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年紀輕輕,爲什麼要給努爾哈赤殉葬?

顏煥原


很多人對孝莊太后,海蘭珠,令妃,宜妃,會比較熟悉,對這個阿巴亥比較不熟悉,但是阿巴亥有兩個身份,一是她是努爾哈赤的大妃(大妃就是正福晉,相當於皇后),二是她是多爾袞的生母。

有了這兩層身份,想必對她就有所瞭解了,那麼阿巴亥為什麼會為努爾哈赤所殉葬呢?這是努爾哈赤的意思呢?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呢?

阿巴亥,是烏拉那拉氏,十一歲就嫁給了四十二歲的努爾哈赤,兩年後,成為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為努爾哈赤生下了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

後金是有繼婚制的傳統的,也就是努爾哈赤死後,如果由他的次子大貝勒代善(長子褚英被努爾哈赤殺掉了)繼位的話,那麼是能迎娶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的,代善和阿巴亥也有這樣的想法,私底下的來往就比較多。

天命五年,努爾哈赤的女侍晉(相當於侍女)德因澤和阿濟根就告發阿巴亥和代善有染,德因澤說阿巴亥經常半夜跑到代善那裡去,還送食物給代善和皇太極,代善吃了,皇太極沒吃,在宴會的時候,阿巴亥與代善眉來眼去的。

努爾哈赤經過調查過,發現確實屬實,當是這個屬於”家醜“傳出去不好聽,最後將阿巴亥以”私藏金銀“的罪名廢掉了大妃,後世很多人認為德因澤的告發是受皇太極的指使。

但了過一年多,努爾哈赤重新又立阿巴亥為大妃。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與幾大貝勒就闖進了阿巴亥的宮殿,拿出努爾哈赤的遺詔,說讓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當然不肯,因為這個很有可能是皇太極杜撰出來的,因為阿巴亥是有兒子的,不大可能要殉葬,但是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年紀都還不大,阿濟格二十二歲,多爾袞十五歲,多鐸十三歲,如果她不聽皇太極的,那麼她的兒子不保。

阿巴亥得到了諸貝勒能夠不對她的兒子下手的承諾之後,於八月十二日自盡身亡,而告發阿巴亥與代善有染的德因澤和阿濟根也被皇太極要求一起為努爾哈赤殉葬。

阿巴亥做為努爾哈赤的大妃,是應該被追封為皇后,並且在太廟中擁有牌位的,但是皇太極沒這麼做,多爾袞掌權後,就追封自己的生母阿巴亥為孝烈武皇后,並且擁有牌位,但是多爾袞死後,順治帝把阿巴亥的封號給廢了,並將她的牌位從太廟中撤出。


歷史簡單說


阿巴亥是女真烏拉部貝勒滿泰的女兒,從小就失去父親,後由叔父布佔泰收養。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的戰爭中打敗烏拉部,布佔泰為了求得一時安定,把年僅12歲的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



阿巴亥是一位年輕貌美、儀態端莊、善解人意的小姐姐,遇事反應迅速,深得努爾哈赤喜愛,在13歲的時候就從後宮中脫穎而出晉升為大福晉。

努爾哈赤沉迷於阿巴亥的溫柔鄉,魚水之歡的事情自然沒少辦。短短几年,阿巴亥就為努爾哈赤先後生下了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和十五子多鐸。

好景不長,夫妻兩終究還是出現裂痕。按照滿清遊牧民族的習俗,父親死後,由兒子繼承家產和庶母。努爾哈赤準備把阿巴亥賜給自己的二兒子代善,阿巴亥也知道只有抓住代善這根救命稻草才能保全自己的榮華富貴。於是,這對“母子”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暗通款曲。

卻不料這件事被皇太極知道了,直接小報告給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一聽,火冒三丈,心想自己還沒去世,兒子跟老婆就心急火燎地“開弓”了,直接廢除了代善的繼承權。阿巴亥在此事件中也被拋棄,與自己的三個兒子在“小黑屋”生活。但是不到一年,努爾哈赤就接回阿巴亥母子,並且恢復其名分。



