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求存,下半場求真」:關於中年危機,這篇會顛覆你的認知

“上半場求存,下半場求真”:關於中年危機,這篇會顛覆你的認知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前不久,一位事業有成的朋友請我喝茶聊天,通過上半場的打拼,她已經成為這家集團的高管了,拿著外人眼裡豔羨的薪水、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和一位當大學教授的老公......

她告訴我說,不知為何,最近的她突然感覺到無比焦慮和恐慌。

這種感覺,不知你是否熟悉?

不論是我瞭解到的身邊朋友的故事,還是經手的大大小小中年職場人的諮詢案例,都在顛覆我之前對於中年危機的認知。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到願意在此駐足的你一些全新的視角和啟發。


一、人生半坡,是每個人無法繞開的拐點

曾經讀到一組很有意味的概念,大意是我們每個人大概有兩種發展路線,分別是“U型發展模式”和“L型發展模式”。

這兩個發展模式相同的地方,在於它對人生前半生的總結歸納大體相當,那就是“L”的部分。

“L”的部分隱喻了我們絕大多數人到達中年時期的狀態。

“上半場求存,下半場求真”:關於中年危機,這篇會顛覆你的認知


我們很多人的前半生在職場大體屬於一個上升軌跡,即從青澀的職場小白成長到成熟的專業人士或管理者,這是一個不斷爬坡的過程。

但當我們到達一個點之後,出於種種原因開始陡轉直下:我們會發現自己像是陷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谷”。

主觀上你對任何事情都不再抱有期待甚至開始厭倦;客觀上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發現自己再也爬不動了,心力及精神狀態慢慢下滑。

如果把人生比作起起落落的過程,那麼“U”則代表了整個變化,你所處的中年危機恰好就處在“U”型的最低谷,是“U”的左半部分。

如果你把人生看成“L”:你會被中年危機遮蔽了視角,認為它是一種結果並且無法擺脫,就會長期在低谷停滯不前,陡轉直下進入停滯期;

如果你把人生看成“U”:

你會發現中年危機不過是上半場陡轉直下之後的必經階段,經過這段時期的修整,你還會迎來新一輪的成長。

不同的認知正導致每個人下半場截然不同的境遇。

如果你能把握住這次危機的信號,將危機作為人生新的起點而不是結束,你會發現生命最奧妙的部分是藏著“U”型的右半部分,即,經過這段低谷期的調整,你找到了另外一種維度繼續攀登,不再為他人的眼光而活,而是找到了一種新的意義和使命,你的人生開始進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復興與繁榮。

這才是最讓人激動不已的部分。


二、倦怠及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中場狀態

接下來我想和你說一個故事。

這一個故事源於我的一位中年來訪者,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會對來訪者的故事進行文學加工與處理,更會隱去來訪者的真實身份及關鍵信息,基於真實並非完全等同於真實,旨在呈現應對危機的思路與策略,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我覺得自己像是停不下來的陀螺,好像就是為了轉而轉”

來訪者Lisa(化名)一年多之前找我諮詢的時候,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副總。

按照她的話說,雖然職位看似顯赫,但一來這份工作的專業性不強,內容十分瑣碎,基本上就是“雜務總管”;二來Lisa從行政助理一步步做上來,在這家公司呆了有十多年,產生了倦怠的情緒。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之前的Lisa總是很難感受到快樂,她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沒有爬到那個高度,自然感受不到綺麗的風景,現在爬到了理想的高度,卻殘酷地發現,自己依然感受不到快樂。

走近Lisa的過往,我漸漸發現了問題的癥結,原來,Lisa就是一個被“不斷驅趕”著往前跑的孩子。

Lisa是家裡的獨女,父親是一名公務員,母親在外貿公司做跟單員,從小到大,Lisa的父母一直按照“社會精英”的標準打造Lisa,他們不允許Lisa的成長過程出現任何一絲閃失,甚至她交什麼樣的朋友,都在父母嚴密的管控之下。

Lisa馬不停蹄,不斷地通過努力表現,獲得良好的成績,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注和獎勵,但問題在於,當Lisa真正獲得的時候,內心沒有任何喜悅和享受的體驗,只會在焦慮中向著下一個目標出發。

就這樣,從小學到大學,從初入職場的新人到公司的行政副總,Lisa這一路就像一隻不斷旋轉的陀螺,等她擁有了外人豔羨的收入和地位時,卻赫然發現自己依舊不開心。

就這樣,從小學到大學,從初入職場的新人到公司的行政副總,Lisa這一路就像一隻不斷旋轉的陀螺,等她擁有了外人豔羨的收入和地位時,卻赫然發現自己依舊不開心。

Lisa的經歷可能代表了很多事業有成的中年人,他們的危機更多的是來自內心的覺醒和反思:在擁有了令人豔羨的物質收入和地位之後,他們發現目標的達成並沒有讓自己的內心喜悅,而內心更像個貪得無厭的傢伙,讓自己陷入了不斷追逐目標的焦慮中,卻失去了感受幸福和快樂的能力。

Lisa的問題,折射出很多家庭在撫養孩子時的一個共性問題,即,大人們總是吝嗇於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好像必須嚴格管教,孩子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事實上,三歲之前的你我雖然不具備記憶事實的能力,我們對於情緒的記憶卻深入骨髓、刻骨銘心。如果在幼兒時期,我們的哭喊、微笑等情感表達無法得到及時回應甚至遭遇到冰冷的呵斥,我們就會時常處於“得不到”的恐懼中,我們對外在世界和他人很難建立起信任與連接,因為我們從來沒有過篤定地知道某樣東西一定會到來的體驗,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眼前的一切,慢慢地,我們就分不清到底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又是自己不想要的了。

