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海運與膠萊馬濠運河(首創)

元明海運與膠萊馬濠運河

黃島歷史上的海運,歷史悠久,源頭不可考。現存史籍可考的航海最早為春秋時期。《管子》記載齊桓公稱霸後,先遊渤海,然後環山東半島到琅邪臺遊玩。後齊景公效仿乃祖,海上游樂六月不歸。顏大夫只好編了一個國內大臣圖謀不臣的謊言,才把這位好玩的君主騙回國。這算不上海運,但說明已經具備象樣的海運能力。

青島地區早期的海運主要用於政治和軍事。應從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由江浙海道北上琅邪算起。《左傳》記載,魯哀公十年(前485年)吳、魯、邾、郯等國聯軍以討伐齊國田氏弒君為名,先由陸地攻打齊國,失敗後吳王夫差又發水軍由海道攻打琅邪。《竹書紀年》記載,越王勾踐滅吳後,於前468年遷都琅邪,戈船三百艘,死士八千人。在越都琅邪的90年裡,南糧北運琅邪應是常態化的海運。

戰國時期燕齊方士度海朝鮮半島和日本,秦始皇三次泛海琅邪,挽飛芻,起琅邪、黃腄轉輸北河軍糧,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等海道征討朝鮮半島,宋代楊景略出使高麗以及唐宋與日韓之間的商貿人員往來,宋金之間的海上拼殺,無不仰賴於海上運輸。

元明清建都北京後,大批南糧北運京畿。陸運安全但耗費高。漕運耗費低是最佳方式,不但開河工程大,且河道常淤堵。於是便議開海道救濟。

關於元明海運南糧入京一事,《靈山衛志》《膠州志》《諸城縣誌》《山東通志》及《元史》《明史》等都有相關記載。

一、元明南糧北運海道

元初南糧北運,主要靠舊運河——京杭大運河。漕運"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黃河逆水至中灤旱站,陸運至淇門,入御河,以達京師"。天下歲糧1200多萬石,其中江浙多達450萬石。進京歲糧專賴海運,元初海運南糧4萬石。後陸續增加到200萬石,最多達300萬石。真正通過馬家濠和膠萊運河的南糧數量並不是很多。

明代海運海道與元代基本一致。洪武五年,命靖海侯吳楨總舟師數萬,由登州、萊州海口轉運遼餉。二十一年,封都督張赫為航海侯、朱壽為舳艫侯,定製每年由登萊海口運糧餉遼。永樂初,海運糧70萬石入京師。永樂十三年,因會通河竣工而罷海運。

元代海運故道有三條:

其一,"自平江劉家港入海,經揚州路通海門縣黃連、沙頭、萬里灘開洋,沿山嶼而行,抵淮安路鹽城縣,歷西海州、海寧府、海東縣至密州(今黃島境內)、膠州界,放靈山大洋,行東北。路多淺沙,行月餘適抵成山。計其水程,自上海至楊村碼頭,凡13350裡"。此路稱為海運正道,一路沿海岸線航行,路途雖遠,但近岸多港灣,遇風浪可就近停泊避險,最為安全,故曰海運正道。海運在青島境內有第三、四兩程。

"第三程:自鶯遊門起,東北遠望琅邪山前,投齋堂島灣泊,約400裡,為一大程。島西望泥灘3裡,可容船百餘隻。如船多,島東北30有龍王口,可泊船200餘隻"。期間停泊點有日照濤落口、夾倉口、石臼口,黃島龍潭口、龍灣口、沐官島、齋堂島等海灣。

"第四程:自齋堂島等處開船,正東由膠州靈山島東北遠望嶗山,前投福島灣停泊,公約200餘里"。期間停泊點有古鎮口灣、靈山島西南嘴和東北鼓樓圈、唐島灣、小青島、福島灣等灣口。

其二,"至元29年,朱清等言其路險惡,復改生道,自劉家港開洋,至撐腳沙轉沙嘴,至三沙、揚子江,過扁擔沙、大洪,又過萬里長灘,放大洋至青水洋,又經黑水洋至成山,過劉(公)島至芝罘、沙河二島,放萊州大洋,抵界江口。其道差為徑直"。