公元1626年,68歲的努爾哈赤在回盛京的途中病逝。對於阿巴亥而言,失去丈夫,僅僅是厄運的開始。第二天,努爾哈赤屍骨未寒,幾位大權在握的貝勒就趕緊逼迫阿巴亥殉葬。按照清朝的殉葬制度,嫡妻以及有子女的小老婆不必殉葬,阿巴亥的死顯然是有其他力量的推動。

阿巴亥身為大妃,政治影響力比較大。她的存在,讓其他幾位掌握實權的貝勒如坐針氈。在皇權社會,掌握權力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希望有人與其共享,阿巴亥只有死了,幾位貝勒心裡才踏實。

努爾哈赤生前最寵愛的就是女人就是阿巴亥,她知道許多不該知道的事情,只有人死了,才不會洩露。尤其是努爾哈赤死的時候,阿巴亥就在身邊,很有可能知道真正的大汗遺命。萬一阿巴亥對外宣佈傳位給自己兒子,那皇太極、代善等人豈不竹籃打水一場空。阿巴亥的幾個兒子,每個都是潛力股,一旦羽翼豐滿,母子聯手,必然會打破原有的政治格局。



阿巴亥的死與其說是遺命,不如說是孤兒寡母對強權的妥協。


陳陳秋媚


天命十一年,皇太極以先皇之命為由,勒令大妃阿巴亥為其殉葬!作為努爾哈赤呢第四任大妃,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兒子,阿巴亥比努爾哈赤小了整整37歲。在阿巴亥僅僅12歲的時候嫁給了努爾哈赤,而在此時努爾哈赤已經有了七位妃子!關於阿巴亥的被逼殉葬,成為前清堪稱最撲朔迷離的謎團!我想是有以下幾種原因的!

努爾哈赤有意讓其殉葬(女真的有殉葬的傳統)

1寵幸。努爾哈赤對於阿巴亥可以說是很寵幸的,最為一個最沒有資歷的妃子卻被封為了太妃。我想除了有些政治因素之外,努爾哈赤對於其的寵幸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會不會因為寵幸她,而讓她去陰間繼續服侍?這誰也說不準!而殉葬是女真人嗯一種傳統!


2不滿。據說阿巴亥與努爾哈赤的兒子代善有某種私情,這些事情努爾哈赤都看在眼裡。再加上阿巴亥過於年輕,又有權利。會不會擾亂下朝的朝綱?努爾哈赤會不會考慮到這些而令其殉葬?

皇太極削弱兩黃旗實力的考量

在八旗制度下,旗人都會對旗主非常的效忠。兩黃旗的實力有很大部分都歸多爾袞與多鐸和阿濟格。這三個人都是阿巴亥的兒子。這樣一來,阿巴亥的政治勢力就不容小覷了!新君繼位自然要考慮排除異己!所以阿巴亥的死或許是政治鬥爭導致的一場悲劇。


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是這麼說的,努爾哈赤把汗位傳給了多爾袞。但是這隻有阿巴亥知道,皇太極和另外三個阿哥密謀篡位,就把阿巴亥逼死了!

樹敵太多

還有一種說法是,阿巴亥生性善妒,不善交際。另外,阿巴亥太多承受努爾哈赤的恩寵,並且年紀輕輕就成為太妃。這肯定會得罪不少的妃嬪以及政治勢力!


