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找准自己的定位並奮鬥終生

古語說:三十而立!

我們國家現在的教育制度,一個出生在中國的孩子,本科畢業,年齡在22-23歲之間。如果是碩士畢業,則畢業後的年齡更是來到了25-26歲。職場初期的打拼,我認為更多的是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是公務員崗位哦),一些孩子在二十年的成長過程中,添加了太多的家庭元素,包括上大學選擇專業,家長總是朝著方便就業,高薪,熱門,孩子分數線也能達到這樣綜合確定孩子未來“就業”的方向。孩子的大學學習很關鍵,也許他並不熱衷選擇的專業,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對別的課程有了濃厚的興趣,並且甚至能力超過了本專業。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找工作對方是以你提供的學歷證書所學專業,來主觀判斷你是否能做相應的崗位。我把23-30歲稱為職稱的磨合期,也是自己快速找準自己人生定位的最美好時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初入職場,養活自己是大前提,是最為重要的。為什麼十年同學聚會,人與人的職位,收入,差距會有了非常大的變化?社會的起薪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最多不過二三百的差距,定位自己是否適合最初選擇的這份職業,上大學時候其他的真正興趣愛好能否成為自己的終極目標,也是大學生們最應該思索和考慮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選擇一份自己熱愛的職業,比選擇一份薪水高一些,但是身心俱疲的職業更讓人活得輕鬆,並且,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會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隨著專業度的提高,薪水自然是一步一個臺階,增長速度會遠遠高於並不熱愛,勉強為了生存去奮鬥的職業。

三十歲,一切都該是塵埃落定的時候了。再去輕易換職業,再去各個城市漂泊,流浪,說句現實一點的,家人傷心,女友(男友)流淚,只有自己的心,砰砰跳動才能感覺自己還在活著。

我們要不要放棄擁有的,去追逐並不現實的理想?我想說,理想你幾歲了,年輕的心被你誘惑,被你傷了又傷,青絲變成白髮,我們應該追逐的是當下現實的人生,憑藉自己畢生所學,創造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