其三,"至元30年,(運糧)千戶殷明略又開新道,從劉家港入海,至崇明洲三沙放洋,向東行入黑水大洋,入界河。當舟行,風信有時,自浙西至京師不過旬日而已。視前二路為至便。"

元代海運三條海道中,沿海岸航行的第一條路途13000多里,耗時月餘。放大洋的東路最短,也須耗時10余天。

元代以來為什麼屢議開鑿膠萊運河海道?一是陸地運河經常淤塞,二是因為海洋氣候多變,浪湧無常,縮短海路里程,始終是減少人員傷亡、糧食損失和運糧費用的最佳途徑。

二、元代膠萊運河開鑿

元代南糧北運京師,主要依賴海運。大膠萊運河,是利用發源於黃島鐵钁山的膠河下游的天然河道開鑿的運河。從膠州灣到萊州灣,貫通膠東半島南北。南起靈山灣唐島海口,北抵三山島,流經現黃島、、、、和等縣市區,全長近200公里,流域面積達5400平方公里,南北貫穿,溝通黃、渤兩海。膠州灣北至萊州灣段膠萊運河,自平度姚家村東的分水嶺南北分流。南流由麻灣口入,為南膠萊河,長30公里。北流由海倉口入,為北膠萊河,長100餘公里。今黃島境內的馬家濠段運河,屬於大膠萊運河的一部分,因為屬兩朝分別鑿成,故又稱成馬濠運河,該段南起唐島灣,北至麻灣,長14裡。為記述方便,以下分別敘述。

膠萊運河(今膠州灣—萊州灣段,下同)開創於至元中期,歷史上又稱運糧河,是因江南糧米由此運往京師而得名。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膠萊運河首次開鑿,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廢罷,其間工程時上時下,漕運時啟時廢。

至元十七年萊州人姚演建議開鑿膠萊運河,進一步縮短海運里程。元朝政府為開鑿運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任命益都路宣慰使都元帥阿八赤為督役人,姚演為總管,發兵一萬人開鑿運河。又 "以鈔萬錠為傭直",並免益都、淄萊、寧海三州當年租賦,仍給河夫工錢。

開鑿膠萊運河的工程相當艱鉅。宣慰使都元帥阿八赤"往來督視,寒暑不輟",甚至出現過"有兩卒自傷其手以示不可用"的情況,阿八赤"斬之以懲不律",甚至造成"殭屍枕藉"的後果。經過近兩年的工役,終於"鑿地三百餘里,起膠西縣東陳村河口,西北達膠河,出海倉口,謂之膠萊新河"。

《平度州志》記載:元代的膠萊海運工程,除對"分水嶺"以北的北膠萊河進行全面疏浚外,重點是開鑿一條從今平度南境之"分水嶺"以東,東南入膠州灣的一段長約30公里的河道,稱為膠萊新河(即南膠萊河)。膠萊新河與北膠萊河聯通,溝通了膠州灣和萊州灣。為保證水源充足,又挖掘了一條從今天的平度南村鎮北,西引沽河水,至吳家口,由北岸入新開河長10餘公里的"助水河"。還在新開河之南,今膠州境內開了一條長渠,逼引南來的膠河分流東下,以濟新開河。為蓄存河水和調節水位以保運河暢通,又在膠萊河上自南而北依次建了陳村、吳家口、窩鋪、亭口、周家、玉皇廟、楊家圈、新河、海倉等九座水閘,"(至元)十九年(1282)築膠萊諸閘成",運河初步開通。

運河初步開通後,元廷任命阿八赤為膠萊海道漕運使,建運糧水軍二萬人,配備運糧船舟千艘。鑿通後,膠萊運河開始運糧。《元史。食貨一》載:"至元十九年(1282),伯顏……以為海運可行,於是請於朝廷,命上海總管羅璧、朱清、張暄等,造平底海船六十艘,運糧四萬六千餘石,從海道至京師。"

但好景不長,膠萊運河很快被廢而不用。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膠萊運河自身的原因。首先是膠河水源不足,河道淺澀,"新河候潮以入,船多損壞,民亦苦之",膠萊河道"勞費不貨,卒無成效"。其次,"海沙易壅,又水潦積淤,功訖不就"。

