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大數據」總是想查看對象的手機怎麼辦?測測你的疑心等級

電影《完美陌生人》(Perfetti sconosciuti)中,七位好友共聚一堂,他們玩一個遊戲。

在接下來的晚餐時間,當中任何人接到任何電話或信息,都要公開給其他人看。

片中,我們看見有些人以信任為口號,綁架伴侶隱私權。

譬如:「如果你愛我,那麼你應該對我坦誠,公開手機的信息。」

或是「如果你沒有任何見不得人的,為什麼不能給我看呢?」

這些口號,忽視了窺看伴侶手機可能帶來的「負」作用:

罪惡感。可能看見不該看的,更糟的是沒有看見不該看的,使我們對自己的多疑產生自我譴責。

無助感。如果真的在手機中看見打擊雙方關係的信息,卻沒有充分心理與實質的能力應對,很可能對我們的心理造成莫大的創傷。

破壞信任。如果窺看伴侶的手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信任感,那麼窺看手機卻同時在傷害伴侶的任感,此消彼長之間,愛並未因此厚實,反而可能日益流失,直到消逝。

每個手機裡頭都隱藏著一個人的秘密,但每個秘密又是一個人真實自我的一部分。

在關於愛情,以及家庭的諮詢中,都曾碰上來談者提過關於「想看對方手機」,或者因為「看了對方手機」後造成的失和問題。

這個核心的問題,其實與手機無關,早在手機發明之前,也有夫妻翻閱對方的日記,男女朋友偷看伴侶的書信。

這種想要看,或明知不該看,卻仍忍不住去窺視的心理,為什麼會造成我們的困擾。

「心理大數據」總是想查看對象的手機怎麼辦?測測你的疑心等級

§ 伴侶關係的核心:信任

想要「查看」伴侶手機的情況,可以按程度分,讀者不妨自我檢視:

輕:查看(check)。伴侶手機來了信息通知,因為感受到振動會音效,不經意的看了兩眼,過後即忘。

中:瀏覽(look at)。當伴侶正在刷手機畫面,會在旁邊盯著他看的內容。過程中並沒有特殊動機,也沒有焦急和不安,就是順便看。

重:窺視(Snoop)。不只是在伴侶公開的情境,在無可迴避的狀況下看見對方的手機,而是當對方的手機關機,或處於密碼上鎖的待機狀態,你仍想著不經對方同意,開啟手機以查看伴侶未公開的數據。

極重:黑客(hack)。即便對方不同意,仍想通過非法的手段侵入手機,隨時掌握所有手機中的資料。

婚姻與家庭諮詢師艾瑟兒(Beverly Amsel,)表示,伴侶關係的核心是「信任」。

查看手機的輕重程度,反應出的是一個人在伴侶關係中,對伴侶的信任程度。

信任是一種感受的結果,而建立信任的官能就是所謂的「信任感」。

信任感的成熟度,反應出一個人在依戀關係中的成熟度。

手機是一個道具,也是一個信號,象徵我們想要走入另一個人的世界,同時邀請對走入我們世界的邀請卡。

當我們內心的信任感不夠成熟,我們就會因為對方一點風吹草動敏感不已,這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傷害,無比痛苦。

很可能我們以為對方隱瞞的秘密,只是每個人都有的影子。

影子是一個人的隱私權,成長的點點滴滴,影子的意義不是給別人看,只是影子本來就是一個黑色的個體,謹此而已。

放下手機,覺察內在信任感的關係,方能舒緩焦慮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