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細節不注意會導致衛生間滲水

裝修中被忽略的小細節,很有可能引發後續大問題。

衛生間滲水,多是防水沒做好。很多人都不知道,水電布管的方式,也能影響防水效果。

來聽聽08網友“搞不懂裝修”的實戰經驗。


水管進衛生間,一般有三種方式。

1. 從衛生間的門檻石下方直接穿入

這種方式的弊端在於影響衛生間的防水層施工。

這個細節不注意會導致衛生間滲水

很多人家裡衛生間滲水,就是從門檻石的位置開始被發現的。衛生間的防水一般做到門檻石下方的水泥砂漿層,此處防水施工難度相對較大。

如果門檻石下方穿過兩根水管,那麼這個水管位置的防水根本沒法做,一旦衛生間滲水,水就很容易沿著水管的管壁往門檻石下面甚至客廳裡滲透過去(下圖中紅色標註處)。

這個細節不注意會導致衛生間滲水

2. 沿著地面,從衛生間的牆體穿入

這個方式比第1種稍微好一點,但是同樣也會容易破壞防水層。

衛生間的防水,除了淋浴區,其他位置的防水一般是做30cm高。如果這個位置有水管穿牆而入,也會導致水管穿過位置的牆體防水不好施工,理由同上。

這個細節不注意會導致衛生間滲水

3. 從地面抬高30cm的位置穿牆而入

這個細節不注意會導致衛生間滲水

選擇這種走管方式,水管穿牆的位置就能避開30cm以下的防水層區域。而且,水管穿牆進入衛生間後,直接沿著牆體槽內行走,封槽之後再刷防水,即便全衛生間的牆體防水都做到了1.8m,也不至於水管穿過防水層。

這個細節不注意會導致衛生間滲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