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文央視演講:人生總有至暗時刻,一定要有Plan B

《開講啦》擁抱新徵程系列第三期邀請到了“中國創業者大學的校長”、創業服務領域開拓者、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先生,分享關於創業以及青春的故事。

牛文文央視演講:人生總有至暗時刻,一定要有Plan B

牛文文:“我們國家現在處於一個年輕人創造力迸發的時代,年輕人的創造力可以把國家推向新的高度,只要你準備好了,創業是你一生的機會。”

創業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

在牛文文眼中

創業是中國這一代年輕人的特權

因為我們國家現在處於

一個年輕人創造力迸發的時代

雖然說創業是年輕人的特權

但只要有一顆想創業的心

什麼時候都不晚

偷偷告訴你

我們的牛文文“校長”42歲才開始創業的哦!

牛文文央視演講:人生總有至暗時刻,一定要有Plan B

撒貝寧:那創業究竟是什麼呢?

牛文文:創業這件事,就是自己挖坑,自己掉進去,自己再扽著頭髮爬出來。

牛文文《開講啦》金句:

1.困難就像走隧道,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後面有光,走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前後都沒有光。走過了三分之二,就看到了光芒,直到出隧道看到希望。

2.人生總有至暗時刻:一定要有你的另一個計劃。

3.你要敗的明明白白,你要給自己失敗一個交代,你要覆盤你的失敗,你才能再出發。

4. 有時候堅持到底比不斷的做選擇更重要。

5.一個創業人不管成敗、一生都要為你開始的那件事負責,為你的股東、你的員工、你的用戶負責。

6.職場人的進階:普通員工、管理層、總經理。

牛文文央視演講:人生總有至暗時刻,一定要有Plan B

以下為牛文文的演講實錄:

現在畢業季,大家都要走向社會,一定會跟創業發生一點什麼。所以呢,我今天就和大家講一下跟創業有關的那些事。常常有人問我,我現在開始是不是晚了一點兒,已經有那麼多人創業了,而且我已經這麼大了,現在創業還有沒有機會。每當有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都想起我自己。

01

要等待,你心中的那團火燒起來

我當了十年總編,辦了一本比較牛的雜誌。天天有些企業家看我雜誌的故事,可是我到那幾年,我就特別想折騰點啥事。下夜班的路上,我們媒體夜班呢 ,一般都是兩三點、三四點。有一段時間我總給一個人打電話,因為那個人也是夜貓子,我說我想出來,我想自己做一趟事。後來我老打,終於有一天他煩了,他聽出來了,他說如果你已經是這麼難耐,看來是真的想折騰一下,那你就開始吧。這是2008年的一個冬天,我那年已經42歲了,一個人想創業,什麼時候都不晚。

你要等待,你心中的那團火燒起來。

創業是中國這一代年輕人的特權。為什麼說呢,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導致什麼呢?導致美國那個製造大國 ,它的鋼廠,它的汽車廠,這些大企業全部陷入危機。後來發生什麼呢,1972年石油危機,1975年的時候,在陽光加洲,在美國的西海岸,幾個大學生,他不去就業,甚至大學也沒讀完,他在車庫裡開始搗鼓。所以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那一批人出現了。當這批人在陽光的硅谷,開始自己的事業的時候,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這個機會呢,同樣在80年代的日本,在1997年的韓國,都發生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機會,這個機會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從製造型向創意型,從外向型向內需式,發展的過程中,才有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的。我們國家現在處於,一個年輕人創造力迸發的時代,由年輕人的創造力,迸發的顛覆式的,把國家推向新的高度的時間,會延長多久呢?起碼,起碼還有三十年。

02

擁抱人生的至暗時刻

創業有兩句話,一句話是說,那是你一生的機會,第二句話,你做好準備了嗎?

我見過太多輕易開始,同樣輕易放棄的,年輕創業者,我見過太多,說出自己的夢想,就以為是成功的年輕人,我感覺有點兒浮躁了,因為今天創業容易開始,所以呢創業的人就多了,每個賽道上都有很多人。業界有一個笑話:風來的時候,共享出行,顏色都不夠用了。往往跟風式的創業,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你可能很容易開始,但是你很難走到終點。

你們有沒有騎過自行車?長途騎自行車。我大概是1985年的時候,跟我的同學騎到了西安,27天,27天2000公里。你知道你騎車的時候 ,一定在你疲憊不堪的時候,碰到一個隧道。白天隧道里是沒燈的,你要推車走進去,很長,你越走越沒底,你在走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壞了,前面沒有光了,都是黑的,後面是亮的,這個時候你怎麼辦?當人恐懼的時候,會自動選擇這樣,往回走,是吧?因為前面就是光。但是我告訴大家,隧道是特別神奇的一個東西,你要再堅持再走三分之一,你到一半的時候,你發現兩面都沒有亮了。這下你就踏實了,反正你只能往前走了。

你再走三分之一的時候,就是當隧道的三分之二,你發現你前面的亮光出現了,你後面是黑暗了,這個時候,恭喜你,你已經過隧道了。

人生呢最難是堅持,創業,很多人覺得說,我開始三年就能上市,對吧?不是的。一個正常的創業,要三個三年,九年,才能說成沒成。所以你知道,當年任正非到1994年的時候,縣級城市的電話局,開始用他的交換機的時候,他一年賣了那麼幾個,然後一個億的收入 ,他淚流滿面。面對他所有的同事,大概也就二三百個人,他說了一句話:我們終於活下來了,我們終於活下來了。