第二,開航膠萊運河比較其他三條原有海道,雖然縮短里程,但膠萊運河開鑿、維修、運行成本耗費巨大,兩相比較,不太合算。在元代,原有三條海道興則膠萊運河廢。反對之聲屢起:"右丞麥術丁又奏:海道便,則阿八失河可廢","而忙兀歹言海運之舟悉皆至焉。於是罷新開河,頗事海運"。膠萊運河在開鑿、修復過程中一直有反對者:"膠萊海道淺澀,不能行舟","益少損多,不便轉漕。水手軍人二萬,舟千艘,見閒不用"。 "阿八赤所開河,益少損多。"

第三,元代開鑿馬濠運河時,遇石崗而罷。新開膠萊運河仍然須從淮子口暗礁林立的天險海口入膠州灣,故運糧船隻,只能選擇漕運船隻——俗稱平底沙船。而姚演和阿八赤侵用運河工程款官鈔2400錠開神山橋渠,折兌糧米73萬石。遭彈劾後被治罪。在一片反對聲中,膠萊運河在至元二十一年(1284)運糧六十萬石後,次年便廢航。

三、明代膠萊運河的興廢

明成祖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後,由於北京距江南路途遙遠,運輸非常不便。初期專賴漕運,"轉漕東南,水陸兼挽",河運則由江、淮達陽武,徵調山西和河南的丁夫,陸挽百七十里入衛河,經過八遞運所,民苦其勞。會通河開通後,狀況有所好轉,然漕河之患有二:泉流之微,黃河之決。黃河屢決,漕運亦不勝勞苦。《明史·河渠志·黃河上》載,明洪武、永樂、景泰年間黃河屢決,漕舟盡阻。於是議開海運。重開膠萊運河之議屢起,但真正實施只有兩次:

第一次,嘉靖十七年(1538),山東巡撫胡纘宗奏請重新疏浚膠萊河,得到朝廷的支持,於是胡纘宗便向朝廷申請資費,並開始募人鑿治作為膠萊運河配套工程的馬濠段運河。嘉靖十九年(1540)海防道副使王獻對今平度段膠萊河進行了初步疏浚、開鑿後,主要對馬濠馬家濠運河進行大規模鑿治(後詳)。

第二次,萬曆四年八月,黃河、淮河又決口,漕艘梗阻數年,又因"餉遼莫如海運"。南京工部尚書劉應節、北京侍郎徐栻欲去海運的"放洋之險,覆溺之患",再議膠萊運河。劉應節和徐栻認為"開創者什五,通浚者什三,量浚者什二",且"膠州南北不通者,約有五百六十里……應挑者至數十里,可借潮水通潮,而無放洋之苦","可開無疑"。山東參議李學禮也具疏條其便宜。但也有反對者。

好在首輔張居正力主開河,用北京禮部侍郎徐栻前往山東調研,否定南京工部尚書劉應節的通潮方案。另提出引泉方案。萬曆帝謂其"以難詞沮成事"。故令劉應節前往勘察。經劉應節勘查,"南北海口水俱深闊,舟可乘潮",並提出四條建議,一是徙古路溝十三里以避積沙,二是建閘障沙,三是"築堤約水障沙",四是避分水嶺"改挑王家丘"。然而,開工不久,反對之聲紛起。山東巡撫李世達認為"潮水"和"引泉"皆難恃。山東巡按御史商為正亦認為,若通海行舟,費用巨大,"殆三百萬金未竟也"。即使另鑿一渠,數月後,潮至沙壅,河必不可成。刑科給事中王道成亦提出反對意見,《行水金鑑》載,王道成認為開河有三難,即"巨石隱伏""泉源易涸易盈""海船不可入河、河船不可入海"。"工部尚書郭朝賓覆請停罷"。而此時"齊魯縉紳大譁,且詈劉(應節)荼毒桑梓"。《國榷》則載:"談遷曰,王元美(世貞)首輔傳雲,膠州一大僚,謂有膠河故道,自海入青穿而出可以避之,其意欲通故河以利其鄉邑,謂劉應節也。應節濰人非膠人……王元美又曰,大僚之鄉人,未見利不勝調發,相與逐而噪之。"於是,工程就此作罷。

