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護士」上崗後,這家醫院的護士「清閒」了!

“机器人护士”上岗后,这家医院的护士“清闲”了!

從繁重的配藥工作中解脫出來的護士,並非真正“清閒”了,而是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更多更能體現護理價值的工作中。

切割掰斷安瓿瓶、抽吸藥品、搖勻藥品、輸注進輸液袋……10月19日,西南首位“機器人護士”在四川省人民醫院上崗,它用自己靈活的機械手快速精準地進行腫瘤患者化療藥品的配置,配好一袋化療藥僅用了50多秒。

據瞭解,這位“機器人護士”是西南首臺“化療藥配置機器人”,使用這款機器人全程自動化控制調配化療藥物,既保證了調配藥物劑量的精準性,一致性,同時又最大限度減少了操作人員的職業暴露風險。此前,全國僅在上海、深圳有這款機器人,目前,四川省人民醫院引進了三位這樣的“機器人護士”,解放了護士的雙手,讓他們能夠有更多時間為住院患者提供優質的病房護理服務。

“机器人护士”上岗后,这家医院的护士“清闲”了!

人工配藥有短板

陳濤是四川省人民醫院腫瘤科的主管護士,當護士20多年了。“人工配藥首先需要人工來切割裝藥的安瓿瓶,然後再用針管將藥品抽取到輸液袋裡進行調配,整個過程要非常耐心仔細。”

據她介紹,這20多年來,腫瘤病人的化療藥都需要護士人工來配,就她所在的科室而言,每天需要7個護士來輪流配化療藥才能滿足科室化療病人的用藥,調好一袋化療用藥需要將近半個小時,效率低。同時,護士配藥時需要“全副武裝”,穿上隔離服、帶上隔離帽、雙層隔離手套,穿戴十分複雜,夏季的時候也會有不舒適感。不僅如此,化療藥物具有強烈的揮發性和腐蝕性,護士是有職業暴露風險的。

而最近,陳濤和她的同事看到了一種新的變化。三臺“機器人護士”來到省醫院上崗,為護士們帶來好消息。據瞭解,這三臺“機器人護士”是目前最先進、最成熟、顏值最高的智能靜脈用藥調配機器人,它們可以自動配置化療藥,護士們不再需要擔心職業暴露,同時,腫瘤病人也將從中受益。

“機器人護士”大顯身手

三位“機器人護士”長得方方正正,潔白的外表,有著靈活的機械手,可以嫻熟地進行化療藥物配置。據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童榮生介紹,這款“化療藥配置機器人”的投入使用將會帶來醫療模式上革命性的變化。因為是智能化配置,首先劑量更為精準,保證了腫瘤患者的精準化治療,從而加大化療藥物療效,降低不良反應。同時,還能降低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風險。

“机器人护士”上岗后,这家医院的护士“清闲”了!

那麼,“機器人護士”是怎麼工作的呢?童榮生說,首先是醫生開處方,通過電腦傳到藥學部的審核電腦裡,藥師先對醫生的處方和醫囑進行審核,保證開出的藥品沒有相互作用、超劑量等等,從而保證藥品有效合理安全。審核完成之後,藥師在處方開出的每種藥品包裝上打二維碼標籤。隨後,藥品被送入靜脈用藥智能調配室,調配室內的藥師在機器人設備上進行藥品掃碼,隨後將藥品放入機器相應位置,掛好一次性配藥器和輸液袋後,機器人就會開始自動配藥。“整個過程中,藥師的人工操作也就20多秒,機器人配好一袋要僅僅只要50多秒,效率非常高。”同時,藥物配置的整個過程可用電腦全程記錄、跟蹤、監控,從而方便了藥品管理。

據悉,目前省醫院僅啟用一臺機器人在該院腫瘤科試點,之後會將3臺機器人全部投入使用,3臺機器人一天可以完成化療配藥300多袋,滿足整個醫院所有科室化療病人的用藥需求。

“機器人護士”的上崗,提高了配藥精準度和效率,使患者受益;解放了護士的雙手,促進了優質護理;同時還能對醫務人員進行職務防護。事實上,護理工作並不只是打針發藥,從繁重的配藥工作中解脫出來的護士,並非真正“清閒”了,而是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整理護理中,投入到更多更能體現護理價值的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