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有孩子前與有孩子後的擇業區別,簡直是太扎心了

鄰居90後寶媽菲菲想在家多陪陪孩子,在休完產假後,沒有回公司上班,選擇了辭職,在家把寶寶帶到一歲再考慮上班的事情。

轉眼間,寶寶一歲了,斷了母乳,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寶媽菲菲也要重新進入職場。她是做財務的,在生寶寶前她已經奮鬥到公司財務主管的位置了,如果晚幾年生寶寶,公司財務經理的位置非她莫屬。

媽媽有孩子前與有孩子後的擇業區別,簡直是太扎心了

有了寶寶後,不能再像以前那麼拼了,她想留下更的時間陪寶寶。所以,再次擇業的標準也發生了變化,同時兩家公司錄取她任財務主管,一家互聯網廣告公司,人員年輕化,一群95後,公司待遇很好,發展前景也廣闊;另外一家是培訓公司,待遇略低,但離家近,更重要的是不用加班,雙休。

媽媽有孩子前與有孩子後的擇業區別,簡直是太扎心了

菲菲很矛盾,很想去廣告公司,跟一群思維活躍的年輕人在一起工作,更有激情,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

思想鬥爭了一晚上,當大家都認為她要去廣告公司上班時,她去了培訓公司。後來,她說:我不想贏在職場,苦了孩子。錢多有錢多的花法,掙錢少有錢少的花法,受不了因為經常加班、出差見不到孩子,一天到晚跟著老人家,爺爺奶奶再怎麼帶的好,再怎麼愛寶寶,隔輩愛,代替不了父母的愛。

媽媽有孩子前與有孩子後的擇業區別,簡直是太扎心了

沒有孩子之前,可以拋下一切包袱盡情在職場打拼,施展自己的才華。但有了孩子之後,一切得為孩子考慮,即便是有老人幫忙帶孩子,也只能勉強應付著日子,為了孩子,恐怕只能犧牲女人的事業了。

看看我身邊的朋友和同事,當了媽媽前後的職業變化吧,真是扎心啊。

媽媽有孩子前與有孩子後的擇業區別,簡直是太扎心了

小羽媽,美術專業本科生,現在全職帶兩個孩子;

瑞瑞媽,行政管理專科生,現在找了份幫人賣彩票的工作,只因為可以上半天班;

震震媽,跑了段保險,不知現在幹什麼了。

媽媽有孩子前與有孩子後的擇業區別,簡直是太扎心了

小秋說說:不是所有的全職媽媽都是心甘情願在呆在家裡的,有多少是沒人帶孩子被迫無奈的全職媽媽,誰不想自己掙錢有收入。遇到理解你的老公,在家呆得心情還好點;遇到不理解全職媽媽的老公,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委屈了自己又跟誰說理去。

全職媽媽都想擁有育兒工作兩不誤的充實生活,但就業壓力巨大的社會現狀,時間靈活任務輕鬆的工作又有多少呢?有孩子後,在就業和育兒之間矛盾徘徊的女人又有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