崇禎十三年(1640),"命上山東按察僉事來斯行所著《膠萊河說》"。崇禎十四年(1641),山東巡撫曾櫻、戶部主事邢國璽重提開膠萊運河之事。平度知州杜志攀勘察了膠萊河,並作《膠萊河論》,文中將運河各閘存廢狀況一一描述,提出"建閘以蓄水,乘潮以避沙"的主張,為開河做了理論準備。明政府擬"給內帑十五萬金",做了財力準備。然"工未舉,(山東巡撫曾)櫻去官"。十六年(1643)夏,尚書倪元璐與山東副總兵黃蔭恩請截漕糧由膠萊河轉餉,"自膠河口用小船抵分水嶺,車盤嶺脊四十里達於萊河,複用小船出海"無果。後來又遣賀王盛前去勘察,並讓戶工二部發銀十萬兩為資費。然此時,"山東已亂",開鑿膠萊運河之事又被擱置。

事實上,當時的社會狀況已不允許膠萊河的順利開鑿,民飢、"賊亂"等狀況導致社會極不穩定。《明史·莊烈帝二》載:"十三年,兩畿、山東、河南、山陝旱蝗,人相食。十四年,六月,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旱蝗,山東寇起。十五年,春正月,山東賊陷張秋、東平,劫漕艘。十二月,大清兵趨曹、濮,山東州縣相繼下。"在此種社會狀況下,開鑿運河當然難以進行。

四、明代馬濠運河開鑿

黃島區井岡山路東側,有一處既有中式園林風格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又有西式園林風格的親水平臺和,此處即馬濠公園。該公園是建在遺址上,故簡稱馬濠公園。

元明海運與膠萊馬濠運河(首創)

美麗的馬濠公園,旁邊的河道即是馬濠運河。現在的運河已經不是海水,而是景觀水。

馬濠運河本屬大膠萊運河的一部分,是膠州灣南岸部分。元代開鑿膠萊運河時一併開鑿,但馬濠部分為石崗,元代姚演等遂罷。平度段膠萊運河開通後,黃島段馬濠不能通航,過膠萊運河的船隻能通過天險淮子口。

清乾隆十六年版《靈山衛志·開馬家濠工》記載:嘉靖十一年,御史方遠宜等議開新河,明廷以馬家濠皆石崗寢其議。

嘉靖十四年,海防道副使王獻議開新河。王獻勘察了元代馬濠運河遺址,確定元代遺址以西七丈外,馬家濠崗下為新運河道。此處南起唐島灣,北至膠州麻灣,長14裡。開通後,江淮糧船自唐島灣口北過膠州灣入膠萊新河,又西北即萊州海倉。由麻灣抵海倉才331裡,由淮安逾馬濠抵直沽,才1500裡。既可避淮子口暗礁之險,又可免繞成山之遠。他認為鑿馬濠以趨麻灣,浚新河以出海倉,很便利。

此次開鑿,"蓋經始於丁酉正月二十二日,畢於四月二十二日"。經過此役,"海波流匯,麻灣以通,長十有四里,廣六丈有奇,深半之","由是江、淮之舟達於膠萊"。第二年,經過再次疏浚,"水泉旁溢,其勢深闊",於是"設九閘,置浮樑,建官署以守"。

馬濠開通後試航情況頗壯觀:"是日也,召淮舟進至……自濠南灘而入……北至膠州,又東至麻灣。入於新河陳村而止。日尚未曛,蓋已百五十餘里矣。"明代即墨人藍田馬濠記言之甚詳,恕不贅述。

因為鑿通馬濠運河有功,山東巡撫上表為王獻請功。而平度膠萊運河也擬請王獻主持疏通。詔書下,王獻調任山西參政。平度境內的膠萊運河中間分水嶺30餘里淤塞並沒有解決。明朝廷又未安排其他官員繼續此事。元代因馬濠不通,廢膠萊運河。兩代400年,元代北通南不通,明代南通北不通,都是功虧一匱,徒耗民力。

元明海運與膠萊馬濠運河(首創)