當然,父母也不是神,他們也無法做到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但問題在於,即便力所不能及,但他們可以選擇及時正面地回應。

例如孩子吵鬧著要買好看的玩具,父母確實買不起,完全可以如實相告,孩子感受到失落很正常,這部分體驗需要孩子自行消化,但作為父母的已經做到了及時回應,這就足夠。

最要不得的做法有三種,一是厲聲呵斥,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籤,說孩子“貪得無厭”;二是轉移注意力,孩子明明要娃娃,偏偏要引導孩子注意棒棒糖;三是不予回應,任孩子哭鬧,美其名曰“嚴格管教”。

這三種做法都是刻意不及時回應的表現,而這種“不正面及時回應”才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

Lisa的童年就充滿了類似的體驗。

長大後的Lisa在心裡內化了一個不願滿足自己的苛刻客體,使得她在後面的學習和工作中主動創造苛刻與被苛刻的關係,投射性認為自己不配享受生活。

說起來確實悲哀,Lisa的月薪足以買上不錯的衣服和包包,但Lisa始終吝嗇於對自己的犒賞,她會把錢省下來,不斷補償在老公和孩子身上。

與此同時,在這份犒賞的背後,Lisa內心苛責的一面總會時不時浮現出來,給予老公和孩子各種苛責,對他們各種不滿,只要他們沒有讓自己滿意,則會大動肝火。

這種脾氣帶到工作中,Lisa自然成為了員工眼裡“苛刻的領導”。

這才是Lisa痛苦異常但同時不肯停下來的深層心理根源。

“你這些年來撐的好累啊。”我說。

Lisa瞬間淚崩,積壓多年的情緒在諮詢中得到了緩解和釋放,隨著負面情緒的瓦解,後面的幾次諮詢得以順利地進行,我帶著Lisa走了一段長長的路,去發現Lisa內心深處藏著的那個“真正的自我”。

Lisa的潛意識裡有一位愛笑的小姑娘,她就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席地而坐,開心地和夥伴們分享手裡的糖果,只要這個夢境出現,Lisa醒來總會不自覺地淚流滿面。

通過幾次諮詢的層層梳理,Lisa的中年危機確切說來叫做“自我的迷失和價值感的匱乏”。

因此,尋找內在價值感,重塑自我才是化解Lisa這類人群中年危機之本。

2、職業危機:中間點的倦怠與鬆懈由不得你

在諮詢的過程中,Lisa一直無法接受的是,一向精進的自己,為何在工作了十多年後,會出現懈怠的現象?

事實上,有個觀點我深以為然,那就是,人生中半場的鬆懈由不得你,是生命節奏的自然反應。

什麼樣的中場容易倦怠?

當內心出現衝突或者一直沒有看到明確方向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倦怠。

像是Lisa,之前在上半場努力精進,但漸漸地,隨著生存困擾的解決,加上之前認為的因果和現實碰撞不符(例如Lisa之前認為職位高了、收入多了就能快樂,但後來發現事實不是這樣),這個時候,當一個人努力了很長時間,發現達成目標後衝突依然或者失去了方向,自然會出現倦怠的情緒。

一個人在漫長的人生過程中,如果跑的太快就會發現,你到了某一階段腳步自然慌亂,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及時調整腳步,以免陷入更大的慌亂。


三、暫停或倒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即籃球飛人喬丹。

在喬丹30歲那年,父親遭遇綁架被殺害,喬丹宣佈退役改打棒球,在很多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但其實,喬丹改打棒球是為了滿足父親的心願。

“上半場求存,下半場求真”:關於中年危機,這篇會顛覆你的認知

(打棒球的喬丹)

喬丹和父親關係很好,而喬丹的父親生前一直勸導喬丹嘗試下棒球。

父親遇難後,喬丹想起父親曾經的願望,胸口隱隱作痛,總覺得自己要對父親做些什麼,便決定轉行打棒球。

事實證明,喬丹轉行棒球的嘗試是失敗的。

但關鍵在於,經過這段時間的嘗試後,喬丹完成父親的心願,他內心不再有牽絆和掛礙,可以專心投入到籃球事業中,因此迴歸籃球的喬丹職業生涯一路開掛,當他再次出現在NBA的舞臺上,是和公牛隊又一次的“三連冠”。

因此,喬丹摁下的暫停鍵,給了自己一次償還心願的契機,同時讓喬丹認識到自己更適合籃球,因此迴歸後的他心無旁騖,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巔峰。

在有了一定的物質積澱和家庭大後方之後,很多中年人開始選擇“暫停鍵”,用來梳理上半場,同時規劃自己的下半場。

前文中的Lisa經過系統的諮詢梳理,最終堅定了自己想要的方向,原來,正如那個夢境呈現的那樣,Lisa渴望通過和人發生溫暖的互動和聯結,通過啟動自我內在的價值,達到之前不曾體會過的幸福感。

諮詢後的Lisa向原公司提交了離職報告,加入到了一名朋友創業的陣營中,經過系統的學習,如今的她做起了一名親子關係的講師,因為童年經歷了這種關係的傷痛,Lisa的講課更有代入感,很多媽媽聽後都受益匪淺。

與此同時,Lisa的家庭關係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漸漸體會到了久違的幸福和快樂。

不知看完這個故事,你有沒有全新的啟發呢?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我們的人生可能遇到低谷,但我們的態度不能低谷,一切都會過去。

很多人說中年危機的時候,總是流露出一絲哀婉和絕望的意味,但事實是,危機的前半段意味著某種終結,而後半段卻意味著重生和新的序幕。

“愛是一念之差,最幸福的不過是,你曾溫柔呼喚,而我恰好有過應答。”——朝小誠

“上半場求存,下半場求真”:關於中年危機,這篇會顛覆你的認知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全面發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