巴爾考研


我覺得不是殉葬,而是被殉葬。

阿巴亥年僅14歲的時候就趁著奴兒哈赤的大妃孟古去世之時登上了大妃的位置,遠超所有其他人的想象。這其中固然是有阿巴亥年輕貌美,深得奴兒哈赤的喜歡的原因,更多的還應該是阿巴亥善於爭寵,喜歡在後宮內鬥。據說原大妃孟古就是因為阿巴亥而失寵從而抑鬱而死,至少皇太極是這麼認為的。


在奴兒哈赤死後,皇太極奪權成功,於是讓阿巴亥為奴兒哈赤殉葬,這其中有三個原因:

第一,奴兒哈赤死前就有傳言說阿巴亥和奴兒哈赤的大兒子代善有染,所以阿巴亥死後一來可以打擊代善的實力,二來可以為奴兒哈赤正名。


第二,皇太極要為自己的母親孟古報仇,皇太極一直認為母親孟古之死是阿巴亥直接造成的,那麼替母報仇就很正常了。

第三, 在滿清之初,可沒有後宮不得
干政的說法,如果阿巴亥一直活著,那麼其子多爾袞成為滿清皇帝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如果阿巴亥死了,那麼當時才14歲的多爾袞就少了一大助力,未來發展平添變數。

所以說,阿巴亥的殉葬是不正常的殉葬,不過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夜月下鳴蟬


阿巴亥是努爾哈赤晚年最寵幸的妃子,有了努爾哈赤在,阿巴亥就是大福晉,母儀天下,現在努爾哈赤沒了,阿巴亥就從天堂摔進了地獄。


努爾哈赤前腳剛死屍骨未寒,皇太極等四大貝勒就拿著遺詔前來跪請阿巴亥自縊殉葬,阿巴亥非常吃驚,哪來的什麼遺詔,她跟隨努爾哈赤這麼多年從來都沒聽說過有遺詔,她只知道努爾哈赤最後時刻答應她讓多爾袞繼位,可多爾袞現在翅膀未硬,勢單力薄鬥不過皇太極,自己以前得罪太多人了,至如今沒有可依賴的人,老相好代善也被她害慘了,他也得罪不起皇太極,也一起來逼宮。


阿巴亥思前想後,對皇太極說,要我死可以,你必須答應我要善待我的兒子,皇太極爽快地答應了;阿巴亥更衣換裝,自縊身亡,陪她的夫君去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皇太極為奪汗位精心設計的,努爾哈赤的十幾個兒子中,最有可能繼承汗位只有代善、皇太極和多爾袞三兄弟,多爾袞三兄弟在小四貝勒中佔了三席,勢力不可小覷,他們的母親阿巴亥又是大福晉,她將來必然會幫她的兒子搶奪自己的汗位,阿巴亥就是最大的威脅。


阿巴亥也是個有心計的女人,老汗王來日不長,她必須要為自己的將來找個靠山,就和代善情深深雨濛濛,這事被皇太極知道了,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指使努爾哈赤的庶妃德因澤向努爾哈赤告發,努爾哈赤氣得差點吐血,我還沒死你們就等不及了,廢了代善的汗位繼承權,把阿巴亥也休了,一年後努爾哈赤又恢復了阿巴亥的大福晉地位。


皇太極一石二鳥一舉兩得,掃除了一個競爭者,阿巴亥的地位也大受影響,代善也唯唯諾諾格外聽話,現在只等努爾哈赤歸天再除掉阿巴亥就穩坐釣魚臺。


阿巴亥37歲,年紀輕輕哪裡想死,她是別無選擇,她非死不可,她如果再執拗下去,那對多爾袞三兄弟是非常不利的,以皇太極的勢力是完全可以除掉多爾袞三兄弟的,這是阿巴亥最擔心的,她只有犧牲自己來保全多爾袞三兄弟,她是這場宮廷鬥爭的犧牲品。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保護得了她,只有努爾哈赤是他的真命天子,只有努爾哈赤那裡才是她的歸宿。


遺產君


烏拉那拉 · 阿巴亥,是烏拉部滿泰貝勒的女兒,十二歲就嫁給了四十三歲的努爾哈赤,深受寵愛,在葉赫那拉氏去世後,被立為大妃。她為努爾哈赤生下了: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