明代淮河口至天津海程示意圖,紅色線為馬濠運河。

附錄:新開膠州馬濠記

明·即墨 藍 田

齊之東,青、登、萊三郡,皆海瀕也。海運之罷,百二十餘年矣。先時,邱文莊公及先藍侍郎公論列海運,皆不果。行議者惜之。

嘉靖乙未,巡海憲使王公建行臺於萊,練兵糾吏,既肅且寧,興廢流滯,鉅細畢覃。乃按部郡邑,稽閱圖志,訪膠萊新河之故跡,以及於馬濠口。嘆曰:嗟乎,齊人之窮困,我知之矣,蓋舟楫不通,故耳。

父老進曰:昔在有元,東仰海運,以靈山之東,浮山、勞山北,至於成山西,至於九皋大洋之險,乃議開膠萊新河。南自麻灣,北至海倉,三百餘里,出北海以避之。然浮山之西有薛島、陳島,相接百數十里,石礁林立,橫據大洋,若橋樑然,尤為險阻。薛島之西十里許,連海涯處有平岡焉,曰馬濠者,南北幾五里。元人嘗鑿之,遇石而罷。今若鑿馬濠以抵麻灣,浚新河以出北海,則舟楫可通。吾儕之窮困,庶其可濟乎!

公曰:然。又詢諸鄉大夫士,皆如父老言。公南登琅琊臺觀之。見沿涯海溜,宛如素練,縈轉迂迴,北至馬濠而止。父老曰:海溜者,舊運道也。

爰以其議,請於撫臺及察院,下其議於藩臬。皆曰:巡海之議,是也。乃檄公成之。

公慮財計徒,將舉斯役。時有妒能忌功者,飛語騰謗波湧,風起不可遏止。或以蠡螟之後,庾積空矣。公曰:用取諸贖金,而費不敢斂於民也。

或以惡莩之餘,筋力耗矣。公曰:募民以顧役,而陰以寓夫賑恤也。

或以濠中皆石,不可鑿矣。公曰:獨不見李冰之鑿離。確乎,天下無不可舉之事,亦無不可成之功。人可與樂成,難於慮始。苟足於國而裕於民,吾雖獲謗議,何悔之有!

乃下令。僱役民,皆樂趨。選文武將士之有才力者,以督其成程,以備其器用。

公復戾止,相形度勢。去元人之舊跡,少西七丈許開之。

其始也,土石相半;其下,則皆石也。

立法以示懲,而厚犒以勸勞。而畚插雲動,錘鑿雷奔,決壅斬莽。取彼巨石,焚以烈火,沃以水潦,摧堅破頑,化為灰燼。力不告殘,形不知疲,而石渠成矣。

蓋經始於丁酉(嘉靖十六年)正月之二十二日,畢於四月二十二日。鑿石成渠者,一千三百餘步。浚南北之灘磧,二千五百餘步。潮汐日至,護以木椿。其為闊六丈餘,其深半之。海波流入,宛若天成地列,有神明陰相之者。

是日也,召淮舟適至,乃率文武將士,卓午登舟。自濠南灘而入,島嶼環抱,中夾一水,廣如湖潭,南風徐來,波濤不驚。帆檣載張,舟師鼓舵,旌旗飛揚,鼓吹振作。北至膠州,又東至麻灣,入於新河陳村而止。日尚未曛,蓋已百五十餘里矣。老稚婦子扶攜,來觀者皆呼忭曰:餘百年而未見也。 自茲,南北商賈舳艫,絡繹往來不絕,百貨駢集,貿遷有無,遠邇獲利矣。

撫臺聞馬濠之開,也屢行褒嘉具疏公焉。而復以浚新河之役,責成於公焉。父老曰:公之鑿馬濠,也出於昔人之所難,而成於今日之獨易。在力斷浮議之非,而堅持永逸之利耳。由是安不忘危,河漕阻澀。而邱公江淮海運之說,可試也。易鹽輸布,鹽賤如土。而藍公膠東運鹽之說,可行也。鬥粟十錢,豐年亦飢,而粟米之徵,可運於京師也。

嗚呼!地有定形,人可以用其力。天有迅變,然人力亦可以勝之也。但觀成者怠,而交承者諉。事之可以為,而莫為之者多矣,豈獨水哉!公之治水,澤庇當時,而功垂來世,與李蜀守相伯仲也。敢假詞刻石,以志不忘矣。新河之成,自有太史氏紀於河渠書。

