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走出國界,殺向全球,「爲國爭光」的入侵生物


中華絨螯蟹是一種經濟蟹類,又稱河蟹、大閘蟹。為中國久負盛名的美食,中國境內廣泛分佈於南北沿海各地湖泊。在20世紀初,中華絨螯蟹隨海船移植至德國。從此便開始瘋狂繁殖,現在已經遍佈了歐洲各國。大閘蟹無意“氾濫”德國後對當地造成了不少的經濟損失。

葛氏鱸塘鱧的越冬能力強,能潛伏於水底泥土中,處於冬眠狀態,幾乎停止活動,故被譽為“還陽魚”在國外被稱為中國睡眠者。它們,二十世紀初出現在東歐的池塘中,並已經傳播到多瑙河,維斯瓦河等地故被列為入侵物種。

聞名的黑家鼠本來是亞洲物種,但是後來,因為生命力太頑強,通過陸路過了中近東,佔領歐洲和非洲,再漂洋過海佔領了澳大利亞和美洲。現在已經是“世界公民了”。

黑魚,這傢伙幾乎是肉就吃,所以在東亞廣泛分佈,並不僅限於中國。後來作為食用魚引入美國,流出後氾濫成災,絕對當之無愧的入侵物種,甚至被老外拍成電影。

麥穗魚,我國東部土著物種,先是入侵雲貴高原,在滇池等湖泊造成大量種群滅絕案件,然後又入侵歐洲,現在在羅馬尼亞等國肆虐。

天牛,這種昆蟲最早於1996年在美國被發現。現在美國政府已經對這種小蟲子發出了警告,並將這種蟲子認定為昆蟲界第一公敵。

獐,本來分佈於中國和韓國,現在在英國、法國、美國都有野生種群,且在英國有點氾濫的意思,但在我國現在可是二級保護動物。

亞洲鯉魚,美國於20世紀70年代從中國進口這些魚類,以改善生態,但隨著數量的增加,亞洲鯉魚已經向美國五大湖繁殖,危害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保護當地的生態,美國政府於2009年底開始大規模捕殺亞洲鯉魚。2014年1月,奧巴馬斥資180億美元建堤壩防止亞洲鯉魚入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