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魏璎珞”死后的入葬之谜

《延禧攻略》“魏璎珞”死后的入葬之谜

最近在更《如懿传》,但《延禧攻略》的文章在知乎那里点击量还是很高,所以加更一篇。

上次我在《《延禧攻略》魏璎珞死后153年尸体不腐、面目如生》这篇文章中,说了剧中魏璎珞、也就是历史上的令懿皇贵妃、也就是孝仪皇后,她死后153年在地宫容颜不变、皮肉俱存的这件事。各位亲,这是事实、不是故事。

因为大家对这位令妃非常感兴趣,今儿再来说一个她的疑案,也是关于她死后的。哎,怎么说呢,这位令妃不光是生前开挂、死后也开挂。

注意,令妃=令懿皇贵妃=孝仪皇后,也就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如懿传》里的魏嬿婉,因为她在地宫中的地位是孝仪皇后,下文统一称之为孝仪。

关于孝仪的棺椁摆放的位置,一直是一个谜。

《延禧攻略》“魏璎珞”死后的入葬之谜

你会说,棺材摆放位置有什么可说的,都over了,随便放哪都一样。

不不不,封建等级社会,“事死如事生”,到了地宫也一样等级森严、不可僭越。

要说这个话题,我们就得先大概了解一下裕陵地宫。

1.乾隆的裕陵

裕陵在现在的河北唐山这个地方,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共6人。我一般在文中把其成为“地宫六人团”咩哈哈。

2.六人的位置

裕陵内一共有7个棺床,正面5个左右垂首各1个。既然是6个人、7个位置,我们先来看看六人团是怎么安放的。

《延禧攻略》“魏璎珞”死后的入葬之谜

图中的字比较小,我特意给大家简单画一个平面图:

《延禧攻略》“魏璎珞”死后的入葬之谜

注意:图中即使4.5.6.7位的人是按清史专家考证填写的,但即使这几位位置有变也不影响1.2.3的位置,因为乾隆肯定在1、孝贤肯定在2,而1928年孙殿英开裕陵盗宝时,按照当时孝仪棺椁的位置(因为此时只有她皮肉俱存、能够识别真容),可以断定孝仪在3无误。

如此,一帝、两后、三贵妃,位置分明、等级分明。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大大的疑案,就是关于孝仪皇后,也就是令妃的棺椁位置。

你会说,既然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自然两位皇后分列乾隆两班;左为尊,自然孝贤(富察皇后)在乾隆左手边、孝仪(令妃)在乾隆右手边。这有疑案不疑案的。

各位,且听我慢慢说来。

乾隆左侧的2位,自然是留给孝贤皇后的。当然也不能说留给,毕竟孝贤先进去的,应该是孝贤等着乾隆的hiahia。但是乾隆右边的位置,为什么会给孝仪呢?请注意,孝仪入地宫之前,她还只是个令懿皇贵妃,孝仪皇后是嘉庆登基后为自己的生母追封的名号。

那么问题就来了:

孝仪、哲悯、慧贤、淑嘉,这四位当时既然都是皇贵妃,而哲悯是潜邸老人、皇长子生母,慧贤是初封贵妃、地位尊贵,为什么当时就安排了孝仪在乾隆右手边?

刚才说了,2号位置是孝贤皇后毫无争议。那么3号位置本应该留给继后或储君生母的。

你会说,继后那拉氏被打入冷宫、无缘裕陵,孝仪就是咸丰的生母啊。

但是请注意:

1.孝仪死时是乾隆四十年,而此时乾隆还没有明说不再续后;

2.乾隆朝实行秘密立储,此时储位人选只有乾隆一个人知道。

以上两点,排除了孝仪因为“继后或储君生母”而在3号位的可能。

那么按常理,她应该在哪个位置呢?

乾隆四十年,中宫空虚、储君保密,此时往裕陵地宫进人,理应把3号位置空出来。

孝仪进地宫时,里面已经葬入了2孝贤皇后、4慧贤皇贵妃、5哲悯皇贵妃、6淑嘉皇贵妃,再加上1肯定要空出来,所以按理说孝仪此时只能放在7号位置。

接下来,你可能会有两种反驳。

1.你咋知道她不是先被放入7号位,嘉庆登基后追封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后,才把其棺椁移至3号位?

请注意,根据裕陵地宫的做法,凡是安放棺椁的地方,都会在棺椁四角安放龙山石。这就需要在棺床上四个角的位置凿出四个孔,方便插入龙山石榫来固定棺椁。可专家考察发现,7号位根本就没有凿孔,说明这个位置根本就没有安放棺椁的记录和安排。

2.你咋知道乾隆不是早有意立令懿皇贵妃的儿子永琰(嘉庆)为皇帝,所以有心把令懿皇贵妃安葬在3号位?

请注意,如果乾隆四十年,永琰已经成为皇太子或者已经继位,这样做就什么疑问都没有。但令懿皇贵妃入葬时,谁是储君尚处于严格保密中,只有乾隆一个人知道。

如果此时把令懿皇贵妃安放在3号位,那满朝大臣都会知道皇位继承人肯定是永琰,这就失去了秘密立储的意义。乾隆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他不会因为儿女私情而犯糊涂,况且此时才乾隆四十年,他的执政正当其时。

所以,当时乾隆四十年,令懿皇贵妃入葬,为什么把她放在3号位置,常伴乾隆右侧,至今也是一个无人能给出确定解释的疑案了。

我想喜欢历史的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很多东西的不确定性,因为这样才能让人天马行空、发挥无尽的想象力,岂不妙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