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收藏勢力角逐香港蘇富比晚拍 10.4億港元成交揭示了什麼?

隨著3月31日香港巴塞爾最後一個公眾開放日的結束,2018年香港藝術周迎來了最後壓軸戲——香港蘇富比晚拍。作為亞洲拍賣市場的風向標,香港蘇富比對於亞洲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近幾年西方當代藝術來勢洶湧,全球藝術市場的目光都正在轉向亞洲,當本土的藝術趣味遇上國際價值觀的衝擊,許多原本堅不可摧的高樓面臨瓦解,誰能在競爭愈發殘酷的公開市場中牢牢佔據一席之地,誰又將在未來五年甚至十年裡繼續弄潮,所有市場參與者們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身處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香港蘇富比晚拍今年也發生了一些重要的變化。首先是寺瀬由紀(Yuki Terase)成為新任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部主管;其次,沿用5年的“現當代藝術晚拍”模式在今年被拆分為“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兩個專場。

新舊收藏勢力角逐香港蘇富比晚拍 10.4億港元成交揭示了什麼?

▲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拍現代藝術晚拍現場

從成交結果來看,蘇富比的改變無疑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兩個專場共推出92件拍品,斬獲10.4億港元的成交額,大幅超越了拍前6.37-9.29億港元的估價,同時也是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拍”的第二高成交額,僅次於2013年四十週年晚拍。其中“現代藝術”專場取得6.38億港元,“當代藝術”專場收穫3.98億港元,西方當代藝術品全部拍出。整場總成交額高達96.7%,64%拍品超估價成交。

然而比數字更值得玩味的,是“現代”和“當代”兩個專場在價值觀和成交重心上的迥異,以及更深層面的新老兩代收藏勢力對未來方向的不同看法。

現代藝術:華人仍是絕對重心

於下午5點率先舉槌的“現代藝術晚拍”開場便展現出如虹的氣勢,來自2016年香港蘇富比“美的想象”專場同一重要私人藏家的最後3件水彩作品引發全場激烈競爭,並悉數以超估價3-5倍的價格被現場買家拍下。

▲常玉 《睡美人》 油彩木板 50x100cm 1950年代作

成交價:4687.75萬港元

延續著焦灼的氛圍,當晚焦點之一的常玉《睡美人》以1500萬港元起拍,這件常玉生前好友勒維家族珍藏至今的佳作,經過一番場內外的持續拉鋸後,最終由電話買家落槌在4000萬港元,成交價達4687.75萬港元。緊隨其後的《仰躺的豹》幾乎複製了相同的節奏,以4913.55萬港元成交,兩件作品均由蘇富比亞洲區主席黃林詩韻(Patti Wong)的電話委託競得,這位電話買家先前還花1200港元拍得2件常玉小尺幅作品,為當晚常玉作品的最大買家。

本次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首次試水備受華人藏家歡迎的西方現代大師作品,其中畢加索《若安樂松風景》以792萬港元成交,馬克·夏加爾《紅駒迎陽》以1452萬港元低於估價成交。

▲馬克·夏加爾《紅駒迎陽》 1977 年作 油畫畫布

88.9 x 116.2 cm 成交價:1452萬港元

香港蘇富比亞洲現代藝術部門主管張嘉珍談及選擇這兩件作品時的緣由表示:“我們必須看到,活躍在海外的早期華人藝術家與歐洲的藝術大師們,實際早已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和溝通。所以我們將這些對現代華人藝術產生過影響的藝術大師也囊括進來,和華人藝術家相互對比。之所以選擇這些藝術家,也是依靠華人的眼光和標準來審視,和西方自身的標準不一樣。”

試圖打造亞洲藝術標準的努力,更明顯地體現在本次晚拍的“戰後亞洲藝術”專題中。接續著去年“龐圖運動”專題的成功勢頭,蘇富比本季將這條線索繼續擴展,將活躍在戰後時期的華人藝術家如趙無極、朱德群、吳大羽、丁雄泉等加入其中,在專場格局和美術史線索上都形成與西方戰後藝術對話的模式。