在宮中,阿巴亥在樓上每每看著廊下輕捷而過的汗王,眼裡流淌著脈脈的溫情,而努爾哈赤抬頭望著她,心裡甜甜的,暖暖的。這日子正是努爾哈赤追求的平凡的愛。

寧遠城下,老汗王敗給了大明強將袁崇煥,此時的努爾哈赤感到時日無多,他厭煩爭鬥不已的貝勒子孫們,他想趕回盛京,趕在眾臣面前宣佈自己的臨終遺命。可惜,沒能挺到盛京,半路上就離開了。

當諸貝勒趕到時,天真的阿巴亥說出了遺囑——由十四子多爾袞繼承汗位,大貝勒代善輔政,等多爾袞成年後,代善歸政。

這是政治,毫無人情可言,失去了老汗王的庇護,阿巴亥就像待宰的小羊。

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開了緊急會議,抓住了阿巴亥的致命弱點:汗王去世時,只有阿巴亥一個人在身邊,沒有其他人為證。同時貝勒們為阿巴亥安排好了歸宿——老汗王走了,割捨不下她,必令殉之!

阿巴亥在山窮水盡的情況下,只有自縊殉死,她不想死,卻不得不去陪著老汗王。


Bin漂


孟古(努爾哈赤的大妃)去世後,大妃的位置空了下來,令所有人震驚的是,躍上這個位置的人竟是十四歲少女阿巴亥,孟古去世時,阿巴亥還沒有為努爾哈赤生下過一個孩子。她憑什麼坐上這個位子?就憑爺(努爾哈赤)對她的喜歡行不行呀!

努爾哈赤對阿巴亥恩寵不斷,後來,生下了十二阿哥阿濟格、十四阿哥多爾袞、十五阿哥多鐸。努爾哈赤對這三個兒子也是非常寵愛和看重,分別掌管著八旗軍隊中的三旗。

在關外的時候,滿族的殉葬制度(挺滅絕人性的)就已經非常盛行了,但是作為努爾哈赤大妃的阿巴亥為何年紀輕輕要給努爾哈赤殉葬呢?首先,這不符合當時的殉葬制度(早年為丈夫殉葬的確實也有無子的嫡妻,但是阿巴亥育有三子,後金時期的制度是丈夫死後,嫡妻即便無子也不用殉葬);第二,這不合情理。但是為什麼呢?原因有

第一,從皇太極的角度分析

皇太極親自編定的《清太史實錄》說:阿巴亥”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如果說殉葬是努爾哈赤提出來的,也應該是“因寵而殉”,何來“然心懷嫉妒”,但是《清太史實錄》非說阿巴亥的不是,這很明顯是皇太極為堵死多爾袞兄弟奪位的最後機會。

所以,阿巴亥是被皇太極爭奪繼承之位逼的殉葬。這是最可能的原因。

第二,從努爾哈赤的角度分析

上面說到“因寵而殉”,這也是極有可能的。努爾哈赤生前非常寵愛阿巴亥,並且從此人對待舒爾哈齊以及褚英來看,他極其自私與冷血。

所以,阿巴亥“因寵而殉”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從阿巴亥的兒子們來分析

努爾哈赤死後的局面是:皇族中最優秀的四大貝勒有代善、阿敏、皇太極、莽古爾泰和四小貝勒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這些人中除掉不是努爾哈赤之子的阿敏和濟爾哈朗,代善之前因與阿巴亥有過醜聞,繼承努爾哈赤之位是不可能的,莽古爾泰母親富察氏因罪而死也不可能。剩下只有皇太極和阿巴亥的三個兒子了。

這三人是皇太極強勁的競爭對手,而且努爾哈赤生前非常重用這三人。偏偏這三人同出一母,皇太極不得不忌憚,必先逼死這三人的母親,才能穩坐江山。

所以,有一個非常深層的原因,那就是阿巴亥的這三個兒子太優秀了,說到這裡,不免憤怒,優秀也是個錯。別人都是母憑子貴,可憐的阿巴亥偏偏“被害於”兒子們的優秀。

第四,從阿巴亥自身分析

阿巴亥對於殉葬肯定不是自願的,說她愛努爾哈赤就是胡扯了,努爾哈赤生前阿巴亥就喜歡努爾哈赤的兒子代善,而且作為母親的她,更愛自己的兒子,所以自願是絕不可能的。在《清太史實錄》中後遂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乃與帝同柩。

