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交警呼籲依法停車 勿爲文明「添堵」

急著出門,卻被別的車擋住了去路;下班回家,停車位被其他車輛佔了……大部分群眾遇上這樣的“煩心事”,第一反應就是撥打“110”報警電話。10月25日上午,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召開新聞通氣會,呼籲廣大駕駛員多點文明,少些自私,養成臨時停車時將自己的聯繫方式留在車輛顯眼處(如前擋風玻璃)的習慣,並保持通訊暢通,以便他人能及時與自己取得聯繫。對於無法立刻聯繫到擋道車輛駕駛員或駕駛員拒絕立即駛離的,根據相關規定,交警部門將依法拖移機動車。

據統計,泉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日均受理群眾市區挪車求助400餘起。在中心市區,鯉城區的仁鳳新村、摩卡小鎮、南俊新街、浮橋王宮及豐澤區的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市政府、180醫院、北洋工業區、雲谷小區等地是群眾挪車求助的主要集中地點。

通常接到市民求助電話後,110指揮中心會立即通過信息平臺將信息轉送到轄區交警大隊,再由轄區交警大隊進行查詢、答覆和處置。自去年交警支隊公佈市區挪車求助報警電話以來,不少群眾遇到挪車需求時通過直接撥打轄區交警大隊挪車求助電話,在第一時間解決了車輛被堵的問題。

10月25日上午,記者跟隨豐澤交警大隊二中隊民警來到市區東雲路開展違停整治,這裡也是市民舉報違停較多的路段。10時許,東雲路近內溝河一側連同幾個拐彎路口,被幾部違停車輛“佔領”了,原本兩車道的馬路僅剩下一道可通行。

整治期間,路邊一輛白色現代小車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小車上沒人,其前後都沒有懸掛機動車號牌,連車架號也被遮擋了起來。因為聯繫不上車主,民警只好叫拖車來處理。幾分鐘後,一名睡眼惺忪的男子匆忙趕來,稱自己就是這輛現代車的車主。

當民警詢問該車是否有號牌時,男子支支吾吾,最後從後備箱裡拿出了一副號牌。既然有號牌,為什麼不懸掛呢?面對民警一再詢問,該名男子才承認,自己把車牌拆下來主要是擔心違停挨罰。“這裡沒有停車位,我經常忙到半夜才回家,沒辦法早起挪車。”該名男子說,晚上他先把號牌拆下來,第二天開車前再裝回去,以為這樣能逃避違停處罰,沒想到被罰得更重。根據相關規定,因未按規定懸掛機動車號牌,該名男子將面臨記12分、罰款20元的處罰。

同時,交警部門也提醒車主,車輛登記聯繫電話若有變更,應到就近交警大隊車管所、違法處理窗口或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互聯網交通安全服務管理平臺進行變更。遇到車輛堵路,需要挪車的,除了撥打下列轄區交警大隊挪車報警電話外,市民朋友還可以自行通過“交管12123”手機APP的“一鍵挪車”便民功能通知擋道駕駛員前來挪車。

(記者 葉華南 通訊員 蔣國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