▲蕭勤《 冥想的能量》壓克力彩畫布

160x130cm 1964年作 成交價:756萬港元

剛在上海舉辦了盛大回顧展的“龐圖運動”箭頭人物蕭勤再度給出驚喜,其1964年作品《冥想的能量》當晚從60萬起拍,經過30餘口叫價,以756萬港元成交,連續第三次在香港蘇富比晚拍刷新了個人拍賣紀錄。隨後吳大羽《無題-28》(1212萬港元),丁雄泉《紅豔似火》(516萬港元)等作品的超估價成交,表明了藏家對這一概念的肯定。

▲趙無極《24.04.62》落槌瞬間

而“旅法三劍客”中趙無極和朱德群於1950-60年代奠定一生創作基礎的多件重要作品,則帶來了全場最密集的高價時間。其中趙無極1955年“甲骨文”時期的《晴空萬里》以1000萬起拍後,引得場內幾位臺灣畫廊主的出價,最終以3800萬港元(成交價4461.9萬港元)落槌於黃林詩韻的電話委託。全場估價最高的趙無極“狂草”時期作品《24.04.62》5000萬港元起拍,在黃林詩韻和另一電話委託間展開競爭,終以8526.3萬港元成交,為本場最高價格。

▲朱德群《紅肥綠瘦》 油畫畫布 87 x 116cm

1959 年作 成交價:6155.4萬港元

緊隨其後的朱德群《紅肥綠瘦》以6155.4萬港元被張嘉珍的電話委託拍下,創造了本場第二高價,該買家還拍得同場潘玉良《海邊五裸女》(2768.4萬港元)、朱德群《暗影光照 II》(1332萬港元)以及兩件朱銘雕塑作品。

趙無極、常玉、朱德群等華人藝術大師成為當晚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也是當下亞洲拍場環境的一個縮影。由於大量新買家的湧入,他們的作品價格已經被拉昇至一個嶄新的高度,但張嘉珍覺得這還未達到理想程度:“現在大家都認為華人大師們已經到達一個超高的價錢,但是如果大家認同‘戰後亞洲藝術’,能在未來五年、十年中在美術史線索上梳理得更緊明確,和西方戰後美術史相提並論,並擴展為一個更大的規模的市場,這樣的價格真的就是他們的頂點了嗎?如果不是頂點,那他們的價位應該在哪?這為我們留出了許多想象空間,也值得大家討論。”

▲潘玉良 《海邊五裸女》油畫畫布 50x65cm

約1958年作 成交價:2768.4萬港元

而對於本次晚拍的結果,張嘉珍表示:“就本次夜拍來講,華人還是絕對的重點,最終的成交也印證了這一點。我想所謂全球化帶來的並不只是大量的西方價值,而更應該讓我們看到亞洲藝術自身的亮點,並建立我們自己的標準。”

當代藝術:全面擁抱國際化

輪到“當代藝術晚拍”開始,現場面貌忽然一變,委託席上的亞洲面孔被紐約及倫敦蘇富比的專家取代,現場也多了許多歐美、日本、韓國的買家,國際化的趨勢顯而易見。

對於這次首秀,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新主管寺瀨由紀曾表示:“當代藝術正經歷全球化發展,為了使我們依舊站在市場前列,我們在亞洲的當代藝術團隊也融入環球當代藝術的大團隊合作共事,不時與紐約和倫敦的同事隨時分享經驗,交流意見。全球化是蘇富比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而我作為亞洲當代藝術部主管的主要任務則是加強亞洲區同事與不同地域團隊間的交流,並由此為亞洲藏家提供達到國際水平的專業服務。”

▲盧齊歐·封塔納《空間概念,等待》水漆畫布 畫框

72×60cm 1965年作 成交價:2881.3萬港元

當晚“當代藝術”部分38件拍品中,共有12件西方當代藝術,全部成交,其中蘇富比紐約及倫敦的專家的電話委託競價積極,並多有斬獲。其中封塔納《空間概念,等待》當晚以1000萬港元起拍,以2881.3萬港元成交,為當晚溢價最高的西方當代藝術。

