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反抗」,這裡有一份來自三輝編輯部的推薦|周末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按:停更了近半年的“三輝週末”又回來了。不過這一次,我們決定換一種形式。在接下來的每一週裡,我們都會擬定一個主題——它們的靈感來源於三輝最新或歷年的出版書目,編輯部的諸位將會圍繞這一主題,推薦TA們看過的一本書籍、一部電影或是私人收藏的一首歌曲。

本週末的主題是“反抗”。說起反抗,我們很容易想到的是受到壓迫的個體對政治體制和國家機器的反抗。然而,體制也是由人創造和運作的,它並不必然是惡的——是一些活生生的靈魂選擇加入體制,並對另一些活生生的人作出壓迫和奴役。人性,才是背後的關鍵所在。

在《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一書中,埃亞勒·普雷斯(Eyal Press)為我們講述並分析了四個普通人的反抗故事,從“二戰”前庇護猶太難民的瑞士移民局警官,到種族屠殺中拯救異族難民的塞爾維亞人;從違抗軍令為受難者提供援助的以色列士兵,到揭露客戶存款證黑幕的投資經濟人——這些平凡的人,他們捍衛良知,證明了平凡靈魂中亦有抵抗“平庸之惡”的巨大力量。

在這期推薦中,我們可以看到,“反抗”不僅代表著與不義的體制和政策說“不”的道德意識,也意味著對可能形塑我們的各種意識形態保持警惕和反思。或許可以這樣說——反抗,它始於且始終存在於“自我”這一層面。那麼,我們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才是真正有價值和意義、值得我們去捍衛的?否則,就很容易墮入虛無或犬儒主義。就如同加繆在《反抗者》中所言:“反抗不創造任何東西,表面上看來是否定之物,其實它表現了人身上始終應該捍衛的東西,因而十足地成為肯定之物”。

讀畢編輯們的推薦和TA們對於“反抗”這一話題的思考或感受後,也歡迎讀者們踴躍留言,與我們分享帶給你們印象最為深刻的關於“反抗”的書、影或音。獲得點贊最高的一位將有機會獲得《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一本。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薦影/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梅爾羅斯》(Patrick Melrose)

類型:電視劇/劇情

國家/地區:英國

推薦語:說起“反抗”,我腦中蹦出的影、音、書盡是帶有政治意味的。身處如今這個社會環境久了,反抗之後加的賓語總會想到“體制”“獨裁”之類的。但今天我想摒棄自己的慣性思維,推薦一部關於在“自我”層面進行反抗的電視作品,《梅爾羅斯》。

《梅爾羅斯》的開頭,是主角Patrick吸毒酗酒,性生活混亂,整日遊蕩。他成為糜爛青年,是因為童年的恐怖經歷始終與他形影相隨——幼年時的他被親生父親性侵了許多年。Patrick恨父親,也恨母親。這位懦弱的母親也是她丈夫暴力的受害者,她非但沒有保護兒子,甚至還假裝毫不知情。母子二人都沒有反抗,而是默默忍受著痛苦和摧殘,在恐懼中生活,甚至連施暴者的死都沒法將他們拉出苦海。

在經歷了幾度沉淪又幾度振作之後,已身為人夫和人父的Patrick終於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在回憶起陰騭的父親招他去床邊的場景時,他想象中的男孩Patrick終於對父親做出了反抗:“不,我不去,沒人能對別人做這樣的事”。這或許就是他新生的第一步。

順帶一提,Patrick Melrose的扮演者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就是“卷福”。我本是衝著他去看的,但看完之後我幾乎忘了那是他演的,因為他的演技太過出神入化,在劇裡,只有梅爾羅斯,沒有康伯巴奇。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猜火車》(Trainspotting)