人人都有這樣的,看不到希望的至暗時刻,至暗時刻,就是你一生中,需要擁抱和渴望,和等待的時刻。上學有考試,工作以後有更多的隱形的考試,人生也不是那樣考試的。

你進入任何一個公司,一般三步;你從一個普通員工,到一個骨幹員工,這是第一步;你從一個骨幹員工到主管,這是第二步;從一個主管變成一個總經理,就所謂的高層,一般職場嘛,走完這三步就可以了。當你過著三步坎的時候,往往每過一步你都要崩盤幾次。我見過幾個年輕人,當他過坎兒的時候,他的眼睛是完全無神的。嘴上長著包,臉呢是焦黃焦黃的,一看就快崩盤了。我經常提醒我的同事,提醒年輕人,提醒我的女兒說,

如果你突然感覺要崩盤,你一定要給自己鼓下掌的。你照著鏡子說,恭喜你,你好樣的,終於迎來了你的至暗時刻,就是過隧道。

03

失敗是失敗之母

你知道,你要平平常常,你是不會有這個考驗的,對吧?以色列小男孩打小開始,他們的父輩就有種習俗,告訴這個男孩子,你會碰到一種局面,叫“巴拉幹”。這個是希伯來語,我不知道翻譯出來叫什麼名字。他說這是這麼一種局面,你會精心為一件事兒,做好所有的準備,感覺在這件事兒,馬上要完成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意外,讓你所有的準備都被打亂了,你可能面臨一個崩盤,男孩子該怎麼辦?Plan B (B計劃)。

因為以色列大家知道,是個小地方,周邊都不是很太平,一個以色列年輕人,長大的路上,充滿了各種危險和意外。所以他們的父輩打小教他們說,你要欣喜地擁抱你的“巴拉幹”,如果你精心準備的一件事兒,出了岔子,你不要怕,一定會有個Plan B (B計劃)。也許在別人都不知道,你有個Plan A (A計劃)的情況下,你就把這件事兒做圓滿了。

我是來自陝北神木,是一個(來自)黃土高坡的人,我們八十年代到北京的時候,那個時候陝北開始煤田大開發,因為要開發了,所以大家要學學煤炭,對吧?有一批人進入北京來學習,冬天電爐子要做飯,著火了,就是小火,但是呢大家商量商量害怕了,說你看學校不讓用電爐子,我們用了又著火了,這個追究起來怎麼辦。跑吧,回去了,從北京到陝北,直線距離只有二百多公里,回去了。回去那幾個人,不是都回去了,回去那幾個人,就沒有抓住那一輪機會,其實你說宿舍著火了算什麼?你做個檢查嘛,對吧,誰沒在大學犯過這種錯誤啊?就我們有時候聚會,經常開玩笑碰見就說,當年你怎麼灰溜溜就回去了?你害怕面對這個局面,你回去了,這個世界就給你無緣了。

我舉這個例子是說什麼呢,我想說一句,以下是金句啊,大家經常說是,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不是?我說,錯,失敗是失敗之母。如果你碰到困難 ,你放棄了,那叫失敗;如果你第二次碰到挑戰和壓力,你又放棄了,那也叫失敗。如果你兩次之後,你會習慣性地失敗,因為每碰到,同樣壓強的壓力和挫敗,你就會把它變成一個大敗局。

失敗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兒,一個年輕人,如果創業失敗,他會帶來很大的信心磨損,信譽磨損,和社會成本的。所以當我面對創業者的時候,我都會問,你上一輪是怎麼回事?

因為投資者給你錢,你的夥伴給你的信任,你的用戶也同樣用錢支持了你。你要敗的明明白白,你要給自己失敗一個交代,你要覆盤你的失敗,你才能再出發。可是我們今天很多年輕的創業者,甚至一些資深的創業者,都在這個事情上,沒有回答好自己的人生問題。我們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公司,都會一地雞毛自己跑了,跑路了。老闆跑路,是對這個社會最大的傷害;一個創業者跑路,是對自己和社會,最大的不負責任。現在該是創業者接受磨難,體現責任,堅持到勝利的時候了。

我們聽了太多的夢想,我們要看到創業者的至暗時刻。如果你現在沒準備好,不著急,準備好,當那團火燒得你難耐的時候,你再開始。當充滿機會的一個時代,你應該謹慎選擇,少做選擇,一旦做選擇就要多做堅持。你頻繁選擇,最後你會習慣性地選擇,而不是習慣性地堅持。我說堅持比選擇更重要,大家不要把不是機會的,當做機會。

大家還是要準備好了再開始,一旦開始以後,絕不輕言放棄。

感謝大家,感謝大家,謝謝。

牛文文央視演講:人生總有至暗時刻,一定要有Plan B

現場有位青年代表從事送外賣行業三年,見到了許多深夜還奮鬥在北京寫字樓裡的工作者。小哥每天從早晨六點工作到半夜三點,一天最多可以送一百多單。此外,他還會親自去落實每一個小區的位置,瞭解每一個小區的環境,為所有的意外做好準備,這份汗水和奮鬥為他換來了屬於自己的港灣。撒貝寧打趣,“科比說,都說我成功,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下回你就反問科比,你見過半夜三點的外賣小哥嗎?見過你就成功了。”

無論是這位外賣小哥,還是那些奮鬥到半夜的年輕人,他們的人生也是創業的人生,自己為自己投資,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即使這個過程充滿疲倦,灑盡汗水,最後迎來的是別人無法體會的激動和快樂,這是專屬奮鬥者的幸福。

在節目的尾聲,牛文文收到節目組的一份禮物——三十年前他畢業證書上的照片。當看到大屏幕上青春無比的自己時,牛校長不禁感慨,時光飛逝。

撒貝寧:“您想對三十年前的自己說點什麼?”

牛文文:“你好樣的!再來一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