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調節心裡老是擔心、害怕的心態?

潛龍


你好,我是一個五年中度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康復者。

如果是長期的害怕,擔心,焦慮這些情緒可能會導致出現心理問題。從我得心理疾病以來,我可以給你一個判斷標準。一定是一天24小時除了睡著之外都是處於負能量之中,並且很久都沒有好轉,就可以斷定有輕度抑鬱等心理疾病了!


對於正常人來說肯定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但是出現之後一定要學會轉化,要讓自己朝向正能量!

如果說是得了心理問題,比如說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這些心理疾病。一定是自己長期處於這個負能量狀態,產生不了正能量,負面的思維模式和錯誤的思想觀念。這個時候就需要徹底轉變了,不轉變是不行了。如果不轉變,只能越來越嚴重,最後可能像當初的我一樣,認為只有自殺是唯一的選擇。


其實心理問題最根本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次性或者長期釋放了負能量出去,或者負面思維意識出去,導致糾纏來很多的負能量,陷入到負能量的區間!並且當自己是負能量的時候,你會吸引來各種和你相同頻率的能量,也就是和負能量相互糾纏,所以你看到的,想到的,幾乎都是負能量!所以這就造成了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很難好的根本原因!

所以說在這樣的狀態之下你去找傳統心理諮詢師和去吃藥,這就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想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


既然是自己是負能量導致和負能量糾纏,那麼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與正能量的人相接觸,在正能量療愈師的干預之下,提高自己的正能量,改變自己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海策建立一個正面的思維模式,這樣才可能徹底好起來。

對於治療心理問題來說。世界上錯誤的路有很多,但是正確的路可能只有一條。這個大方向不能變!!!

我通過學習正面的思維模式,通過與正能量的療愈師建立能量的鏈接。去做正能量的事情,然後改變自己錯誤的思想觀念,建立正面的思維模式,最終徹底擺脫了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的漩渦。

其實心裡疾病治療起來真的沒有那麼難,只是現在社會對於這個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沒有正確的方法,只有走出來的人才知道怎樣才能徹底解決心理問題,但是這個世界畢竟走出來的人太少了,一個走出來的能夠去幫助他人,給他人方法的人也太少了。

因為治療心理問題這個問題來說,知道的人肯定都知道,因為需要和患者的負能量去糾纏,如果正能量不強大,從沒有經歷過心理疾病,正能量不夠強大的那種人,很可能會被患者拖下水。所以這就是在玩命。所以很多如果走出來,他的正能量不夠強大的人也不敢輕易的去接待患者。更不可能幫你。為什麼現在心理諮詢師的自殺率這麼高呢,成為世界上很危險的職業之一呢?這就是原因。



所以很多人都可能不會相信,或者是真的難以相信,真的也是太神奇了!!!但是我覺得不神奇,如果通過這樣正確的方法。但是我覺得不神奇。通過這樣正確的方法,正確的路好不起來才真的是奇蹟!

我也曾經覺得我可能會一輩子這樣了,但是。嗯,有一個大的助緣吧,讓我徹底好起來啦。感恩!

現在的我特別快樂,特別幸福,一天也過得特別充實,我知道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等心理疾病人中的人有多痛苦,我也希望用我這一生去幫助更多的人走出來,看到正確的路!讓他們徹底好起來,這樣我就很開心了!!!



只要你和我一起學習,一定可以徹底擺脫心理疾病,獲得一個快樂,健康,幸福,美好,正能量滿滿的人生。


正能量小倉倉


心臟在人體內跳動都是有規律、有節奏的,正常情況下,人們在平靜狀態時心臟跳動次數在每分鐘72次上下,人們是感覺不到心臟跳動的。當心髒的跳動頻率超出正常會範圍,人們就會感覺到心臟的跳動,從而出現心慌、擔心、害怕的感受。

心慌在醫學上又叫做心悸,它是一種症狀,並不都是由心臟疾病產生,焦慮、運動、緊張、發燒、高血壓、過量飲酒、吸大量煙等原因都可以引起心悸。心悸也有可能是心理的原因引起的,我們俗稱膽小,這類人神經敏感,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