導演:約翰·霍奇/埃文·威爾什

類型:劇情/犯罪

國家/地區:英國

推薦語:這是一個關於失敗的反抗的故事。一群蘇格蘭青年想反抗中產階級陳腐的生活秩序,選擇不選擇:“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可惡的大彩電,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碟機,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套裝、便服和行李,選擇分期付款和三件套西裝,選擇收看無聊的遊戲節目,邊看邊吃零食……選擇你的未來,選擇生命……太多選擇,你選擇什麼,我選擇不選擇。”他們去吸毒、去做愛、去浪費時間。他們不過從一種虛無墮入另一種虛無。許多吸食毒品後致幻的場景很有想象力,配樂非常棒。電影可以只看一次,但原聲碟可以反覆食用。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賽德克·巴萊

導演:魏德聖

類型:劇情/歷史/戰爭

國家/地區:臺灣

推薦語:《賽德克·巴萊》是以日據時期,臺灣原住民抗暴的“霧社事件”為藍本拍攝的電影。彼時剛以《海角七號》揚名的“小導演”魏德聖,孤注一擲地將滿腔熱情投入到這部聚焦臺灣原住民的影片中。賽德克族是臺灣原住民中的一支,以農獵為生。片名“賽德克·巴萊”在賽德克語中,意為“真正的人”。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人為了山區的礦藏、木材等資源,不斷侵入原住民區,實施軍事鎮壓為主,文化殖民為輔的政策。賽德克族的男子被迫收起了獵槍,淪為搬運木材的奴隸、女子被迫跪著幫傭陪酒;而對一個“賽德克·巴萊”而言最為重要的“紋面”儀式也被禁止了。最終,不甘屈從的首領莫那·魯道,為了賽德克族的信仰與驕傲,毅然帶領族人以血肉之軀對抗日軍火藥與毒氣的攻擊。

“如果有人逼迫你忘記不該忘的東西,你應該反抗、你應該戰鬥、你不該讓自己變成被豢養的野獸!”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導演:楊德昌

類型:劇情/歷犯罪

國家/地區:臺灣

推薦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對華語影史的意義不必多言,電影改編自臺灣1961年的一樁真實少年殺人案,以中學生小四(張震飾)的故事展開,牽出整個60年代低沉重壓的大環境。片中,你會看到純真與熱情的節節敗退,懷著純真夢想和道義的青年們如何被時代收編,在世故與利益之中掙扎求生。

導演細緻勾勒了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軍事戒嚴、白色恐怖下的種種,也因此,電影末尾小四刺向心愛女孩的情節不單是感情爭執,而被一眾評論家解讀為“時代殺人”,知名影評人焦雄屏曾稱,“小四的暴力是最大的反抗手勢”,這是一個純粹青年理想幻滅後的應激之舉,他也由此成了被推向暴力極端的時代祭品。另一方面,影片作為臺灣新電影運動的重要作品之一,以寫實、冷峻的姿態關照社會,本身也是對上一代影人“逃避現實”作風的反抗。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那天,大海》(그날, 바다)

導演:金智永

類型:紀錄片

國家/地區:韓國

推薦人:總編室Sophie君

推薦語:2014年4月16日,載有476人的韓國“世越”(SEWOL)號客輪發生海難,生還者不到半數。事故發生後,官方公開的事件報道,並不能讓民眾接受。《那天,大海》對至今尚未查明的沉沒原因,將每一種可能性都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與驗證。影片從頭到尾幾乎沒有任何控訴,然而越是冷靜分析,所呈現的事實也越是沉重。當所有的假設一一被驗證、被排除之後,那唯一被證實合理的假設就是真相。 私以為對於真相堅持不懈的追尋,就是存在本身最大的反抗。

/薦書/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她們的征途:直擊、迂迴與衝撞,中國女性的公民覺醒之路》