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或重點了,如果阿巴亥有一絲絲的自願,也是這自願的交易。意思是,皇太極你逼死我可以,但是我請求你善待我的兒子們,這是用自己的命換皇太極一個承諾。當然,皇太極也履行了這個承諾。

所以,阿巴亥除了被逼殉葬,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母愛,她希望她的死能換來兒子們的平安。

任何美好的人和事物離去的那個瞬間,雖然一閃而逝,然而在亙古的海灘上總有幾枚小小的貝殼混著歷史的悲風鳴響著,也總有幾筆若隱若現的劃痕記載著一些曾經。


有評有劇


阿巴亥,烏拉部主滿泰之女,父親去世後由叔父布佔泰收養。為了巴結努爾哈赤,年僅12歲的阿巴亥就被叔父送給了努爾哈赤。

阿巴亥年輕貌美,聰明善解人意,能夠隨機應變,深得努爾哈赤的歡心,在13歲那年被封為大福晉,當然其中有努爾哈赤想籠絡烏拉部的因素,更是出於對阿巴亥的寵愛與信任。阿巴亥也很爭氣,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子,分別為: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

就在阿巴亥生活美滿時候,烏拉部與努爾哈赤翻臉,努爾哈赤直接滅了烏拉部,所幸努爾哈赤沒有遷怒於阿巴亥,還令三個兒子開始掌握軍權,可見盛寵有加。

如此受寵的阿巴亥,為何努爾哈赤要逼她殉葬呢?

滿人有父親死了,兒子繼承家產和庶母的慣例。當時的努爾哈赤年事已高,而阿巴亥小他31歲,三子年幼,他擔心母子四人在自己死後沒有依靠,打算讓自己當時屬意的繼承人代善娶阿巴亥。代善與阿巴亥也明白這層用意,卻等不及努爾哈赤去世就搞在了一起,被努爾哈赤的小福晉告發。

努爾哈赤大動肝火,畢竟自己還沒死呢,你們就如此迫不及待,反而打消了將阿巴亥許給代善的想法,找個由頭將阿巴亥休了。

之後的一年,阿巴亥帶著三個孩子在一個破木屋裡生活,後來努爾哈赤又接他們回來,恢復她的大福晉地位。由此來看,努爾哈赤是真心喜愛阿巴亥的,思念強過憤怒,他才會接她回來。

後來,努爾哈赤與袁崇煥一戰後臥病不起,因毒瘡發作而死。臨死前,他想到阿巴亥與代善的往事,又考慮到阿巴亥善妒,怕她擾亂後宮,下旨要阿巴亥為其殉葬。

阿巴亥三子尚幼不願殉葬,奈何四大貝勒苦苦相逼,只能自縊身亡。

換個角度想皇太極也不能讓阿巴亥活著,皇太極繼位按理要娶阿巴亥,可是她已經和哥哥代善有染天下皆知了,娶她代善不高興,不娶她皇家面子不好看。再者,阿巴亥是個厲害的女人,是大福晉還有三個兒子,日後她很可能會幫著自己兒子奪皇太極的汗位,所以阿巴亥必須得死。

可憐年少的多爾袞三兄弟,眼睜睜的看著母親被哥哥們逼死卻無能為力。多爾袞當上攝政王后追封阿巴亥為皇后,葬入太廟,算是替母親了卻些許遺憾。


史論縱橫


據《太祖武皇帝實錄》記載,努爾哈赤去世不久,皇太極便聯合幾大貝勒闖進了阿巴亥的後宮,說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心懷妒忌,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並向她宣讀了努爾哈赤“俟吾終,必令之殉”的遺命。

也就是說,努爾哈赤認為,之所以讓阿巴亥隨他殉葬,一是阿巴亥“妒忌”,二是阿巴亥“機變”(這裡的機變從上下文來看,應該是陰謀詭計的意思),努爾哈赤很不喜歡她,怕她成為國家的禍害,所以要殺死她。

那麼,“妒忌”“機變”這樣的詞語,是不是阿巴亥的真實情況呢?努爾哈赤是不是不喜歡他呢?