下面我來列舉幾條緩解擔心、害怕情緒的方法:

1、注意力轉移法

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參加社交活動、讀書等方式來使我們忘記、遠離那些引起我們擔心、害怕的事情。

2、尋找根源

我們可以通過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來尋找那些令我們擔心、害怕的原因及事件,並且要及時解決。

3、減少外界刺激

有些人的膽子比較小,為了防止引起心理上的創傷,我們要遠離那些令我們害怕的影片或者極限運動,比如午夜兇鈴等影片,跳傘、蹦極等極限運動。

比如說冠心病、心絞痛以及高血壓,在冬季容易引起心悸、心慌,出現擔心、害怕的情緒,我們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比如阿司匹林和轉換酶抑制劑(如洛汀新、蒙諾等)、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康可等)、代表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相信通過以上幾條建議,可以有效地改善擔心、害怕的情況!

本期答主:魯辰希 醫學碩士


杏花島


方法有三種:

  1. 具體化你的擔心,想清楚你到底擔心和害怕什麼,而不是迴避。去具體的評估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少。然後去思考應對的方法。

  2. 跟周圍親近的人,溝通交流。傾訴既可以安撫情緒,又可以得到一些建議和經驗。

  3. 學習注意力調節和情緒調節技巧。比如正念。

在具體介紹上面三種方法之前,先科普一個有關的心理障礙,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那最好去看看醫生。


老是擔心、害怕可能是哪種心理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診斷標準是:

A.至少6個月的多數日子裡,對於諸多時間或活動(例如,工作或學校表現等),表現出過分的焦慮和擔心

B.個體難以控制這種擔心。

C.這種焦慮和擔心與下列6種症狀中至少3種有關(在過去6個月中,至少一些症狀在大多數日子裡存在);注意,如果是兒童,只需要1項就可以算是。

  1. 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動或緊張

  2. 容易疲倦

  3. 注意力難以集中或頭腦一片空白

  4. 易激惹

  5. 肌肉緊張

  6. 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容易醒,或者休息不充分質量不滿意的睡眠)

D.這種焦慮、擔心或軀體症狀引起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E.這種障礙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毒品或藥物等)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臟病等)

F.這種障礙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更好的解釋。例如社交障礙、驚恐發作、強迫症、創傷後應激障礙等。

簡單的來說,廣泛性焦慮障礙是一種彌散的、寬泛的嚴重焦慮反應。比較容易和社交焦慮和驚恐障礙混淆。但事實上,它不像驚恐障礙那樣會有嚇得半死的體驗,也不像社交焦慮那樣只和社交直接相關。


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人,或有這個傾向的人,容易擔心一個問題:「那如果我有廣泛性焦慮障礙,會不會演變成更嚴重的其他精神病?」

好消息是,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它會變成其他精神病。

而且年輕人的症狀會比老年人嚴重——也就是說,這個病可能隨著年齡而減輕,而不太會變重。

有些人可能同時有其他心理障礙,但這並不是由另一個心理障礙引起的。類似於——你腳先受傷,手後受傷,但你不能說就是因為腳受傷所以手受傷,沒有這種必然聯繫!


為什麼要去具體想「我擔心什麼事情發生」?

歐文亞隆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裡提過一個觀點——

焦慮會傾向於變成恐懼;一旦我們確定了一個具體的恐懼的對象,我們就有可能啟動一些方法去應對它。

去具體想象,你到底害怕發生什麼事情,雖然會讓人感到害怕,但也給人處理的機會。

比如說,有人說:「我總是擔心未來的事情。」

那我們就要問:「那你覺得未來可能發生什麼?」

那個人可能會說:「我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

那我們要接著問:「你覺得是什麼會導致你找不到工作?你能不能做點什麼避免?」

還有人會說:「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同理,我們也要問:「那你害怕發生什麼?」

越是迴避去思考具體的事情,人的焦慮就越是無法落地,繼而導致一直持續。

如果具體去思考了害怕什麼,雖然會覺得很有壓力,但是它變得有辦法處理了。

很多人的錯誤就在於:一直瞎操心,但是卻不肯去,克服一個具體的問題。

比如:一個學生擔心未來沒有工作,卻不好好做好眼前的作業……。但顯然這兩個之間有一定關係——學習好有個好學歷,能增加找到工作的機會。

當我們去具體思考「我擔心發生什麼?」「怎麼做可以避免?」「如果真的不能避免,發生了又會怎麼樣?」的時候,我們就重新獲得了對生活的一些掌控感。這比起坐以待斃,要讓人舒服得多。雖然會有壓力。