公,名獻,字帷臣,陝之咸陽人,登癸未進士,授監察御史擢山東按察副使,斯役也。綱維於上者,巡撫都御史蔡公經、胡公穳宗,巡按御史張公鵬、李公松、周公鐵,文武將士若萊州府同知陳棟,武舉千戶周魯,(靈山衛)指揮王瑾、程文、柳碧、朱繼祖、劉琦,皆督功有勞者,附書於後。

1984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公佈馬濠運河遺址為市級重點文保護單位。1985年,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馬濠運河兩側興建。當地經濟迅速繁榮,現代新城初現風貌。1997年,開發區管委會出鉅資,修復馬濠運河遺址中段並將運河東側闢為公園。1997年5月動工,同年12月竣工,全長2073米,耗資680萬元。在改造過程中,把馬濠分了三段:南段為暗涵上面覆土;北段為管涵上面覆土;惟有中間一段即香江路至黃浦江路段為明渠。明渠長450米,上寬為27米,兩壁用石砌成,有小拱橋連接。現在的馬濠運河遺址僅存500米河道,一旁是綠化長廊小徑的街頭公園。公園內有三方石碑,一方是青島市級文物保護碑;一方是明朝即墨人藍田撰寫的《新開膠州馬濠記》古碑;另一處像翻開書本形狀的石碑,是運河遺址修復後豎立的,碑文由呂振西撰寫的《馬濠運河碑誌》,講述了馬濠運河的歷史變遷。

五、清代膠萊運河爭議

清代南糧北運主要靠京杭大運河,漕運基本暢通。但因黃河多次決口奪淮,百年間使淮河流域泥沙淤積十分嚴重,河床不斷抬高。江蘇淮安以北的運道嚴重受阻,導致漕運存在嚴重隱患。因此,膠萊海運又被重新提起。

雍正二年(1724),吏部尚書朱軾提出了重開膠萊海運的主張。他提出淮河北岸支家河(今在江蘇省境內),是安東縣(今江蘇省漣水縣)通往海州(今連雲港市海州區)的水路。從支家河到漣河海口共380裡,從漣河口由海道歷經贛榆縣到達山東界的安東衛(今日照市安東衛)。從安東衛經過石臼所、靈山所到達膠州繚頭營,從而進入麻灣海口,共計280裡,這些航道大都是在沿海地區,其中只有馬家壕是陸路,但只需要開鑿疏浚五里的距離。若能開通,就可以從把浪廟,經平度州到達萊州,所屬的海倉口都是小河,共270裡。從海倉口入海便可直接到直沽口,從而到達天津衛。海路一共只有400裡,若是順風,半天就可到達。

同年,雍正皇帝任命內閣學士何國宗視察重開膠萊海河運道的可行性。何國宗到山東後,與同為內閣學士的山東巡撫陳世倌一同至海,對膠萊運道進行了為時兩年的實地勘察,結合當地的縣誌等材料記載,在雍正四年(1726年)六月向朝廷上奏。何國宗等認為,淮河與黃河當時經安東縣城南向東入海,朱軾以及明方遠宜所說的支家河在淮河和黃河的北岸。然而查閱的安東縣誌上記載,在安東縣西15裡確實有支家河,但是目前己經淤塞,無跡可尋,當地的居民也很少有知道這條河的位置。其次,從漣河口由海州歷經贛榆縣境到達山東安東衛,這一段路程是海道。從安東衛東入海還要經過石臼所、夏河所、靈山衛然後到淮子口(在今團島與陳家島之間),也都是沿海懦而行。但是從淮子口進入麻灣口,十分危險。《靈山衛志》:"淮子口在陳家島之東頭,黃庵山下,有露明石,大仙橋,小仙橋之險,商船多壞於此,非長年水手不敢入,從大洋至膠州無別路可通",其亂石林立,尤為險阻。所以膠萊海運要面臨船隻觸礁的危險。同時膠萊河沿河的各個閘口諸如楊家圈、海滄閘等從元人建造至今己經湮廢。最後,何國宗等還總結了明朝建議開膠萊新河共有兩種主張,一是在分水嶺處加深開挖,使河底與海口相平,在南北河口各建一座閘口。每天潮水剛到時就開閘納潮,使船隻可以藉助海潮進入膠萊河道,潮水將退時就關閉閘口蓄水,船隻就可以通行駛出河道。這樣可以溝通南北的海水,使船隻藉助海潮通航。第二種主張是從分水嶺開始開通河渠,修復閘座以廣引水源。設立水櫃,按照啟閉蓄放的方法來保證充足的水源便於通航。兩種主張都有道理,但是何國宗等人經過實地探察測量,發現分水嶺以南比麻灣海口高二丈二尺,以北比新河閘高了一丈八尺八寸。若開挖分水嶺雖然會遇到岡石泥沙,還是可以勉強開通的,但是南海口的海潮在陳村閘(今膠州陳村鎮)就停止了,北海口的海潮則止於新河閘(今膠州新河鎮)。這樣南北兩邊的海潮互不相通,中間還隔有二百多里,若想要南北通流,就必須逐漸開鑿二丈二尺的深度。就算是每月初一和十五這樣的大潮,水深也不過是四五尺,平時的小潮更是超不過三四尺,潮落之後也就一二尺的水深。而在河口建閘所能引入的潮水,還不足以貫通南北相隔的200多里。況且麻灣以南的水底都是石塊,海倉以北都是泥沙,所以麻灣口海倉口即使可以通航,商船或漁船也是不可能在此停泊的。

