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學校|發現教育之美——中方縣中興學校

寻找最美学校|发现教育之美——中方县中兴学校

校園之美

在巍峨峻拔的雪峰山下,在風光秀麗的舞水河畔,閃耀著一顆璀璨耀眼的教育明珠——中方縣中興學校。這是一座灑滿陽光的校園,夢想的種子在這裡紮根,萬千幼苗在這裡成長;這是一艘起錨揚帆的航船,滿載著莘莘學子,遨遊於知識的海洋;這是一片年輕而厚重的沃土,辛勤的園丁叩石墾壤,播撒著愛的陽光。

中方縣中興學校創建於 2008 年秋季,以“全縣領跑、全市領先、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為辦學目標,以“生態立校、教研促校、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為辦學思想,堅持“生態育人,育生態人”的育人理念。建校十年來,在歷屆縣委、縣政府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殷切關懷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不斷髮展壯大。從建校初的6個班,267名學生,49名教師,發展成現有教職工272人,91個教學班,共有學生 5078 人的辦學規模。學校區劃科學,佈局合理,設施齊全。一流的硬件設施為師生的舒心學習、工作、生活提供了保障:微機室、實驗室、書畫室、舞蹈室、音樂室、多功能錄播室等應有盡有,各盡其能;標準化的運動場、塑膠跑道、籃球場、乒乓室等極大地滿足了學生體育活動要求;學校擁有兩棟可容納五千多人就餐的餐廳,為師生提供種類豐富、營養美味的飲食服務。學校環境優雅,是名符其實的花園式學校、綠化模範單位,學校建築美觀典雅,色彩明淨,錯落有致;校園綠草如茵,鮮花爛漫,佳木蔥蘢,勵志學子,駐足其間,或讀書,或嬉戲,或沉思,獨享一方桃源之趣。

寻找最美学校|发现教育之美——中方县中兴学校

校長之美

用愛育得花滿園 ——記校長陳海燕

“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在中方縣中興學校就有這樣一個人,她用心播撒著愛的種子,為教育融入愛心酵母,讓教育變得溫暖而和煦。她就是中方縣中興學校校長陳海燕。

有一種愛叫抬起頭

眼界決定境界。校長的見識決定學校的品味。陳校長在擔任中興學校校長以來,就著眼於未來辦教育,更是堅持“生態育人、育生態人”的育人理念,她常說:一個人無法選擇出生,卻可以成就自己的未來,能力比知識重要,健康比成績重要。教育只有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才能成就未來。因此她在學校大力樹立素質教育質量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儘可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她要求全校教師秉著“做良心教育”的觀念,全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把養成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的細節中,服務於學生的成長。她積極地打造校園文化,打造“書香校園”,用文化引領學校的發展。正是有這種遠見卓識,抬起頭來思考學校的發展、定位、治校的理念,才有了淡定、從容、大氣,有追求的工作境界,描繪出了中興學校發展的宏偉藍圖。抬起頭思考,彰顯了陳校長對教育愛的深沉。

有一種愛叫伸出手

陳校長深知教師隊伍建設是保障學校持續深入發展的源動力,因此她非常注重對教師的培養,努力造就一支素質高、有責任、能吃苦、樂教、善教、團結協作、敢於創新的名師隊伍。首先對學校領導班子建設高標準,嚴要求:每週一的校務會首先給大家上政治思想建設課,使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能健康快速成長。在行動上,她始終能以身作則,努力樹立公道、正派、廉潔、務實、勤勉、深思、好學、創新的新時期領導形象。要求每一位領導幹部,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為人講藝術,處事講辦法。並要求每一位分管領導要管好自己的人,為教育培養更多的人才。在她的引領下,中興學校很多中層領導走上了校長崗位。學校通過“教科研一體化”“校本教研活動”“送教下鄉”“青藍工程”“名師工程”“卓越教師成長規劃”等途徑,全面培養和提升老師,為每個教師量身制定發展規劃,為教師成長提供平臺,不斷增強老師追求卓越的勇氣和永不懈怠的幹勁。

