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助力以人爲本的城市文明

【9月22日,北京訊】今日是“922世界無車日”,為號召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城市綠色出行,城市道路發展,保障出行安全,國內環保領域公益組織“深圳市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簡稱:GoalBlue為藍)在前門北京坊舉辦了“人與車:可持續城市生活的進與退”暨《包容與共享——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啟動儀式。

《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助力以人為本的城市文明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中國交通項目主任劉岱宗、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首席執行長子雯,

前紐約市交通局局長、美國城市交通和城市優化專家珍妮特·薩迪-汗 Janette Sadik-Khan,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TDP)東亞及東南亞區域主管RICHARD Liu,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中國交通項目主任劉岱宗等城市交通建設專家出席了活動,並就城市交通出行與人們低碳生活進行了深入探討。同時,GoalBlue為藍也分享了2018年《包容與共享——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的核心內容。

共享街道 解讀社區街道安全出行

自2007年中國正式加入“922世界無車日”以來,已經有198個城市承諾開展綠色出行活動,鼓勵人們採用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隨著各種活動的開展及宣傳,以及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公眾關注城市環境建設、綠色環保出行與健康的生活方式。2018年,中國922綠色出行活動主題為“綠色出行,多一分安全”,也更加關注“綠色出行與出行安全”的課題。

街道是與城市居民關係最為密切的公共活動場所,而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汽車對於城市空間的“蠶食”成為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中指出,經濟的高速發展推動了機動化進程,機動車保有量激增造成了城市交通擁堵,而車本位的街道規劃和設計給出行者,尤其是老人和兒童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助力以人為本的城市文明

(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TDP)東亞及東南亞區域主管RICHARD Liu介紹藍皮書)

藍皮書中提出了“共享街道”的城市街道發展理念,在居民區或繁華商業街區,行人、自行車、機動車等所有交通方式共用的街道,行人在街道上享有優先權,通過減少道路使用者之間的出行隔離,從而使得機動車駕駛員更加關注交通安全,削弱機動車的主導地位,提高商業及住宅街道的安全性。

藍皮書從技術細節出發,闡述瞭如何規劃與建設適合所有人出行的城市街道系統,並首次將兒童出行安全納入到街道設計中,收錄國內外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的行人及自行車出行最佳案例。通過總結國內外先進經驗,及步行與自行車規劃實施項目經驗,提出創建對所有人開放的街道設計要點,使街道建設從“重數量向重質量”方向轉變。

綠色出行 解讀大城市擁堵緩解

今年,北京印發了《2018年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行動計劃》,目標在2018年實現機動車保有量控制在610萬輛以內,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630公里以上。實現地面公交線網持續優化,自行車和步行慢行系統通行條件不斷改善,將中心城區路網交通指數控制在5.7左右,綠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3%。

相關政策的出臺將引發綠色交通有關的議題及解決方案的新一輪討論,為助力“北京市交通緩解擁堵行動計劃”的實施,公益組織“GoalBlue為藍”和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在前期對國內外多個城市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充分調研和分析,而《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中也分享了諸多的城市街道管理經驗。

而此次出席論壇的嘉賓,美國城市交通和城市優化專家珍妮特也分享了其擔任紐約市交通局局長時所負責的紐約街道改造項目的成果。該改造項目不僅將紐約最中心地區的時代廣場與百老匯打造成自行車和行人空間,還批准新增加近 400英里的自行車專用道,同時改造了60多座城市步行廣場。

《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助力以人為本的城市文明

(前紐約市交通局局長、美國城市交通和城市優化專家珍妮特·薩迪-汗 Janette Sadik

為藍努力助力城市未來建設

“922世界無車日”源自歐洲,與“歐洲交通周”共同構成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可持續交通活動。作為國內環保領域公益組織,近年來,為藍圍繞“922世界無車日”陸續開展了“為藍單車百人匯”、藍皮書發佈等活動。

“綠色出行所傳遞的不僅是出行方式,更是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以及未來城市管理和建設的理念。‘為藍’藉助922世界無車日開展今天的主題活動,呼籲更多人關注未來交通的發展,構建智能化的人文交通系統,將技術和人、城市相結合,引導和培養消費者對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的認知,而公眾認知的轉變也將成為未來綠色出行、智慧交通建設的推動力量。”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的首席執行長子雯表示。

《城市街道發展藍皮書》助力以人為本的城市文明

(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首席執行長子雯,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中國交通項目主任劉岱宗、

論壇現場,與會專家也表示,如今城市交通已然成為‘大城市病’的主要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城市建設管理不斷升級,新能源汽車、道路智能化、自動駕駛等技術的運用也將為未來智慧交通建設注入更多活力,而道路出行安全、降低運營管理成本、增加市民出行的便捷性都將成為下一階段城市交通和建設的重要課題。未來,為藍將吸納更多社會力量,特別是資深專家的力量,共同“為藍而努力”,共同通過探討綠色出行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交流與合作,共同面對並攜手解決社會熱點問題,讓更多人積極踐行低碳交通、綠色出行,讓我們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綠色、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