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瞥「十三邀」,話說主持人

一瞥“十三邀”,話說主持人

不想“國慶節”出去排隊看人的後腦勺和腳後跟,然後,就看了“十三邀”

不想“國慶節”出去排隊看人後腦勺和腳後跟,就窩在家裡刷視頻,然後,就看到了“十三邀”。

在這之前,聽說過許知遠,但沒看過他的雜文;在這之前,也聽說過“吐槽大會”,卻也沒見過李誕又嘻哈又真誠的尊容,這會兒,神神奇奇的因緣巧合通過“十三邀”把兩個人聚到一起,並且被我看到,這才有了這一瞥之下的錯覺。

不知道許知遠因為什麼樣一個念頭跑出來做主持人的,一瞥之下,覺得他,就像是沒想清楚,為啥要做主持人這麼個問題——你看,他就像宅得久了,同時又很滿意自己及自己生活的一個人,有一天,突然因了某個緣故對外面的世界產生了好奇,於是架了張梯子,爬下來,攔著路人問:

“你是怎麼……?”

“你不覺得……嗎?”

“你對……真的很滿意嗎?”

一瞥“十三邀”,話說主持人

當他問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其實不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在問

當他問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其實不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在問,他彷彿依然是那個寫作者,對著他的紙張——可以隨意地想,隨意地問,隨意地沉默而並不想知道對方想說什麼,他讓你覺得他其實只是想表達他自己!因為,你看!作為主持人,他本來應該是一個聆聽著,本來應該發問,引導,喚起被訪談者談話的興致,可是,有那麼多幾次,對方剛剛就某個問題展開回答,他不知怎麼的,突然就打斷了對方,“擰掉”了那剛剛被他打開了的“水龍頭”,想要自己說些什麼,可是,當對方,當觀眾,掉轉頭看向他,等待著他發表“高論”,等待看一道風景,或一朵彩雲,或一句機鋒,總之當大家都準備好了準備看些什麼聽些什麼的時候,他卻又沉吟起來,彷彿還沒想好,彷彿條件還不具備,彷彿又,不願意談了……

他看起來有一些猶疑,有一些委屈,有一些難過,彷彿,他的一半已經做好了作主持人的準備,另一半又沒有,所以,他活動不起來,流動不起來,常常會“滯”在那裡,“僵”在那裡……

看著他那麼難過,坐在他對面的李誕想必也不舒服,於是,屏幕外面的人,觀眾,也跟著不舒服起來……

相比較之下,他的採訪對象,李誕,給人的感覺是“流動”的——他坐在那裡,他的思想,他的情緒,他整個兒的人是流動的,是不澀的。

一瞥“十三邀”,話說主持人

你能感覺到,對這個世界,他有自己的思考與解讀

你不能說他活明白了,但是,通過他的問,他的答,你能感覺到他在思考,對這個世界,他有自己的解讀,你能感覺到,他在通過自己的行動,尋找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準則。

面對許老師的提問,他配合,他也聆聽,他們互相對著話,他們互相卻又不認同;他們之間放著能消解陌生和尷尬的酒,他們心中卻隔著認知的河!

“十三邀”感覺沒那麼好看,好看的訪談看起來就像是高手之間的對決:一問,一答,問者刁鑽,答者機敏,兵來將擋,水來土屯,隨著心智的被激盪,腦力的被激盪,情緒會不知不覺跟著“嗨”起來!

看“十三邀”你不會看嗨,但是,你會看到一種真:許老師不掩飾他的糾結,李誕回答也頗真誠。

真,或許,也可以成為一種風格?

不管怎樣,“十三邀”,肯定比後腦勺和腳後跟好看!

那就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