▲劉煒《革命家庭系列:雲遊時光(雙聯作)》落槌現場

中國當代藝術共有7件作品上拍,5件成交。來自歐美私人收藏的劉煒《革命家庭系列:雲遊時光(雙聯作)》經過不同區域專家手中電話委託20餘口加價後,以3558.7萬港元被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專家Jacky Ho的電話委託拍得,超估價兩倍。餘友涵《抽象1988-1》以1572萬港元成交,為估價五倍,刷新藝術家拍賣記錄。

▲白髮一雄《地暗星錦豹子》油畫畫布 畫框

195×130cm 1962年作 成交價:2768.45萬港元

當晚8件日本當代藝術全數成交,其中,草間彌生《紅色無限網 NO. 2.A.3》以3558.75萬港元拍出,為估價1.5倍;白髮一雄《地暗星錦豹子》則以2768.45萬港元成交,逾兩倍被現場買家競得。

韓國藝術家樸棲甫市場上最大尺幅的作品《描法NO.37-75-76》以1632萬港元成交,刷新其個人拍賣紀錄。

▲樸棲甫《描法 NO. 37-75-76》 195 x 300cm

1975-1976年 成交價:1632萬港元

寺瀬由紀表示:“過去,亞洲藏家比較會收藏亞洲本土藝術家的作品。但是現在信息傳播非常迅速,特別是年輕人,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就可以看到紐約、倫敦等地的藝術品,人們因此開始收藏真正吸引自己的藝術品,而不過度關注藝術家究竟是誰。”。

亞洲藏家的年輕化,是促成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國際化的重要原因。在寺瀬由紀看來,這些年輕人因為接受過國外教育,並時常出入世界各地的畫廊、藝術節等場所與活動,擁有“非常開放的思想”,對全球各地的藝術品也“吸收得非常快”。

▲草間彌生 《紅色無限網 NO. 2.A.3》 油畫畫布 畫框

71.1×55.9cm 1960年作 成交價:3558.75萬港元

寺瀬由紀說:“全球化發展,香港將和紐約,倫敦一樣成為當代藝術的交易的核心城市,也會成為亞洲當代藝術精品的主要窗口,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韓國的當代藝術,這個全球化的趨勢將使整個亞洲區的當代藝術展現出多面性,並且成為全球當代藝術重要一環。”

香港蘇富比2018春拍“現代藝術晚拍”成交價Top10

No.1趙無極《24.04.62》,成交價: 8526.35萬港幣

No.2朱德群《紅肥綠瘦》,成交價:6155.45萬港幣

No.3常玉《仰躺的豹》,成交價:4913.55萬港幣

No.4常玉《睡美人》,成交價:4687.75萬港幣

No.5趙無極《晴空萬里》,成交價:4461.95萬港幣

No.6趙無極《08.10.84》,成交價:3558.75萬港幣

No.7潘玉良《海邊五裸女》,成交價:2768.45萬港幣

No.8沃爾特·史畢斯《山脈與池塘》,成交價:2532萬港幣

No.9吳冠中《桂林山村》,成交價:1812萬港幣

No.10馬克·夏加爾《紅駒迎陽》,成交價:1452萬港幣

“當代藝術晚拍”成交價Top10

NO.1 羅伯特·勞森伯格《卡通》 成交價:3897.4萬港元

NO.2 劉煒《革命家庭系列:雲遊時光(雙聯作)》3558.75萬港元

NO.3 草間彌生《紅色無限網 NO. 2.A.3 》 成交價:35587.5萬港元

NO.4 盧齊歐·封塔納《空間概念,等待》成交價:2881.3萬港元

NO.5 白髮一雄《地暗星錦豹子》成交價:2768.4萬港元

NO.6 格哈德·裡希特《抽象畫》成交價:2052萬港元

NO.7 魯道夫·斯丁格爾《無題》成交價:1992萬港元

NO.8 樸棲甫《描法 NO. 37-75-76》 成交價:1632萬港元

新舊收藏勢力角逐香港蘇富比晚拍 10.4億港元成交揭示了什麼?

NO.9 羅伊·李奇登斯坦《對話》成交價:1632萬港元

新舊收藏勢力角逐香港蘇富比晚拍 10.4億港元成交揭示了什麼?

NO.10 餘友涵《抽象1988-1》成交價:1572萬港元

新舊收藏勢力角逐香港蘇富比晚拍 10.4億港元成交揭示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