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克復武昌,咸豐帝大喜授予巡撫,可軍機大臣一番話讓人心涼

皇帝貴為天子,向來是一言九鼎,聖旨一下不管對錯也不能反悔,否則就會失信於天下臣民,其權威也會受到損害。清入關後,學習中原文化,對於君權神授深信不疑,皇帝也效仿歷代王朝取信天下。因此,清代的皇帝對於失信於臣,失信於民的做法極為鄙視。可是到了咸豐這,就出現問題,前日剛剛下的聖旨,到了第二天就公然反悔了。

曾國藩克復武昌,咸豐帝大喜授予巡撫,可軍機大臣一番話讓人心涼

這事就發生在曾國藩的身上。咸豐四年(1854年)夏,曾國藩率湘軍與太平軍西征軍大戰於城陵磯,西征軍大敗退回武昌。湘軍鬥志旺盛,水陸並進,直取武昌。武昌守將黃再興和石鳳魁均不諳戰事,棄城而逃,湘軍兵不血刃,奪取了武昌城。

六天後,曾國藩的捷報傳到朝廷,咸豐帝喜不勝言。看過捷報後,立刻下旨任命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並在奏摺上興奮地批示道:“覽奏知武昌果真克復,朕感慰實深,獲此大勝,殊非意料所及。朕惟兢業自持,仰嘆上天赦民之劫也。”

曾國藩克復武昌,咸豐帝大喜授予巡撫,可軍機大臣一番話讓人心涼

在朝堂上,咸豐帝還眉飛色舞地對軍機大臣說:“真沒料到,曾國藩以一介書生,竟能建此奇功,真乃曠世奇才,乃朕之洪福也。”這時,一軍機大臣趁機進言道:“臣竊以為此事非陛下之福。老子有言,福兮禍之所倚,此至理名言也。曾國藩以侍郎在籍,實即為一介武夫。匹夫居鄉里,振臂一呼,從而響應者萬餘人,恐非國家之福。”

咸豐聽了這番話後,猶如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不由倒吸幾口涼氣,面部表情馬上變得嚴肅起來。他知道,曾國藩雖忠,可畢竟是漢人,湘軍雖勇,終非八旗子弟,如授其大權,令其坐大,將來羽翼一豐,必成尾大不掉之勢,屆時悔之晚矣。

曾國藩克復武昌,咸豐帝大喜授予巡撫,可軍機大臣一番話讓人心涼

想到這裡,咸豐帝忽然為自己貿然授予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而感到後悔不已。但旨意以下,潑出去的水怎樣才能收回來呢?咸豐帝想了一整夜,苦惱至極。恰好,次日御史沈葆楨上了一奏摺,替咸豐帝解了圍。沈葆楨的奏摺這樣寫道:

“聞報武昌克復,湘勇驍猛異常,著實可嘉。臣以為應該讓湘勇乘勢東下,直搗金陵,一鼓作氣,賊匪不難頃日蕩平……”

咸豐帝看到這個奏摺後如獲至寶,急忙下旨:“因東南軍務緊急,朕特賞曾國藩兵部侍郎銜,辦理軍務,率水路各軍乘勝東下,迅速進攻江西、安徽髮匪。暫不就鄂撫之職,其職暫由陶恩培兼任。”就這樣,曾國藩到手的湖北巡撫就這樣被咸豐給收了回去。

曾國藩克復武昌,咸豐帝大喜授予巡撫,可軍機大臣一番話讓人心涼

按說,兵部侍郎是正二品大員,而湖北巡撫不過是個從二品。可是湖北巡撫是實實在在的職務,在地方上擁有最高的軍、政權力,可以號令一省。兵部侍郎雖也顯赫,可畢竟是個虛銜,到了地方上,各省督撫誰也不會買賬。這個苦頭曾國藩早年在湖南是吃過的,而且還丟了大面子。

卻說曾國藩,在剛收到咸豐帝令其署理湖北巡撫的諭旨時滿心歡喜,心想這下湘軍籌糧籌錢總算是有辦法了,畢竟自己是巡撫,地方官員誰敢不從。可是,過了幾日,曾國藩又收到咸豐帝的諭旨,打開一看,心裡頓時涼了半截。他知道,自己的軍功已招致清廷的猜忌,極度悲觀和傷心。從此,曾國藩處處謹慎,時懷警懼。

曾國藩克復武昌,咸豐帝大喜授予巡撫,可軍機大臣一番話讓人心涼

其實,咸豐帝大可不必,若是他沒有收回這道旨意,讓曾國藩安安心心地上任巡撫,或許對戰事更有幫助,搞不好還能激發曾國藩的鬥志,早日克服金陵。就此而言,咸豐帝遠不如他的老婆慈禧,人家一掌權就授予了曾國藩兩江總督,還讓他節制四省軍務,如此氣魄咸豐帝當自愧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