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才無忌大夫:內科副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工作三十多年,全科醫師,執業藥師。在《今日頭條》做一名健康知識傳播者。如果文章對您有用,記得點右上角↗↗+關注喲。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胃不適


才無忌大夫友情提示:本文旨在傳播健康知識,不作診斷及治療依據。


什麼是胃息肉?胃息肉會癌變嗎?如何治療和預防胃息肉?小編得閒,今天就說說這個問題。

一,什麼是胃息肉?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胃息肉

1,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部多了一個或多個肉眼可見,隆起的“小肉球”,是黏膜增生突出於胃腔內,一般是良性的;息肉這一名稱不表示它的病因及組織學構造,但息肉可以癌變。,

2,胃息肉一般位於胃竇部,和胃炎胃潰瘍的好發部位一致。少數也可見於胃體上部、賁門和胃底。

3,幽門部的帶蒂息肉和生長於賁門附近的息肉應該強調一下,分別易於引起嘔吐和吞嚥困難等症狀。


二,胃息肉有哪幾種?

在病理上,胃息肉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

絕大部分胃息肉是增生性息肉,較少癌變,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樣物,並非真正的腫瘤,

又稱炎性息肉。特點是:息肉較小,一般直徑小於1.5cm,呈圓形等,有蒂或無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爛。少數可以腸化生,異型增生,腺瘤樣變,有癌變風險,但其癌變率一般不超過1%~2%。

2.腺瘤性息肉

是來源於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腫瘤,約佔胃息肉的15%左右。特點是:一般體積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數無蒂,表面光滑,少數呈扁平狀、條狀或分葉狀。組織學上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體增生形成。上皮分化不成熟,核分裂象多見,可分為管狀、絨毛狀及混合型腺瘤,常伴有明顯腸化生和異型增生。本型息肉癌變率高,可達>30%,尤其瘤體直徑大於2cm、絨毛狀腺瘤、異型增生Ⅲ度者惡變率更高。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形狀怪異


三,什麼病因引起胃息肉?

1,遺傳易感性,有些人容易患有胃息肉。

2,能引起胃炎,胃潰瘍的病因,一樣可以引起胃息肉,只是發生幾率少不少。

3,比如,幽門螺桿菌感染,胃十二指腸反流,阿司匹林等藥物,其他慢性理化刺激因素等。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四,胃息肉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 胃息肉臨床上無特異性表現,可以有胃脹,噯氣,上腹不適,納差等消化不良症狀。息肉糜爛壞死,可有嘔血,黑便等。
  2. 位於幽門部的帶蒂息肉,可脫入幽門管或十二指腸,而出現幽門梗阻,表現胃脹突出,嘔吐宿食。,
  3. 息肉生長於賁門附近,因為進食時的機械阻擋,表現為吞嚥滯留,吞嚥困難。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消化不良

五,胃息肉的癌變率有多高?

  1. 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癌變率<2%;
  2. 腺瘤樣息肉癌變率>30%,所以防止胃息肉的癌變重點在腺瘤樣息肉,一旦診斷就應該手術切除。
  3. 發現息肉要進行病理檢查。

1,直徑小於2cm,有蒂,無潰瘍的息肉大部分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為非腫瘤性息肉,很少發生惡性病變,經內科對症處理,比如HP(幽門螺桿菌)陽性,殺滅HP治療,可使部分息肉消失,效果較好(HP陰性的炎症性胃息肉甚至不用治療);即使炎性息肉依然存在,只要不增長,不必過於緊張。但為了防止胃息肉癌變,應堅持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2,對於有異型增生,腺瘤樣變化,增長很快的炎性息肉,可選擇胃鏡下切除術。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幽門螺桿菌

選擇胃鏡下切除,甚至外科手術。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1,適應症有:

  1. 大於2cm的無蒂或廣基型息肉。
  2. 息肉進行性增大者,息肉有潰瘍。
  3. 病檢為腺瘤性息肉伴異型增生、可疑癌變和癌變者。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2,方法有:

主要有高頻電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龍絲結紮法及氬離子凝固法等。內鏡治療息肉方法簡便,損傷小,費用低,多數為1次性治療,少數需分次切除。通過內鏡定期隨訪,還可發現息肉復發,並給予及時治療以防止癌變。

3,APC(氬離子凝固術)

氬氣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氣體,在經過高頻電離後,會產生高能量的氬離子束,具有燒灼的效果,主要適應症為:消化道小息肉,成熟型痘疹,白斑,黃色疣以及小血管滲血等微小的病灶,一般病灶大小在0.5cm以內比較適宜,安全性極高,其穿透性較淺,一般不會造成穿孔,如果再大些,則可能需要進行電切,或其他更復雜的治療手段。

4,0.5cm-2.0cm的息肉也可以選擇EMR(內鏡下黏膜切除術)等。

5,有人擔心胃息肉切除後的復發,可以這麼說,治療後不能說不復發,但大部分人完全治好。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近年有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增生性息肉的發生密切相關,Hp陽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根除Hp感染後,其中約40%病例息肉完全消退。因此,對於增生性息肉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時應行Hp檢測,若陽性則應行根除Hp治療,然後根據息肉的消退情況再作相應的處理。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七,如何預防胃息肉?

這點和預防胃炎胃潰瘍等一致。殺滅HP,避免濫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藥等,控制胃十二指腸反流等,加強自我保健,把住吃喝這一關,儘量不給為增加不必要的負擔等。可參考本人的相關文章。

胃息肉很常見!它和癌變有多長距離?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限於文章篇幅,小編就寫到此。如果得閒,繼續有文章推出……增長健康知識,別忘了關注才無忌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