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如懿斷髮!乾隆心生廢后之意,歷史上的如懿比這還慘!

導讀:《後宮·如懿傳》已經進入尾聲,在最新的劇情中,皇上與皇后如懿之間的感情因“凌雲徹事件”而出現了裂痕,而且呈逐漸加深之勢,終於在第四次南巡期間因“水玲瓏”事件而爆發,如懿最終選擇了用剪髮的方式來宣告這段感情的終結。

如懿傳:如懿斷髮!乾隆心生廢后之意,歷史上的如懿比這還慘!

如懿剪髮之後,皇上產生了廢后之意,令人意外地是,最反對廢后的卻是皇太后。當初,因如懿是景仁宮皇后的侄女,皇太后反對立如懿為繼後,但終究還是執拗不過天子之心,最終如懿入主中宮。而現在皇太后為何又反對廢后呢?對此,皇太后也給出了答案,原來皇太后反對廢后是為了皇上,因為歷朝歷代廢后乃是失德之舉,如懿沒有失德之處而被廢掉的話,說明皇上並不是一個英明之主。

如懿傳:如懿斷髮!乾隆心生廢后之意,歷史上的如懿比這還慘!

那麼,歷史上的這一幕又是如何發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乾隆三十年二月,乾隆攜生母崇慶皇太后,帶著後宮妃嬪第四次來到了江南,這次伴駕的后妃有皇后那拉氏(如懿原型)、令貴妃魏氏、慶妃陸氏、容嬪和卓氏、永常在汪氏和寧常在。隨從的大臣有大學士傅恆、尹繼善和容嬪的哥哥圖爾都。

如懿傳:如懿斷髮!乾隆心生廢后之意,歷史上的如懿比這還慘!

其實仔細分析這份隨駕名單的話,可以發現有很大問題。令貴妃是後宮中足以威脅皇后那拉氏的一種存在,且當時受寵正榮,慶妃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令妃黨,容嬪與繼後那拉氏關係也很一般,據朝鮮史料記載,容嬪曾經向乾隆進讒皇后那拉氏的過失,永常在是崇慶皇太后的新寵,寧常在與容嬪同是回部人,她們之間的關係應該也不錯。所以,當時皇后那拉氏身邊並沒有知心人。

如懿傳:如懿斷髮!乾隆心生廢后之意,歷史上的如懿比這還慘!

南巡途中,皇后那拉氏度過了自己的四十八歲生日,雖然沒有進行大宴,但乾隆也是賞賜了禮物,增加了飲食。

二月初七,乾隆一行人到達了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杭州,十八日早上,皇后那拉氏在行宮“蕉石鳴琴”還得到了賞賜,但到了進晚膳的時候卻不見了皇后的蹤影。事後才知道,當天乾隆令額駙福隆安將皇后送回了京城,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呢?

如懿傳:如懿斷髮!乾隆心生廢后之意,歷史上的如懿比這還慘!

這涉及到宮廷秘聞,官方史料中並沒有記載,但多年後乾隆曾稱那拉氏剪髮,乃至“類跡瘋迷”。斷髮於滿洲人來說乃是大忌,除非是至親去世,所以說乾隆雷霆大怒,將皇后送回了京城,並在接下來的半年內,將皇后的冊寶悉數收回,並將其待遇降到了答應的標準,可見歷史上的那拉氏可是比如懿要慘多了。

那麼,那拉氏究竟為何要剪掉自己的頭髮呢?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乾隆留戀於江南煙塵女子,並想將其帶回宮中封妃。

第二,乾隆欲晉封魏氏為皇貴妃,皇后氣不過,正好剪髮抗議。

如懿傳:如懿斷髮!乾隆心生廢后之意,歷史上的如懿比這還慘!

這兩種說法,筆者認為第一種更為合理一些,就如同《如懿傳》中那樣,乾隆作為一位英明君主,如此之舉必定招來百姓的非議,所以皇后才會不顧一切觸犯龍顏,甚至斷髮明志,只可惜她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不得不讓人為之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