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過得好與不好,窮不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努力程度

01

今天看到一個網友的評論,讓我覺得有些搞笑。

事情是這樣的,山東一個超市裡,有一名中年男子在超市裡偷了很多零食,被監控拍了個正著,於是老闆報警當初抓住。

被抓到之後,該男子痛哭流涕,說自己家庭比較困難,而老婆之前因為犯事被抓,目前還在監獄,於是想去看望一下他老婆,但苦於經濟困難,就想著偷點東西再去。

後來警察不知道是因為考慮了其特殊的情況,還是因為有旁人給證明這個男子確實因為家庭困難之類的,就讓他按照零食的原價把錢付給老闆之後,批評教育讓他回去了。

原本這個不算什麼大新聞,按照現有網民的習慣,看看也就算了,誰知道底下有個網民的評論,點燃了評論的火把。

網民說,超市老闆應該捐助這名男子,這人太可憐。

甚至還有不少人不知道是惡作劇的點贊,還是很認可他的說法。

但卻讓我覺得有些莫名的搞笑。憑什麼讓一個受害者給犯錯者捐助,就憑他可憐?這是唐伯虎電影看多了嗎?

貧窮從來都不是一件美的事,但也並非多醜的事,真正難看的是面對貧窮時的樣子。

一個人過得好與不好,窮不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努力程度

微信關注“一本小抄”:專注職場 | 現實 | 雞湯

02

我始終覺得,一個人過得好與不好,窮不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努力程度。

窮不是墮落的理由,一個人沒錢,不要怪社會,怪家庭,就是自己沒本事。

相信很多人都在網上看過一個60多歲老人的報道。

這個老人年輕的時候由於事故,被砸傷脊椎,造成下半身癱瘓,無法動彈,只能依靠上肢來行動。

可這個人偏偏沒有放棄,也沒有怨恨,而且在10年後主動和妻子離婚,以免拖累妻子的後半生,每天靠在門檻上用雙手,將竹子砍伐成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以此謀生,不但養活了子女,而且現在開始在養孫輩。

一開始,做的東西粗糙沒人買,就不停的打磨手藝。

幾年過去了,大門口的有個高高的門檻由於經常趴著,已經磨蹭掉了一半的厚度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位好心的老人看到他做的東西有所好轉,於是定期的收購他做的竹筐、篾子等。

哪怕老人收購的東西不一定能夠有很好的銷量,但卻從不曾間斷,之後有人發現了背後的真相,逐漸的開始有很多的好心人來買。

無論多艱難,都要向前看,總有熬出頭的那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