我的感覺恰恰相反。

(阿巴亥劇照)

阿巴亥是烏拉部首領滿泰的女兒,在她12歲時,嫁給了比她大31歲的努爾哈赤。

當時努爾哈赤已經有七位妻妾了。不過,就在阿巴亥嫁過來第二年,大妃孟古哲哲病逝。阿巴亥被立為第四任大妃。

她一剛嫁過去的女子,立刻就被立為大妃,努爾哈赤對她的寵愛,已經不言而喻了。

此後,阿巴亥接連生下皇十二子阿濟格、皇十四子多爾袞和皇十五子多鐸。生了這麼多孩子,努爾哈赤還會不喜歡她嗎?

所以阿巴亥根本不需要“妒忌”,也用不著“機變”。相反,她被別人“妒忌”了,中了別人的“機變”。

因為不久,阿巴亥就遭人密告,說她和大貝勒代善(努爾哈赤大兒子)有不可言說的關係。

這話當然讓努爾哈赤不高興,但他又不可能去驗證,於是以“私藏金銀”為由,把阿巴亥休棄。但是,不過,努爾哈赤在攻佔遼陽後,又迫不及待地又把已休棄的阿巴亥迎了回來,重新立她為大妃。

(努爾哈赤劇照)

努爾哈赤不愛阿巴亥,能這樣嗎?

不僅如此,努爾哈赤還把鑲紅、正白、鑲白三旗分別交給阿巴亥的三個兒子統領。要知道,當時皇太極、代善等人能做旗主,靠的是累累功勳。阿巴亥的兒子們,沒有軍功,也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厚賜。這能說努爾哈赤不喜歡阿巴亥嗎?

那麼,為什麼皇太極等人,卻會說那樣的話呢?

根本原因,是在努爾哈赤去世前,急召阿巴亥到跟前,商議事情。

他們商議什麼事?歷史上沒有記載。但肯定不是商議讓阿巴亥殉葬的事。

再說了,一個王在臨死前,商議的,只可能是繼承人的事情。

努爾哈赤會把繼承人給誰?

不知道。但是,如果不是給阿巴亥的兒子們,肯定不會找阿巴亥商量。不但不會找阿巴亥商量,而且要極力避開她。還會打壓掌握了三旗的阿巴亥孩子們。

事情恰恰相反,說明努爾哈赤是有意把王位給多爾袞、多鐸他們的。

皇太極、代善、莽古爾泰和阿敏這四大貝勒,在努爾哈赤死前根本沒在他身邊,他們卻說努爾哈赤讓阿巴亥殉葬,這可能嗎?

(影視中的四大貝勒)

顯然,這些都是四大貝勒為了自己的權益,達成了共識,絕對不能留阿巴亥在世上。否則,待她的幾個兒子都長大後,皇太極他們就沒有生存空間了。

面對四大貝勒的威逼,可憐此時阿巴亥的依靠又已經去世,雖說她貴為國母,但三個孩子年幼,亦不能有力量來救她。

阿巴亥當然不願意年紀輕輕就去殉葬,也只能支吾不從,希望還能有個迴旋的餘地。

可是,以皇太極為首的四大貝勒是鐵了心要她為努爾哈赤殉葬,催促說:“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並且把殉葬的儀式都準備妥當。意思是說,趕緊麻利地去死,還能落個好名聲,你若不從,按習俗,也會被眾人扼頸而死。

阿巴亥沒法,只得哀聲對四大貝勒說:“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

此情此景,實在是悽慘。四大貝勒假惺惺垂下淚來,安慰她說:“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