出版社:八旗文化

推薦語:在這本書中,趙思樂記錄了各種各樣的中國的抗爭者,包括比較知名的男性抗爭者和往往“隱在”他們身後、更少為人所知的女性抗爭者們。通過這些人物的故事,她為我們展現了中國過去二十幾年最為重要的幾種運動的路徑,包括異議知識分子的路徑、法治維權的路徑、互聯網運動的路徑、NGO建設的路徑、草根行動的路徑等。趙思樂曾這樣解釋過自己選取的這一比較“另類”的視角:“女性抗爭者因為被忽視,她們的運動生命是很綿長的。我們會發現中國過去二十幾年的運動歷程,都可以通過一個人的故事,或者幾個女性的故事,去把它展現出來一個全貌。”

一年多前,我通過《端》接觸到了趙思樂的非虛構寫作,那剛好也是感受到國內言收緊、互聯網審查加劇最為強烈的一段時期。同年,還發生了一些別的事,讓我們感受到了自由的一些火花被殘暴地掐滅了。後來,我去了一家曾敢於在某些公共議題上發聲的媒體,又因為一些其他原因離開了。也是在我離開的同一時間,它因為曾經報道過的這些涉及公共政策的報道而被迫整改。

前些天看了一篇深度報道《全面審查時代:中國媒體人正在經歷什麼》,其中節錄了二十餘名中國媒體從業者的口述,展現了他們愈來愈不自由的從業狀態。針對這樣看似“毫無希望”的現實,方可成回應道,“能夠阻止我們說話的,從來都不是“全面審查”,而是我們內心喪失了說話的衝動。那些有智慧、有勇氣、有行動力的人仍能夠利用一些空間和縫隙,能夠做一些事情。”是的,我曾經供職的媒體“回來”了,還是在繼續一些有價值的系列報道;而趙思樂們堅持的書寫和記錄,亦總會以種種方式沉入歷史。

在荒謬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堅守並踐行內心的良知和道德,只有它們能夠給予我們與荒謬相抵抗的勇氣和力量;也正是因為有那樣一些人,仍在堅持用各種方式捍衛著人的尊嚴與良知,黑暗年代也不會全然黑暗一片。

/薦音/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Miss Sarajevo》

歌手:U2

推薦語:這並不是U2最出色的作品,卻是我最喜歡的一首。

1995年U2寫了這首歌,取材自1993年薩拉熱窩圍城戰役期間,有一位波斯尼亞女子在家鄉戰亂的時候出國參加世界選美,選美比賽的過程由一位業餘攝影師記錄了下來被用作這首歌的MV,MV中薩拉熱窩小姐打出“DON’T LET THEM KILL US”的橫幅,在家鄉的戰火中乞求生存。後來選美大賽的錄像被用到了紀錄片《薩拉熱窩小姐》(Miss Sarajevo)中,紀錄片在全世界播放,激起了觀眾的強烈反響。 1995年在為波斯尼亞的兒童舉辦了一場音樂會上,U2和帕瓦羅蒂合唱了這首歌。

會有能夠置身事外,轉頭不看的時候?

會有能夠把頭低下的時候,讓日子繼續過下去嗎?

會有能夠尋求庇護,能夠親吻和訴說的時候麼?

會有各種膚色各種你不會拼的名字都和平共處的時候麼?

所以,會有那麼一天麼?

那個接受加冕的薩拉熱窩小姐,告訴所有的人,這個地球的一個角落裡人們正在紛飛的炮火中奮起反抗,他們擁有普通人所有的渴望和尊嚴。用美麗對抗壓迫,用溫柔乞求和平。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A La Volonté du Peuple》

推薦語:關於反抗,很多人都聽過這首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在國內,一群女權主義者為這首歌填了中文詞。這首歌在音樂網站上沒有收錄,歌詞也沒有韻腳,但清晰完整地闡述了女性平權的諸種訴求和困境。曾看過女權主義者集體在地鐵車廂裡唱這首歌的視頻,有人驚訝,有人感興趣,有人尷尬轉過頭去,還有人表情麻木假裝沒有聽見——就跟面對其他形式的女性聲音時一樣——但行動者還是唱下去,因為總有一天所有人都不能假裝沒有聽見。歌詞直引如下,讀者不妨唱唱看。

