己内心的需求。”

NEW ERA青年电影季|留洋派本土派正面battle,谁能俘获评委青睐?


不可否认,NEW ERA代表的是新纪元,是一个为未来而建的青年影展。为什么要做NEW ERA?对于以社区起家的新片场来说,如何能够帮助青年创作人成长,如何鼓励更多的青年创作者开启早期创作作品、迈出电影的第一步,一直都是新片场社区致力前进的方向。

用颁奖嘉宾李捷的一句话来说:现在正是年轻导演最好的时代。像NEW ERA青年电影季这样的活动,就是一座桥梁,最核心的意义就在于让年轻导演的作品能被别人看到,他自己能被看到,且接受观众和市场的检验,对作品、对自己有一个完整的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