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菸斗

父親的菸斗

網絡配圖

  父親生前有一件寶貝。這寶貝不是金,不是銀,也不是祖上傳下來的什麼物品,而是一把普普通通的菸斗。從我懂事起,這把菸斗就一直陪伴著父親,從來沒有離開過父親的身邊。

  父親的菸斗是用鄉下最結實的小牛簕竹頭做成的。將竹身上的竹節打通,連著竹頭上挖出的菸嘴,便成了菸斗。父親的菸斗長約一尺半,粗一寸有餘。也許是用的年月久了,整把菸斗摸起來很光滑,並且已經變成了咖啡色。

  閒下來的時候,父親久不久會拿出他的菸頭嘰吧嘰吧的吸上幾口煙。跟那些吞雲吐霧、喜歡閉著眼睛悠哉悠哉一副很享受的樣子的菸民不同,父親煙抽得很快。就跟他的性格一樣,乾脆利落。在菸嘴上摁上一撮切好的菸絲,點上火,猛吸幾口,然後用力一吹,將帶著些殘煙的菸灰彈出。再摁上一撮煙,撿起地上的殘煙餘火,摁到菸嘴裡的菸絲上面,再吸,再吹,再彈。父親每次抽菸一般是三撮,不多,也不少。

  父親不論走到哪裡,菸斗都是隨身帶著。有時是直接拿在手上,有時是別在腰帶上。時間久了,我才弄明白,原來父親的菸斗,是他的一件防身“兵器”。父親懂武功,在左右相鄰的村子頗有些名氣。據說父親年輕的時候練拳,一拳擊出,拳風能將一尺開外的燈火撲滅。

  懂武功的父親自然也跟人交過手,但父親跟人交手從來沒有用過他的菸斗。他的菸斗只用來打過狗,從沒打過人。據說有一次,當地的一名拳師找父親的師傅切磋武藝。師傅不屑,讓父親出戰。起初父親見那拳師長得又高又大,心裡有點發怵。但師傅卻給他壯膽:“我說你行,你就行,怕什麼!”有師父撐腰,父親豪氣頓生。出手沒三招,那拳師便知難而退。

  還有一次,是我親眼所見。有一年端午節,我的舅表來訪。還不滿30歲的表兄長得牛高馬大,而且又練了幾年拳,頗有些躊躇滿志。席間酒酣耳熱之際,硬纏著父親要“討教幾招”。誰知他剛一出手,就被父親用右手食指閃電般的輕輕一擊,頓時疼得他雌牙露齒直喊痛。表兄弄不明白父親的手指怎麼會那麼有力,父親笑著告訴他:“你的力是限制在手腕或者拳頭上,而我的力是想發到哪裡就到哪裡。”說得興起,父親索興走出門外的空地上,給我們表演了幾套武術招數。他來去如風、伸縮自如的敏捷動作讓我們大開眼界,自嘆弗如。要知道,那時候父親已經是六十好幾的人了。

  父親用得最多的“兵器”是扁擔。父親年輕的時候曾當過挑夫,經常跟同伴們一起挑著貨物到外地販賣。那時候治安不是很好,路上不時會有強人出現。遇到突發情況,父親他們往往就是將貨擔一撂,順勢輪起扁擔迎戰。

  隨著年事漸高,父親不再外出“跑江湖”,跟人打鬥的事也幾乎不再有了。於是,他的肩上沒有了扁擔,手裡卻多了個菸斗。

  一直以來,我總以為父親的菸斗就是他的防身“兵器”。直到父親去世多年以後,我才突然明白,父親的菸斗其實不是兵器,而是他的一種精神依託。1976年父親60歲的時候,我的母親就因病去世了,父親一直沒有再續絃。他這樣做,當然是為我們兄弟姐妹著想。儘管我們兄弟姐妹對父親也都很孝順,可有些東西,是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母親的。於是,父親漸感孤獨。而那把菸斗,便成了父親的精神依託。

  在想明白這些之後,我開始後悔,在父親80歲那年去世時,我沒有將父親的那把菸斗放進棺木隨父親一起下葬。但後來又想,父親在天堂裡想必已經找到了母親。有了母親的陪伴,父親怎麼還會感到孤獨呢?不再孤獨的父親有沒有那把菸斗也就無所謂了。這樣一想,我的心終於釋然了。

  願父親母親在天堂裡快樂相隨、幸福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