有一種愛叫蹲下身

每天早晨都會發現校園一個熟悉的身影,她在每間教室之間巡視,時而對學生親切叮嚀,時而彎下腰撿起地上的紙片。她就是陳校長,即使再忙,她也會到校園裡轉一轉,因為她心裡裝著的是中興學校5000多個孩子和5000多個家庭。一次,七年級一個孩子突發暈厥,她聞訊趕來,把孩子摟在了懷裡,直到家長和醫生趕到,送上救護車才離開。還有一次,一位女教師站在講臺,突然臨產了,第一個撥通的是她的電話,她迅速趕到教室,蹲下身安慰,隨即組織部分男教師把這位女教師安全送到醫院生產。為了每一位孩子,為了每一位教師,她不辭辛勞,多方籌措資金,將學校有限的資源最大化建設,為師生們建成了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用一抹微笑、一句讚賞、一份理解、一縷溫情,去叩響孩子們的心靈。

“我們要做有溫度的教育”陳校長時常說。她多年如一日,勤於學習,理念先進;善於思考,務實求真;勇於實踐,創新爭優。她先後榮獲懷化市優秀校長,懷化市優秀兒少工作者,懷化市巾幗建功標兵,懷化市學科帶頭人,中方縣勞動模範,中方縣十佳教育工作者,中方縣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寻找最美学校|发现教育之美——中方县中兴学校

教師之美

春風化雨潤桃李 百葉深處育芬芳 ——記優秀教師楊來富

楊來富,男,中方縣中興學校中學一級化學教師,懷化市教學名師;懷化市優秀班主任;懷化市優秀教師;懷化市首屆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庫專家組成員;2018 年懷化市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化學命題組成員 。1993 年 7 月畢業於老懷化師範專科學校。從教二十五年來,我高標準,嚴要求,忠於職守,勤奮工作,在教育教學方面做出了特殊貢獻。特別是從 2009——2018學年度中,為中方縣中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取得了可喜成績。

自畢業工作至今他一直紮根在農村,處於教學第一線,長期從事畢業班,高考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及班主任,高三年級組長、九年級組長工作。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他勤勤懇懇,愛崗敬業,潛心鑽研,大膽創新。特別是到中方縣中興學校 10 年來,工作中克服了種種艱辛,生活中趟過了重重困難,使他進一步體驗到了教書育人工作的崇高,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2009年8月,他作為省級骨幹教師被中方縣中興學校破格聘任,擔任中興學校九年級畢業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和負責學校小學科學及中學化學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實驗室被評為懷化市,中方縣的優秀實驗室,受到省教育廳朱副廳長,重慶市同行及懷化市教育局領導的高度肯定。在 2010年全國初中生第二十屆天原杯化學奧賽中榮獲市競賽輔導一等獎。撰寫的 《新課程標準下化學實驗改革的幾點嘗試》 論文獲省級一等獎。因工作突出,成績斐然,被評為 2010 年度懷化市優秀教師;2010 度中方縣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參入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小學學生實驗活動與實踐能力關係的研究”(課題批准號:DCA080143) 課題研究,圓滿完成了所承擔的任務,順利結題。因教學能力強,被評為 2011 度中方縣人民政府十佳教學能手之殊榮。在縣教育局組織的各項教學比武中榮獲一等獎。2012 年被評為懷化市教學名師;2017 年被評為懷化市優秀教師。

教育教學工作實踐表明:他既是一個稱職的化學教師,更是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有很強的教育管理能力,也是一名出色的實驗教師。

