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多項醫學研究均未能證明阿司匹林可提供安全有效的保護,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同時卻可能導致嚴重的醫療問題,如腸道和顱內出血、潰瘍、腎功能衰竭、失明等。”

01

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神話已破滅

如果你找醫生幫忙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他通常會開一些阿司匹林。但是現在,這個情況即將改變。

長期以來,每日攝入少量阿司匹林(LDA療法),被視作預防心臟病再次發作、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在今年8月25日舉行的 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上,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的臨床研究報告都顯示,對於尚未出現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阿司匹林的預防作用並不足以抵消其帶來的副作用。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每年一度的ESC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心血管學術會議


牛津大學的實驗針對的是糖尿病患者,這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群體。最終實驗顯示,在超過 7 年的實驗時間裡,阿司匹林僅將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12%,但是卻將發生大出血概率提高了 29%


實驗同時證明,魚油補充劑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作用。牛津大學研究團隊的負責人 Louise Bowman 表示:“我們非常確定,在預防心血管疾病這件事上,並沒有魚油補劑的角色。” 和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相比,服用魚油的對照組並沒有更健康——兩組都有 9%的心臟病發作率。這項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另一項哈佛大學主持的實驗覆蓋了 12546 名志願者,在長達12年的隨訪中,相比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服用阿司匹林只讓心肌梗死、中風、心血管原因死亡等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幾率下降了 4%,這是一個很難看的數字。該研究結果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兩項研究成果已被各大國外媒體報道


這兩項研究成果在歐洲心臟學會年會上得到了其他研究者廣泛贊同。作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藥”,阿司匹林已經走下神壇。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數十年來,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一直在推廣使用阿司匹林。現在,即使是 FDA 也改變了對阿司匹林的態度。

FDA 稱,對未患過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所具有的早期預防作用並不明顯,反而會帶來大腦或胃部出血的副作用。如果您沒有出現心臟問題,就不應該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即使您的家族存在心臟病病史。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同時,FDA 在官網上也發表了聲明: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數據不支持沒有經歷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將阿司匹林作為預防藥物,這種用途一般被稱為‘初級預防’。對於這些人,阿司匹林帶來的功效並不明確,但它造成的風險,如危險的大腦或胃部出血,卻依然存在。”


這份聲明是針對 Bayer(拜耳)醫藥公司發佈。Bayer 要求 FDA 改變阿司匹林的標籤信息,以向消費者表明它能幫助健康的個人預防心臟病發作。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阿司匹林是這家公司最賺錢的藥物之一,僅去年就為 Bayer 創造了高達 12.7 億美元的銷售額。從 Bayer 提出的要求來看,它的真正意圖似乎是讓每個人都服用他們生產的藥物。現在,FDA駁回了這個請求。

FDA 是全球許多國家醫學界判斷藥品的意見標杆,這份聲明將撼動大部分醫生對阿司匹林的固有認知。

02

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病

服用阿司匹林風險遠大於收益


上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阿司匹林能抗血小板聚集,於是它立刻被賦予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聖使命。這種功效在最近10餘年內飽受質疑,因為儘管已經被應用了40多年,它的作用還是不那麼明顯。

實際上,支持將阿司匹林用作心腦血管預防藥物的證據一開始就非常薄弱。現在,它們已經越來越沒有說服力。

多國研究報告表明,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做法是一個錯誤。下表中列出的只是眾多反對報告中的一部分。

發表雜誌

研究報告

《美國心臟期刊》(American Heart Journal) 2004 年(WASH)

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患者心臟狀況最為糟糕,尤其是心臟衰竭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5 年

這項哈佛大學開展的為期兩年的研究涉及近 4 萬名女性,研究並未發現接受阿司匹林療法的女性心臟病發作或心血管死亡的發生率有任何降低

《英國醫學雜誌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9 年

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療法,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沒有起到任何效果

《Pharmacoepidemiological Drug Safety》2009 年

這項瑞典研究人員對糖尿病患者開展的研究發現,阿司匹林沒有顯著功效,但卻注意到它可能增加嚴重出血的風險

《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0 年

阿司匹林並不能幫助存在較高心臟病風險的健康、無症狀的個人預防心臟病發作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0 年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再次經歷心臟病發作以及相關心臟問題的風險更高

《藥物療法專家意見》(Expert Opinions in Pharmacotherapy) 2010 年

一項針對 7374 名糖尿病患者開展的研究分析,證實阿司匹林並不能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隨著醫學界針對阿司匹林開展的研究越來越多,發現它的副作用似乎也越來越大。其中,最致命的危險是引發胃腸道出血和腦出血。

主要副作用1:增加人體出血風險

阿司匹林會干擾血小板(促進血液凝結的血細胞),從而增加胃腸出血和腦出血的風險,尤其是對於老年人。研究發現,如果老年人長期將阿司匹林作為預防手段,一旦其遭遇可能導致腦出血的意外,其死亡率也會更高。

主要副作用2:破壞胃腸道內壁

經常服用阿司匹林會破壞腸胃道內壁,增加出現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克羅恩病、憩室病、炎症性腸病 (IBD) 和腸穿孔的風險。即使在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中,也有10% 的患者患上了胃潰瘍。

其他的常見副作用包括乳腺癌風險(ER/PR 陰性),腎臟功能衰竭風險,白內障、黃斑變性及失明,聽力喪失和耳鳴,以及勃起功能障礙。

阿司匹林在實驗中展示出的微弱效果,跟它帶來的風險比起來不值一提,尤其是在存在更安全的替代方法的情況下。

03

與阿司匹林相比

納豆激酶是更好的預防產品

排除了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措施變成了健康飲食、保持適量運動,以及服用納豆激酶。

研究證明,對於無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人來說,納豆激酶是比阿司匹林更好的心腦血管病預防產品。它能夠溶解血栓,降血壓,並且沒有副作用。

之前人們相信,阿司匹林能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原理,是能夠抑制血小板凝集。這將有助於防止新的血栓生成。而納豆激酶的主要功能則是溶解血栓,這是更進一步的解決方式。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血栓的主要物質是纖維蛋白。納豆激酶具有分解纖維蛋白的能力,從而清除血管裡的血栓。同時,它能夠提升人體自身的纖溶能力(纖維蛋白溶解能力),即激活血液中的纖溶酶和尿激酶,這兩種酶都是能夠溶解纖維蛋白的有效物質。

納豆激酶的優勢還在於它在人體內的作用時間。實驗報告顯示,在被有效吸收的情況下,納豆激酶在人體內的作用時間超過48小時。這是大多數溶栓藥物的數十倍。


走下神壇的阿司匹林: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

對人工血栓的溶解實驗顯示,納豆激酶溶栓速度非常快


不同於阿司匹林,納豆激酶是一種從納豆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質,長期服用尚未發現有副作用風險,並允許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而服用阿司匹林時,患者被要求不能同時服用的產品多達10餘種。

納豆激酶並不是新鮮事物。從1980年在“兩點半實驗”中被發現後,納豆激酶在全球的服用歷史至今已有20多年。在原產地日本,納豆激酶是被廣泛應用的心腦血管病預防產品。熱衷於服用納豆激酶產品的國家還有美國、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