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依人」最早竟然是用來形容男性的?

在現代,形容女孩子嬌小可愛,我們喜歡用“小鳥依人”這個成語,說這個女孩子像小鳥一樣依傍著人,顯得女孩子令人憐惜。

“小鳥依人”最早竟然是用來形容男性的?

然而事實上,“小鳥依人”這個成語在我國古代最早是用來形容男子的,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小鳥依人”一詞最早出自《說文解字》。

在《說文解字》中講到:“雀,依人小鳥也。”說麻雀之所以“依人”,是因為有人的地方就能找到食物。

“小鳥依人”最早竟然是用來形容男性的?

這裡的“麻雀”和“人”屬於依靠與被依靠的關係,麻雀依附於人生存,“依”作依靠、依附來講。

而今天我們所講的“小鳥依人”,“依”作依戀來講,一般專指嬌小可愛的女孩子依戀、依傍著自己高大的男朋友。

“小鳥依人”典故

“小鳥依人”這個詞語最早被用在人的身上,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

《舊唐書·長孫無忌傳》記載:“褚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諸遂良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併成為“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等。

因精通書法,被魏徵推薦給唐太宗,並受到唐太宗的賞識,任命他為起居郎,工作職責是專門記錄唐太宗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和言行起居。他盡職盡責,認為起居郎就如同古代的史官,要將皇帝的一言一行,包括善行惡行都記錄在案,以督促皇帝不犯錯。

某日,唐太宗和大臣長孫無忌閒聊,品評當朝人物,評論到書法家褚遂良時,唐太宗說,諸遂良性格剛直誠實,也很有學問,對朝廷忠心,對我很有感情,平時一副飛鳥依人的模樣,令人憐愛。

有人分析說,在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之下,諸遂良作為臣子,當然要像小鳥一樣依傍在皇帝身邊。這是忠貞的一種體現,也是當時等級制度之下所造成的視覺效果。後來,這個詞慢慢被誤傳成了“小鳥依人”,原來專指依附關係也逐漸被用到男女之間,最後引申出了今天的意思。

“小鳥依人”最早竟然是用來形容男性的?

直至今日,“小鳥依人”的含義已經固定下來,人們認為“小鳥依人型”的女孩子看上去乖巧可愛,嬌小可人,可以充分滿足“大男人”們的保護欲。畢竟,各位女性朋友想象著自己的男朋友小鳥依人是不是有點奇怪,想想倒是莫名的有點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