至於第二種建閘引水的主張,何國宗提出,分水嶺周圍的水源很少,所能依靠的只有平度州的白河。白河水量也是甚微,是一條季節性河流,多雨季節河水上漲泥沙也會湧出;乾旱時節則整條河流會斷流枯水。在陳村閘附近有一條姑尤河(在今山東平度市)匯入,但是它靠近麻灣口,順流南下對增加運道水量也沒有太大作用。在分水嶺的北面,有發源於膠州鐵橛山的膠河,流到高密縣東與五龍河、張魯河等在亭口閘匯流後進入膠萊河,北面的支流水源稍多一些。運道中段有百脈湖(在今高密城北),地勢低窪,可以蓄水成為水櫃。然而僅僅靠匯入的幾條支流和百脈湖的水源是不足以供應南北相隔的280多里河道。且歷朝關於膠萊河的通運問題最終都不了了之,元朝開鑿數年被罷廢,明朝也是屢試屢廢。而且開鑿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過於龐大,所以何國宗等認為疏浚膠萊河是不切實際的。

當時的海上運輸技術比之前有了很大提高,海運的船隻繞道成山,在黃渤海上航行也不再困難。於是疏浚膠萊河以避海上風濤之險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重開膠萊河之事在清朝便無人再提起。

六、民國疏浚膠萊運河的計劃 

1935年1月,青島市工務局推出《青島市施行都市計劃方案(初稿)》。該方案提出在在膠州城東規劃設置綜合車站,以此作為匯合點建設膠(州)徐(州)鐵路和青(島)煙(臺)鐵路來擴大青島的腹地範圍,同時利用膠萊河建設和繁榮塔埠頭市。

方案之所以提出要在膠州城東設置綜合車站,主要是因為膠州東部平原位於大沽河的下游,平坦面積大,足夠敷設軌道和佈置堆貨場地。同時還可以藉助大沽河便利的水運。方案認為,憑藉此時青島的繁榮程度,可以從大沽河進入計劃重新開通的膠萊運河從而通往渤海。方案對膠萊河開通後可能會產生的效益寄予厚望:運河發達的運輸一定會使河口商埠即塔埠頭形成一個繁盛的商地。而隨著塔埠頭將來的不斷髮展,會沿著大沽河向北推進,與附近的工業區相銜接,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的塔埠頭市,最終成為青島與附近城鎮供求的中間市場。還可以分散青島工廠過於集中過分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由於受歷史進程的影響,該方案未能得到完整的實施。

1946年12月 山東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向省政府呈報,建議重開膠萊運河。省政府將編制的"整理膠萊運河工程簡要計劃"上報給國民中央政府,第二年1月行政院作出回覆,認為開鑿膠萊運河對國防和經濟雖然非常重要,但是花費要在四億元以上,不是當時的財力所能辦到的。

