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如何捕捉市場熱點板塊並及時止盈?

市場存在一批交投活躍、成交量大,活躍度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個股,它們往往屬於同行業、概念或地區。牛市中,它們主導行情,帶領大盤一路走高;熊市中,它們人氣不減,逆勢上行成為弱勢行情裡面的避風港;振盪行情中則波段運行反覆被炒作--這就是讓我們趨之若鶩的熱點板塊。

乾貨|如何捕捉市場熱點板塊並及時止盈?

然而熱點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比較難把握的。主要是沒有掌握熱點板塊的炒作規律,以及熱點板塊之間的輪動節奏。一旦踏不準,容易大虧。所以牛哥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如何才能更快速地把握市場輪動節奏,捕捉市場熱點板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為什麼要以板塊形式捕捉?為什麼要憑熱點選股?

1.為什麼要以板塊的形式來捕捉熱點?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一輪連續上升的行情都是以板塊形式進行的,只有個別情況下是由於個股基本面的消息引發的個股漲升行情,而且還不易把握,所以研究板塊是比較簡單和實用的。

2.為什麼要根據熱點來選股?

(1)熱點能夠聚集主力資金,決定著市場運行的方向。因此,進入市場就要先找準方向,而要把握好市場方向就要找準市場熱點。通常講的要“牢牢把握市場熱點”的道理就在於此。

(2)通過熱點選股可以提高獲利效率。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每一波行情中熱點板塊和熱點龍頭股一般上漲最快,幅度最大。而非熱點股要麼不漲,要麼漲幅明顯落後於大盤。“賺了指數沒賺錢”的原因就在於手中股票不是熱點。

(3)由於每當熱點出現時媒體、證券研報集中予以報道追蹤,所以該類股比較容易發現。

二、如何挖掘熱點?

(一)消息面

1.國家政策(國家政策類消息的五點要求)

(1)發佈主體一定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級別的,部委以下的不需要特別重視

(2)新政策(最好是之前未提出過的)

從無到有,就是主力常做的造勢,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與主力一起思考。

(3)想像的空間一定要足夠大,我們賣的價格才能賣更高

(4)影響的時間要足夠長,時間長,機會多

(5)涉及的板塊多,進而牛股多

(6)政策能否落地?是否能夠在A股中找出對標的板塊和個股,無法找到明顯對標的個股和板塊很難炒作

Eg.雄安新區、一帶一路、自貿區、粵港澳 灣區、自貿港

2.產業政策(與國家政策的五點要求類似)

(1)產業政策必須落地到行業毛利及業績是否能夠得到改善

比如充電樁、鋰電池 、5G 、國產芯片 ,業績及毛利得到了改善,所以反覆炒作

3.個股消息

(1)業績大幅預增

炒作時間點:每年的6月-7月以及每年的10月-12月

(2)高送轉

炒作的時間點:每年的8月-10月,中報填權。每年的3月-5月,年報填權。

(3)主營業務變更

公司業務轉型,且業績能夠得到明顯改善或提升。

主要源於重組和借殼

(4)扭虧行情

時間點:每年的12月-1月

(5)股權轉讓

A、一定是大幅溢價的

B、有一定的特殊性,不是每年都會有

Eg.四川雙馬

(二)市場面

1.看漲幅榜:如果在漲幅榜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個股佔據了5只以上時,並且連續一段時期都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可初步斷定該板塊在啟動了。

2.看成交量:如果在成交量中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股票個數佔據了5以上,並且連續一段時間都出現這樣的情況,證明該板塊有主力資金在活動,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極大。

3.看走勢:從高價股、中價股、低價中各選出5—8個有代表性的個股,從中比較他們的走勢強弱,如果某一板塊走勢的個股數量比其他兩個板塊走勢強的個股數量要多,那麼這個板塊就是我們要找的啟動板塊。

(三)習慣性熱點。

在A股中,存在著習慣性熱點這個現象,比如指數指標股容易在大盤暴跌時尾市逆勢託指數,防守板塊(績優的白酒、醫藥)容易在平衡勢的跌勢時逆勢上漲,籌碼集中股容易在牛市強勢調整時逆勢上漲,在平衡勢的強勢日最新次新股容易拉尾盤。

三、熱點炒作的階段

熱點的醞釀過程就是主力資金介入的過程。一般來說,熱點醞釀的時間越長,炒作持續的時間就越長。按照以往的經驗,市場熱點從形成到結束通常有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單一熱點發動行情,此階段的熱點持續時間較長。

(2)第二階段:由單一熱點擴散到多極熱點,其持續的時間較短。假如市場出現多個熱點同時瘋炒的時候,要注意大盤是否在走最後一浪。

(3)第三階段:熱點轉移和消退階段,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更短。一般而言,當能炒的板塊都被輪炒一番之後,大盤往往就會進入休整期,以孕育下一個單極熱點出現。如此循環往復。

四、如何行動?

1.讀新聞

根據國家的政策,配合技術面,就基本可以把握到熱點了。

2.做好盤後分析和盤前計劃

每天收盤後,對今天的所有板塊做一個回顧,可以看到白天因為時間關係不能觀察到的板塊異動。方法很簡單,看哪個板塊有整體統一的走勢,這個板塊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熱點。

3.做力所能及的事

大家都想買了就漲停,抓住所有的熱點。但實際上這是可能的嗎?

當然不可能了。我們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抓住所有熱點,就算熱點有輪換,你也不可能抓住太多。在一段時間內,如果能抓住一兩個熱點就已經利潤豐厚了。像雄安那一輪行情你買了銀龍股份或青龍管業,在這一個熱點就賺的夠多了。要是來回跳來跳去反而賺不到大錢。

所以總結起來,在一段行情內,只要專心研究一兩個熱點,保持5%到20%的盈利,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四、最後說一下對於風險的控制

1.操作中絕對不允許有模稜兩可的操作情況出現,一但趨勢走壞,就應離場,市場信號是操作的唯一,也是最高原則。

2. 忌諱心存幻想,不設止損。制定嚴格的止損點並誓死執行,這是操作者的最高行為準則。龍頭是走出來的,是靠市場認可的。

操盤主力的操盤手法在變,我們也要不斷的總結,必要時換位思考。我持有的每隻龍頭票,我都會換位思考的。我總是在想:假如我是操盤主力,我該如何操盤呢?

3. 持有主流板塊的個股,要天天關注題材動態,媒體的關注度等等.一旦有退熱跡象,要及時止盈。

4.善於空倉。會空倉的才是祖師爺。如果感到看不懂行情,摸不到主流板塊,而且大多數股票大幅下跌,漲幅榜上的股票漲幅很小,而跌幅榜上股票跌幅很大,這時就要考慮空倉了。空倉的原因不是因為畏懼,而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空倉的目的不是為了躲避,而是為了“旁觀者清”地去看清股市的漲跌規律。因此,才有了這樣一句話,“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是祖師爺”。

5.忘記自己的建倉成本。老是盯著自己的成本,就會忽視“股市有風險”,就會忘記股價漲跌的規律,就會自以為是地自我安慰。忘記你的建倉成本是為了更理智地分析股價的漲跌趨勢,就好比體育場上忘了起點,才能更有動力奔向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