寻找最美学校|发现教育之美——中方县中兴学校

課堂之美

《我能行》

本課是一個生活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重難點是體會貝貝的自信和懂得與人溝通與合作,提高巧妙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們來說,自信相對容易理解,可是懂得與人溝通與合作,學會巧妙地解決生活問題卻非易事。為了突出重難點,利用圖文結合的方法,重點理解課文的3-6自然段。首先利用課件出示“晾在一邊兒”“螎到了一起”這兩個短語,讓孩子們認真觀察課文插圖,理解短語意思,引出“晾”和“融”進行質疑:看到這樣兩幅圖,你有什麼疑問?(為什麼被晾在一邊兒的貝貝又和大孩子們融到了一起?)接著,開始自主學習:試著默讀課文的 3-6 自然段,思考:貝貝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用“——”畫出他說的話,用“~~~”畫出他怎麼做的相關語句。然後進行合作學習:將自己畫出來的句子讀給同桌聽,並且說說自己的感受。最後展示彙報:誰願意將自己的學習發現與大家分享?指名讀自己找到的句子。教師出示孩子們找到的句子,指導朗讀。抓住貝貝和爸爸的對話,分角色讀,讀出貝貝的自信;標示出貝貝傳球時的幾個動作詞,讀重音,在朗讀中感受貝貝高超的球技和自信地與人溝通、合作。同時,重點理解文中的三個“傳”字,傳出友愛,傳出合作的快樂,傳回一份友誼。理解了這些內容之後,再讓孩子們帶著感受個別讀,小組賽讀,師生合作讀,全班齊讀第 6 自然段,情感得到昇華,氣氛越發濃郁,閱讀教學的課堂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識字教學是低段的學習 重點,課堂教學中安排了十分鐘的識字寫字教學。基於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將寫字教學落到了實處,重點教寫本課最難把握的“之”字書寫,在範寫“之”時,精心設計了順口溜:點站豎中線,橫撇過中心,捺筆平著出,三筆寫好它。使孩子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了這個字的書寫要點。在展示書寫環節,注重了課堂的即時性評價,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教師的終結性評價奠定了基礎。

寻找最美学校|发现教育之美——中方县中兴学校

家長之美

陳福:家長是孩子一生的老師

每位家長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具有獨立人格、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位家長的迫切要求和希望。孩子從小我就注重對他的培養,我的兒子陳鵬是一名三年級小學生,現在在班上任“副班長”,他勤奮好學、活潑開朗、愛好廣泛。《我的一家人》一文曾榮獲第十屆“快樂杯”全國學生作文大賽三等獎,多次被學校評為 “學習之星”“文筆之星”“養成教育之星”等榮譽稱號。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是從父母那裡獲得的。在平時,我自己堅持正直做事,友善待人,對自己的事業從不懈怠,從各個方面給孩子做一面鏡子。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名人故事,引導孩子在班級裡與每一個同學友好相處,學習同學的優點,樂於幫助同學,熱愛集體。

孩子常常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與孩子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就不能瞭解孩子成長路上遇到的問題。因此每天回到家裡,我都會與孩子進行大約半小時的聊天。在這半個小時裡,我會像聽故事一樣傾聽孩子給我講他一天的感受。考試得了高分得到老師表揚,作業中寫了錯別字被老師批評等等。每天堅持聽孩子講述他自己的事情,聽起來好像瑣碎,但聆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家長像朋友一樣指出他的優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關鍵。

我很配合學校的教學措施,平時積極閱讀各種教育雜誌,從中學習良好的教育觀念和方法,與老師聯絡,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從一年級開始進行正規學習,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因此我每天晚上陪伴著孩子做作業,輔導學習,親子閱讀課外書,糾正孩子坐姿等等。慢慢地孩子形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我們家裡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作者系中興學校三年級二班家長)

寻找最美学校|发现教育之美——中方县中兴学校

學生之美獨立·愛心·寫作

王嵐:女,14 歲,中方縣中興學校九 (2)班學生,班長。

獨立,是我的底色。

從小,在媽媽的影響下,我便學會了煮飯,炒菜,做家務。初中,我有幸參加了北京朝陽中學開展的夏令營活動,在人頭攢動的懷化高鐵站,我一個人第一次真正離開了父母的懷抱,乘上了北去的列車。在長達八小時的車程後,我終於到達了北京。面對這座陌生的大城市,我開始隱隱有了一絲惶恐,但更多的,是驕傲,我戰勝了膽怯。

愛心,是我的本色。

敬老院的空巢老人最需要關心。我經常在敬老院與爺爺奶奶們交流,幫他們捶背、掃地,漸漸地竟開始熟絡了起來。去敬老院得到的不僅僅是一聲稱讚,更是一種收穫。我也曾經參加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環衛工人們清掃街道,到社區去調查社會問題。雖然很累,但收穫的快樂卻也是無窮盡的。

寫作,是我的秀色。

我熱愛寫作,優美的文章,一字一句更能直接地抒發我的內心。閱了一本深刻內涵的書籍就像品了一杯清香的咖啡,看了波瀾壯闊的景緻和平平淡淡的生活……我就會拿起筆寫出一篇篇文章。看到一篇篇文章變成鉛字,變成了一張張獎狀,這就是我的秀色。

我只是芸芸眾生中平凡的一員。我既沒有沉魚落雁之貌,也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但我有進取的心,有江河的夢想,有大山的理想,我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