阿巴亥這才萬般不捨,帶著對兒子們的牽掛和對人世的眷戀,自盡而死。

(參考史料:《太祖武皇帝實錄》《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烏拉那拉·阿巴亥並非一般妾室,她不僅是深得寵愛的大妃,而且出身的那拉家族非常顯貴,努爾哈赤的大妃葉赫那拉·孟古哲哲是皇太極的生母。與其說阿巴亥死於殉葬,倒不如說她是死在政權鬥爭之中,是皇儲爭鬥的犧牲品,而真正讓她殉葬的人正是她姐姐的兒子皇太極。

阿巴亥在8歲的時候失去至親,沒有了父親和兄長的保護,她只能寄人籬下,被叔父收養。後來為了保全部落,叔父讓她嫁給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比阿巴亥大了31歲,他的大貝勒代善和阿巴亥年輕相仿。12歲的阿巴亥還是個小孩子,但是已經非常漂亮,儀態端莊,禮數周到。努爾哈赤對她十分喜歡,在她還沒有生下孩子之前就已經封為大妃。

後來的十年間,阿巴亥連續生給努爾哈赤生下三子。努爾哈赤對這位善解人意的妃子十分寶貝,子以母貴,愛妃之子自然也是愛如心肝了。

阿巴亥盛寵在身,一方面讓她在後宮之中站穩腳跟,另一方面也讓她身處危險之中。彼時皇儲之爭已是洶湧,阿巴亥聰明伶俐,又生下三個非常出色的兒子,必然會被盯上。阿巴亥平時非常注意言行,卻還是被一個庶妃以蓄意勾引代善的罪名,告發到了努爾哈赤面前。

其實在後金的習俗之中,有兒子收娶父親的妾室的習俗。努爾哈赤對阿巴亥真的十分喜歡,早早就想安排好身後事,將她賜給自己的兒子代善,只是沒有明說。代善和阿巴亥是知道努爾哈赤的想法的,阿巴亥知道必須抓牢代善才能保全家族,所以對此沒有異議。

沒想到阿巴亥和代善走得比較近卻成為別人詆譭她的藉口,代善是努爾哈赤非常重視的一個皇子,如果不是出了這檔子事,說不定已經被立為太子。而阿巴亥也是深受寵愛,這一舉一箭雙鵰,著實陰險高明。努爾哈赤革去了阿巴亥的大妃之位,帶著兒子住在小木屋之中獨自過活,悽慘到只能自己燒飯給自己吃。

雖然後來努爾哈赤良心發現終於意識到錯怪了阿巴亥,恢復了她的大妃之位,但是依舊阻止不了她一步步邁進悲劇之中。在嫁給努爾哈赤之時,阿巴亥便是因為政治因素保全本部落,而在努爾哈赤死了之後她依舊成為了犧牲品。

在後金的殉葬制度之中,嫡妻是不可以殉葬的,即使是有兒子的妾室也不能殉葬,無論從哪一點上來說阿巴亥都達不到殉葬的條件。因為代善一事後,努爾哈赤一直沒有公佈太子是誰,加上他死前身邊只有阿巴亥,所以很多人猜測當時努爾哈赤是將皇位傳給了只有十五歲的多爾袞。

而多爾袞年幼,四大貝勒十分不滿,於是皇太極就以允諾他們共同執政為誘餌,聯合三大貝勒一起逼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為了保全自己的三個兒子不得不自縊而亡,阿巴亥死後和努爾哈赤同棺而葬,清朝可能就這樣少了一個本可以流傳千古的太后。

皇太極遵守阿巴亥臨死前的要求,沒有傷害到她的三個兒子。只是沒有想到皇太極死後,多爾袞不僅霸佔了他的女人孝莊,還成為了大清實際上的掌權者。只不過後來順治帝積怨頗深,將他挖出來鞭屍,連同著阿巴亥的靈位一起扔出了宗廟。大約阿巴亥母子真的與大清命運相剋吧。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