溝通交流很重要

人其實是社會性動物,我們一定要跟人交流的。

來自於親朋好友的支持,會讓我們感覺到安全——因為說明自己不是孤立無援的。這是有進化心理學的規律的:一隻猴子不會活得好,但是一群猴子可以互相幫助、提醒危險。我們和猴子一樣都是社會性動物,我們不是老虎、熊等獨居的猛獸,我們天然的需要人際支持。這是寫在我們基因裡的!


溝通交流也可以讓你得到很多你自己想不到的資源

  1. 有經驗的人會告訴你,你擔心的事情,應該怎麼避免


  2. 有經驗的人會告訴你,你擔心的時候如果發生了,會怎麼樣,怎麼減小傷害

  3. 哪怕是沒有經驗的人,也可以和你一起想辦法,所謂三個臭皮匠嘛。


正念

正念已經被證明對調節焦慮情緒、抑鬱情緒很有用了。我經常會推薦這一本書——

這是牛津大學研發的MBCT的自助手冊,你可以按照這本書做8星期,會對你有幫助。


有兩個正念的技巧,你在擔心害怕的時候可以用——

  1. 正念散步:找一個你覺得安全安靜的地方,可以是你的臥室。然後你脫鞋子(可以穿襪子保暖)開始慢慢行走,走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你的腳底和腳上面,去感受你行走的時候,腳底傳遞來的感覺還有你雙腳是如何運動的。在一條直線上來回走動,留意自己怎麼轉身的。大概這麼走個10-15分鐘。

  2. 輕拍自己:雙手在胸前,右手放在左肩膀附近,左手放在右肩膀附近。食指和中指應該差不多搭在鎖骨上。手掌差不多貼在胸部的邊緣。也就是一個X型的姿勢。應該可以感覺到自己手心和胸部附近的溫度。然後你用一個你覺得舒服的節奏,左右手輪流輕拍自己,就是那種母親輕拍孩子哄孩子睡覺的感覺。把注意力放在這個身體感覺上。

不妨現在就試試看吧~


照見


擔心、害怕在一定程度上對應著焦慮和恐懼,遇到這個的來訪者首先要結合知情意、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對照症狀學標準,對來訪者進行精神病性診斷,如果通過從來生物因素、社會原因、心理原因、病程時長等多方面判斷來訪者存在精神病、抑鬱症狀的可能,建議來訪者去正規醫院就診。

如果來訪者排除以上情況可能,只是存在焦慮情緒而有擔心、害怕,並且社會功能良好,沒有泛化,可以與之工作。

擔心、害怕可能有兩方面的可能:
1、 有明確指向,這個方面害怕(恐懼)會更明顯一些。如:害怕帶毛的動物、肉類爬蟲、害怕坐電梯、害怕在狹小幽閉的空間獨處(幽閉恐懼症)、害怕密集的蚊蟲(密集恐懼症)等。
對於幽閉恐懼成因可能涉及社會、心理、遺傳、性格、生物學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會和曾經受到的過分、嚴厲、教條的教育有關,過分粗暴、壓抑的環境也會阻礙人的心理成長。從日常來看,幽閉恐懼症本身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不大,只要遠離被刺激的環境就不會引起不適。密集恐懼症也是這樣。
對於這類型的害怕,系統脫敏法的治療會有一定的效果。最主要的還是患者本人,全身心的放鬆會感覺更好。
2、 沒明確指向,擔心,對於未知的過分擔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家人、意外的擔心。遇到此類型的來訪者,我會和他進行深度的溝通,建立穩定的諮訪關係後,會探討這“擔心”後面的面孔是什麼,如果來訪者允許的話,我會陪著他討論“死亡”這個話題,死亡焦慮也許是人類共有的終極恐懼,是地球上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而且逃脫不了。那就陪著來訪者抱持自己的擔心、接納自己的擔心。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楊帆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黃利瓊老師回答。

