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將無吳公渠,看一眼少一眼!

衡水將無吳公渠,看一眼少一眼!

吳公渠,一條南起冀州南尉遲村、北至衡水縣三杜村,總長60餘里的排瀝河道,後人為紀念吳汝綸興修水利之功,將所修河道稱作吳公渠。

衡水將無吳公渠,看一眼少一眼!

吳汝綸為治理衡水至冀州間千頃易澇窪地,報請直隸總督李鴻章劃撥帑金十萬兩,自光緒十年至十二年連續3年挑挖疏浚,修成一條南起冀州南尉遲村、北至衡水縣三杜村,總長60餘里的排瀝河道,引導低地積水流人滏陽河。並在河上建橋涵各8座,在人河處重建老龍亭閘一座,既方便了往來商旅,又使千畝斥鹵之地變為膏腴之田。後人為紀念吳汝綸興修水利之功,將老龍亭閘改稱吳公閘,將所修河道稱作吳公渠。時至今日,吳公閘尚存,吳公渠自滏陽新河左堤以外至桃城區三杜村約5公里段亦保存較好。

吳公渠的作用就是排瀝河道,周邊村莊利用其進行農田灌溉和排澇的作用,避免壽光水災的出現,用於平原地區排水。現在,周邊地區將無處可排。遇到百年一遇的降雨,將損失巨大。

這樣的一個百年的水利工程如今將不再有,伴隨著衡水植物園的建設,原來的河道將變成馬路,吳公渠百年存在將畫上句號。

衡水將無吳公渠,看一眼少一眼!

衡水本來的古蹟就很少,保護還是利用?百年水利工程將來只能存在於百度詞條,各位,你可發表你的留言。

衡水將無吳公渠,看一眼少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