《你聽到女人在歌唱嗎》

你是否和我一樣

堅信這世界應平等

這是首傳唱自由和尊嚴的

女人之歌

你可願和我一樣

為權利抗爭到老

打破沉重的枷鎖

找回女人的力量

我想出門不害怕

想美麗不被騷擾

請保護我別困住我

為何我失去自由

快醒醒吧抓住他犯錯的人不是我

我為自己而歌唱

不做你評判的對象

我愛我獨特模樣不論它是

美醜或瘦胖

我有閃光的夢想

我也有豐富的慾望

面對懷疑和嘲笑

艱難中我成長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paloma negra》

歌手:Chavela Vargas

推薦語:除了弗裡達·卡洛,還有墨西哥還有一位傳奇般的女人Chavela Vargas。湊巧的是,兩人還曾經是情人。

Chavela是一位歌手。 有人這樣描寫她的歌聲:那是一把被生活的苦酒浸泡、被歲月的塵煙灼燒過的苦嗓。她在街頭學會彈唱,30出頭得名家提攜走上舞臺,穿著傳統男人們穿的大披肩和長褲,頭髮簡潔地在腦後盤一個髻,神色自如放達,歌聲高亢。短暫成名後,酗酒、揮霍和公開反主流的性取向使她生活不羈而混亂,迅速歸於沉寂,潦倒度日。

再到二十年後重出江湖,被西班牙鬼才導演阿莫多瓦奉為繆斯,為電影配樂、舉辦演唱會,在法國和西班牙再度爆紅。晚年的歌唱更是投入動情,次次撕心裂肺,直至生命盡頭。在身體每況愈下時堅持上臺,曾說想要唱死在舞臺上。 (想到狄蘭那句“Do not go gentleinto that good night,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Rage, rage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好吧其實本來是想用在上期“變老”主題的)

沒有什麼姿態要擺,沒有什麼角色要扮演,再孤獨再荒涼,坦然接受這命運底色,堅定而決絕,從不曾放棄自己的身份和自由。

晚年她在馬德里的《國家》雜誌上發表了著名的宣言:“我很自豪我是一個被人們鄙夷的女同性戀。我不誇耀或者宣揚,但是我不否認。我必須面對社會與教會,它們都說同性戀得下地獄。這可真荒謬。一個生來如此的人憑什麼被審判呢?沒有人教我變成這樣,我也沒學過怎麼成為女同性戀。我生來就這樣,從我在世界上睜開眼睛的那一天就開始了。我從來沒與任何男人睡過覺,從來沒有。我就是這麼純粹,我沒有任何要感到羞恥的事情。我的神把我創造成為這個樣子。”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還有更多,等你來說。

福利在此:歡迎讀者與我們分享帶給你們印象最為深刻的關於“反抗”的書、影或音。獲得點贊最高的一位將有機會獲得《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一本。(為公平起見,連續三期內不會抽取同一位讀者)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

[美] 埃亞勒· 普雷斯著

劉靜雯 譯

三輝圖書/中信出版集團

ISBN : 9787508672601

已上市

平凡的靈魂,何以超越“平庸之惡”?

在世俗認可的觀念與看似堅實的制度面前,“說不”是一件極需理智的頭腦和道德勇氣的事情。在本書中,記者埃亞勒·普雷斯以多年的觀察、採訪入手,以神經科學、組織行為學和道德心理學的前沿實驗成果為輔助,講述並分析了四個普通人如何為“正義”發聲的故事。

從“二戰”前庇護猶太難民的瑞士移民局警官,到巴爾幹種族屠殺中拯救異族難民的塞爾維亞人;從違抗軍令為巴勒斯坦受難者提供援助的以色列士兵,到華爾街揭露客戶存款黑幕的分析員——在一個個看似簡單的舉動背後,他們打破偏見,捍衛良知,凸顯出平凡靈魂中亦有抵抗“平庸之惡”的巨大力量。

購買《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

关于“反抗”,这里有一份来自三辉编辑部的推荐|周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