擔心、害怕可以說是我們最常體驗到的感覺了,不管什麼年齡的人都逃不過。孩子擔心玩具零食成績和父母的臉色,成年後擔心工作愛情婚姻收入,老年人擔心健康疾病歲月無多。雖然在很多時候,我們的擔心和害怕對事情本身而言於事無補,但卻可以提醒我們有些事情對我們很重要,需要我們去關注和處理,所以,對我們而言,最好的心態是接受擔心和害怕,安於不安。往小的說是時代的特點,往大了說是物種延續的動力。

雖說要有安於不安的態度,但我們也不能忽略過度的持久的擔心、害怕對我們生活工作乃至身體健康的傷害。也就是說,適度的輕微的可控的擔心、害怕對我們並無大礙,我們需要調節的是那些過度強烈的,持久的,廣泛性擔心和害怕。

那麼如何調節呢?大體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認知的層面。

要理解人生無常是常態,有些事情或情境會讓我們擔心害怕很正常。同時,當讓我們擔心害怕的事情或情境出現的時候,想辦法去解決,也就是去找方法,而不是讓息陷於不安受其所困。

二是從現實的層面。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實力,增強內在的安全感。

第三,如果是那些沒有實際意義的過度擔心和害怕或者沒有具體所指,只是一種擔心害怕的感覺一直困擾自己,則有可能是性格特點或神經症(比如焦慮症或恐懼症等)的表現。

那麼就要有針對性的調節。如果是性格方面的原因,要不斷的修心養性,養成樂觀積極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因為其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擔心害怕都是自己腦補出來的,所以,積極的思維模式可以緩解我們的壓力,輕鬆自在,從容淡定。也就是要凡事想好的一面,最不濟也要好的壞的都想,儘量客觀些,不能只去鑽牛角尖一樣只去想壞的。如果是神經症性質的擔心害怕,那麼,就要尋求專業的心理疏導,嚴重的可以服藥緩解症狀。

第四就是自我平時的放鬆訓練。

長期或過度的擔心害怕會使人的神經系統功能失調,除了藥物,深度的放鬆是很不錯選擇。不過這種放鬆需要多些時間,通過不斷的訓練,讓身體對放鬆的感覺敏感,自己可以自如的調動。

第五,轉移注意。

可以事先想象一些美好的畫面,當擔心害怕的感覺出現的時候,自己有意識的去想象那些美好的畫面,以減輕焦慮。也可以去做其他的一些具體的事情,最好是手眼腦嘴都動起來的事情,比如讀書,運動等。

將自己所有的感官都從擔心害怕的感覺中抽離出來,我的諮詢實踐證明,反覆這樣的練習,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婦專委協會近期推出線上系列公益微課,每週一次,歡迎收聽,詳詢請發私信或留言。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那就要知道你自己在擔心什麼?害怕什麼?找出根源,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擔心家人朋友?還是擔心自己?害怕壞人還是害怕失去什麼?你問的問題太過廣泛!但是從心理學來說:你有點焦慮症!下面是焦慮症的表現,你可以參考一下!

輕度焦慮症表現為提心吊膽,忐忑不安,甚至極端驚恐或恐怖。有時會持續性地出現莫名其妙的害怕、緊張、焦慮、恐懼不安 等心理。

嚴重的可能有一種期待性的危險感,感到某種災難降臨,甚至有死亡的感受。許多焦慮症人士同時還伴有憂鬱症狀,對目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和樂趣。有時情緒激 動,失去平衡,經常無故地發怒,與家人爭吵,對什麼事情都看不慣,不滿意。


當然並不是說一定就是得了焦慮症,只是當前社會節奏加快,我們都難免有焦慮的時刻!