七、建國以來新建膠萊運河的探討 

1952年9月24日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副部長的王觀瀾建議中央考慮在膠東半島頸部的膠州灣與萊州灣之間重新開鑿膠萊運河,王觀瀾在報告中說,這條運河如果能開通,不但在經濟上有很大利益,對國防也有極大好處。次日毛澤東批覆:"一波同志:此件請中財委參考。這條河如果能夠修通並能走大船,那是好的,但不知頭五年,有此財力否。"

2001年,海洋水利研究學者、再生能源專家張承建在《世界通訊》雜誌科技前沿專欄刊登了一篇名為《治理渤海,讓大陸氣候再現海史新時期》的文章,對膠萊海河寄託了很大希望。作者在文中寫道:"膠萊海洋運河應成為本世紀國家工程之首。……重開膠萊海洋運河,使之成為東中國海南來北上最經濟快捷的運道,使中華先智遠見卓識的夙願變為民族振興的強大動力,成為海洋現代化和新海洋經濟時代的里程碑。"作者還認為一旦海洋運河建成,不需擔心缺水斷流而影響通航,一定會是東中國海岸內最可靠的黃金水道。它發揮的作用,可能比膠濟鐵路和濟青高速公路還大,成為與京九、京廣、京滬鐵路一樣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動脈。

2004年4月7日,大眾日報編輯部第5期的《內參特刊》上刊登了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為整治萊州灣、膠州灣生態環境而提出的"建造人工海河,貫通膠萊兩灣,加快水體交換,再現碧海藍灣"的建議。王詩成提出了兩種方案,一是直線開通膠萊兩灣,全長110公里。二是將膠萊河拓寬加深,全長130公里。認為要根治兩灣汙染,開鑿膠萊人工海河,貫通兩灣是有必要的,並且介紹了開通人工海河會帶來的種種好處,還提出了建造人工海河的基本構想。人工運河的構想就是在原有膠萊河的基礎上開挖整治、加寬加深,使它成為一條既能貫通膠萊兩灣、又能通行萬噸巨輪的大運河。

2005年,王詩成正式向山東省政府提出"開鑿一條貫通兩灣的膠萊人工海河"的計劃。這個項目也被山東省政協列為第三號提案,並在2006年作為全國政協會議提案,提交國務院。在報告中王詩成提出在膠州灣和萊州灣間開鑿水深10米、寬200~500米長約130公里的膠萊海水運河的設想。

為了論證開鑿一條貫通膠萊兩灣的人工海河以此治理渤海灣環境汙染的構想是否可行,2006年10月12日下午,首屆"膠萊人工海河論壇"在青島召開。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全國26家學術單位的一百多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論壇,其中包括中科院、工程院的劉瑞玉、丁德文、文聖常等6位院士。海洋生態環境科學與工程國家海洋局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德文認為,未來人工海河的標誌性指針應是"沿岸生態環境不影響、海水不入侵、河道不斷流、汙染不超標",以此進行細緻嚴格的可行性研究。專家們經過討論認為,建造膠萊人工海河可以採用人工調控的方式來改善環境以及發展沿河地區經濟。雖然工程規模巨大,技術方面的問題較困難,但是建造這樣一條人工海河的可能性很大。

論壇中討論的膠萊人工海河構想在原來基礎上進行了調整,海河的流路走線初步確定為在原有的膠萊河基礎上拓寬加深,"海河長度約150公里(含河道入海口向海延伸10公里),河道寬1000米。其中主航道寬300米,水深12米;副航道分別寬350米,水深5米。"還向山東省政府呈報了《關於儘快開展膠萊人工海河前期預研工作的建議書》,建議將膠萊人工海河工程納入到國家渤海綜合整治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建設和山東省生態省建設規劃中,建議省政府儘快安排膠萊人工海河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

2007年11月21日膠萊人工海河座談會在濟南舉行。會上"國家擬將'開展萊州灣水體交換率的定量評估、開展人類活動對萊州灣水體交換能力影響評估'作為渤海環保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的重點之一,納入渤海環境保護'十一五'國家級戰略行動計劃當中。"由於膠萊人工海河項目進行的預研和可行性研究還不夠,未能列入《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但得到國家10個相關部委同意,國家將為"評估"研究提供5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