當緊張焦慮害怕的情緒反應出現時,有效的調適方法應該是:坦然面對和接受自己的緊張和害怕。你應該想到自己的緊張是正常的,很多人在某種情境下可能比你更緊張。

不要與這種不安的情緒對抗,而是體驗它、接受它。要訓練自己象局外人一樣觀察你害怕的心理,注意不要陷入到裡邊去,不要讓這種情緒完全控制住你!

“如果我感到害怕和擔心,那我確實就是害怕,但是我不能因為害怕而無所作為。此刻你甚至可以選擇和你的緊張心理對話,問自己為什麼這樣害怕!

自己所擔心的可能最壞的結果可能是怎樣的,這樣你就做到了正視並接受這種緊張的情緒,坦然從容地應對,有條不紊地做自己的該做的事情。


或者轉移情緒。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坎坎坷坷,難免有挫折和失誤,也少不了煩惱和苦悶。此時此刻,應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面去。

比如有時碰到不順心的事情或在家中與親屬發生爭吵,不妨暫時離開一下現場,換個環境,或者同別人去侃大山,或者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娛樂娛樂。這樣很快就會把原來的不良情緒沖淡以至趕走,而重新恢復心情的平靜和穩定。

向人傾訴。心情不快卻悶著不說會悶出病來,有了苦悶應學會向人傾訴的方法。首先可以向朋友傾訴,這就需要先學會廣交朋友。如果經常防範著別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無愉快可談。沒有朋友的話,不僅遇到難事無人相助,也無法找到可一吐為快的對象。

把心中的苦處能和盤倒給知心人並能得到安慰甚至計謀的人,心胸自然會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樣明朗。

雖然以上說的你覺得都是一些廢話,但是情緒問題真的最後都要靠自己想辦法調節的!祝你越來越好!


愛上生活愛上美


這種情況是一種焦慮情緒在作怪,也可以說成是一個輕度的焦慮症吧?多疑多慮,遇事總往最壞處想,身體有一點點的不適就會緊張萬分,害怕得了大病,家裡人晚點回來就會擔心是不是出事了,每天憂心忡忡,各種擔憂恐懼,如果已經處於這種狀態,那就需要去醫院開藥治療了,如果僅僅是偶爾有這種想法,那隻需要做一些相關的心理疏導,改變一下自我認知,儘量調整自己的思維,你可以記錄一下,你每一次擔心的事情,回過頭來看一看,那一件事情真正發生了?最後你會發覺除了多餘的擔心,什麼事情也沒有。放鬆精神吧,不要為沒有發生的事情去擔憂,那不是自己嚇唬自己嗎?這就叫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lianxiaoqingqing


性格缺陷和你偏食有關,不妨從味道入手

百世樂活

2017-12-1010:05

1、柔弱性格。這種人精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疲乏,常述說軀體不適,有疑病傾向。情緒常處於不愉快狀態,缺乏克服困難精神。這種人對精神壓力和心身矛盾,易產生心理過敏反應。

判斷:食酸性食物過多,過於收斂,應適當多食用辛辣食物以補充肝氣,增加動力。

  2、自卑性格。主要表現為社會適應不良。這種人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差。判斷和辨別能力不足。

判斷:飲食過於清淡,應適當補充點鹽分,來增強自信,補充心氣。

  3、偏執性格。性格固執,敏感多疑,容易產生嫉妒心理。心胸狹窄,考慮問題常以自我為中心,遇事有責備他人的傾向。

判斷:多半是醋吃多了,補心為主,適當多吃點鹽。

  4、自閉性格。性格內向,孤獨怕羞,情感冷漠。社會適應和人際關係很差。喜歡獨自活動。

判斷:平時口味偏苦,偏清淡,適當食用些口味較重的食物,增補腎氣。

  5、爆發性格。平時性格粘滯,不靈活,遇到微小的刺激引起爆發性憤怒或激情。

判斷:口味偏甜,減少甜食攝入量,適當使用酸辣食物。

  6、強迫性格。強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軀體健康。慾望過高,可有程度不同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判斷:平常飲食偏鹹,應注意減少食鹽攝入量,適當喝點苦味的茶飲,以洩心火。

  7、張揚性格。心理發展不成熟,常以自我為中心。感情豐富而不深刻。熱情有餘,穩定不足。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現自己。

判斷:這個就用酸甜口味的食物來解決吧,肺氣脾氣一起來解決。

  8、攻擊性格。性格外向,好鬥。情緒高度不穩定,容易興奮、衝動。往往對人、對社會表現敵意和攻擊行為。

判斷:有可能是吃辛辣食物過多,內火攻心,適當多吃酸性食物,補肺氣洩肝火。


百世樂活


樓主你好,不知道樓主擔心,害怕什麼?如果是做了違法亂紀的事,可以直接撥打110。如果不是,問題就有點複雜了,你擔心,害怕什麼呢?擔心對象藏私房錢!害怕自己私房錢被發現呢?反正就是胡思亂想,無中生有!


輕度抑鬱焦慮症,兩種情況,一種是閒出來的,一天到晚忙到沒時間吃飯就自動好了。這個好治點。還有種是最近事多壓力大,大腦過度緊張,緊繃的弦快斷了!(斷了)這種情況有點複雜,只要有錢有時間就可以搞定。找個唯美的環境(生態園)去散散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恩愛,聽鳥語聞花香,觀雲卷察雲舒,呼吸著新鮮空氣,感覺全身舒暢,精神爽。也可以去運動啊啊!大汗淋漓的感覺讓你忘記所有的煩惱,嘴裡說出五個字()(這是一道送分題),衝個澡,安安靜靜的坐下來看會書(優美散文,詩詞)陶冶一下情操。


看了我的回答,估計到這刻已經好差不
多了。拿我的秘製良藥給你,你就徹底好了。懷揣一顆感恩的心,什麼樣的事在它面前都不是事!
小帆寄語:要麼運動,要麼讀書,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


球場慢鏡頭


如果,對身邊環境或者外在信息產生擔心、害怕或焦慮,基本上這是屬於普遍現象的,因為很多人都會對未來的不確定因素產生擔憂...


那我們就需要知道到底是對什麼擔心或害怕,是別人對自己看法?親人的健康?職場的未來?亦或者是害怕情感破裂、股票下跌?等等,這些日常看似非常貼近生活的細節,都會產生一定的擔心、害怕...


往往這樣的心態,很容易變的對外界極為敏感,憂心忡忡,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個人生活。比如,害怕與陌生人交往,更多的是不想去觸碰自己內在的感受。想證明自己,反而一次次表現的更加糟糕,導致不被他人尊重,產生後續一系列的擔憂與社交恐懼,就是其中一類...

而這類情況基本都屬於以現實情況為基礎的,當然會隨著客觀角度問題的消除,這種焦慮分值會越來越低,那麼,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去改變自己的心境呢?


學會放鬆

在心理調節上有很多的呼吸法,可以調節緊張情緒,例如用腹式呼吸,逐漸放慢頻率,吸氣與呼吸之間稍微停留2-3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屏住呼吸。

之後,可以想象自己的腳指頭到頭部的整體和局部的放鬆,主要是舒緩肌肉的緊張感...

依託環境

尋找一個可以調節心理的環境,這類環境主要是安靜、清新為主,比如草坪、大海、森林、大型公園等均可。因為頻繁在上班的過程中,但凡有一些泥草的芳香、大海的海浪聲、森林的活氧,這類的五感刺激,都會讓心情頓時有一定程度的放鬆。

可以用類似的環境,給自己從新思考的機會,當環境調節過後,思考問題時就不容易變得負面...


媒介緩解

在家中尋找一個可以訴說的媒介,但我還是建議用小貓小狗,或者布偶、AI機器人都可以,避免這類負面情緒轉移到家人身上。可以選擇定期訴說,也可以突發問題後給自己一個特定的十分鐘用於向媒介宣洩情緒...


這些,基本上都可以暫時緩解你的擔心與焦慮害怕的情緒,但如果用了一段時間仍然無效,就需要配合心理疏導與治療,以防進入焦慮症和抑鬱症的病患範圍...

希望這些對你多少有些幫助,想了解更多心理常識,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霖士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