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帝國:中情局與美國的隱祕首都

歡迎點擊上方“選美”,關注選·美公眾號

這是選·美的第 1031 篇文章

文章作者辛維木,原發自公眾號維木書齋(ID: weimustudy)

記得大二暑假,因為要在國會圖書館查檔案,我在臨近華盛頓的弗吉尼亞州北部一座小鎮的朋友家小住了兩週。那是一個很安靜的地方:每天從早到晚,除了偶爾有汽車從窗外開過,還有附近的杜勒斯國際機場有飛機起降,幾乎就沒有其他聲音。想要外出吃一頓,至少要在空曠的大馬路上開20分鐘車,在某個購物中心的停車場停下,直奔某座掛著中餐館標牌的低矮平房。週末的娛樂節目則是開車到隔壁的小鎮,在小鎮中心散散步,逛逛居民自行舉辦的集市。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弗吉尼亞小鎮

小鎮生活完美詮釋了美國人理想中的孤立主義,我當時想,美洲的地理位置讓它得以遠離歐亞大陸的暴力和紛爭,遍佈美國的小鎮更是免受任何外界的侵擾。這裡吸引的一定是那些不喜歡招惹是非的普通人,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各自住在獨棟或者聯排小樓裡,開私家車出行,甚至很少和鄰居打照面,更別提去關心美國其他地方甚至外國發生的事情了。

直到我最近發現,遍佈弗吉尼亞的那些看似與世隔絕的小鎮成了一本美國外交史經典著作的主角。這本書曾在2014年獲美國外交關係史學會大獎,被頂級期刊《美國曆史學評論》稱為“開創性”的作品。它的作者是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安德魯·弗裡德曼(Andrew Friedman),書名叫《隱秘首都》,講述的是“美利堅帝國如何在北弗吉尼亞州郊區煉成”。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中國讀者不用驚奇,在美國外交史學界,“美帝國主義”是個嚴肅而且熱門的學術話題,而不是意識形態之爭中貿然貼上的標籤。絕大多數美國外交史學者承認美國是個帝國,它的全球擴張有目共睹,而在擴張過程中對其他國家、民族的壓迫至今仍常受到美國左翼人文學者的反思和批判。所以,當我們很多人嘲笑“美帝國主義”這種詞彙聽上去過於陳腐的時候,需記住不要忘了美國所謂“普世價值”背後的國家利益。

而《隱秘首都》一書講述的正是美帝國主義的關鍵一環:以中央情報局(CIA)為核心的對外情報系統。不過,與其他類似著作不同,這本書講述的不是中情局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展開的秘密行動,而是在首都華盛頓的郊外、在美國人最熟悉不過的小鎮生活中,在每一次開車出遊、外出吃飯的時候,在買賣房產或是找工作的時候,在偶爾與鄰居打招呼的時候……小鎮裡的人們都有意無意地成了一個橫跨全球的宏大敘事的同謀、對手或者群眾演員。

杜勒斯家族的「明」與「暗」

對外國旅客來說,書中所謂“美國的隱秘首都”其實並不陌生:去美國首都遊玩的外國人大都會在杜勒斯國際機場降落,坐車沿公路前往華盛頓。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杜勒斯機場的長廊後面有著冷戰時期中情局使用的問訊室,而中情局總部就隱藏在距離公路不遠的樹叢中。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杜勒斯國際機場

這段路被作者弗裡德曼稱為“杜勒斯走廊”,東起杜勒斯機場,西至五角大樓和里根國家機場。這段車程看上去枯燥單調,但實際上,這塊不起眼的區域串聯起了美國二戰以來的對外擴張,而一切都始於杜勒斯家族的三兄妹:

約翰·福斯特·杜勒斯,50年代推行擴張主義的美國國務卿;

艾倫·威爾什·杜勒斯,中央情報局首位平民局長,在冷戰早期表現活躍;

艾蓮娜·蘭辛·杜勒斯,與許多情報、外交官員交往甚密的美國國務院官員。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左起分別為艾蓮娜、艾倫和約翰·杜勒斯)

“杜勒斯走廊”的崛起始於1954年,新官上任不久的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提議將中情局搬離華盛頓。此前,中情局各部門分散在華盛頓各處,管理比較混亂,而杜勒斯則決定在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的蘭利地區(Langley)建立起集中管理的中情局總部。

弗裡德曼分析說,這一搬遷將中情局和其他政府部門區別開來:位於華盛頓的總統和國會議員都由人民選出、依法辦事,而身在蘭利的中情局局長則不是由人民選出,其行為也不必過於受到法律拘束。換句話說,華盛頓是合法的公開首都,而蘭利及其周邊地區則是法律範疇之外的秘密首都,在美國的帝國主義擴張中,這兩者相輔相成:華盛頓做出正式的外交決策,而中情局則派出特工,在世界各地以隱秘而且通常非法的非正式手段達成這些外交目的。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華盛頓市中心的美國國務院——一座公開的官僚機構建築

杜勒斯家族就是最直觀的例子:身在華盛頓國務院的約翰·杜勒斯與身在蘭利中情局的艾倫·杜勒斯兩兄弟一明一暗,互相唱和。而他們的妹妹艾蓮娜·杜勒斯組織的私人聚會成了兩者的橋樑,在這些聚會上,各國使節與情報人員在外交場合之外互通信息,中情局有時甚至為這些聚會提供經費,指導出席的特工如何跟政客套近乎。

中情局:一個公開的秘密

中情局的選址也考慮了明與暗的調和。中情局總部的地址並不是秘密,一看地圖就能找到,有關中情局的新聞報道大多將“蘭利”作為中情局的代稱,而諜戰片裡也常出現“蘭利,中情局總部”這個地名。1959年,中情局總部正式開工的時候,有5000名賓客前來參加盛大的儀式,好像這裡建造的不是涉密機構。

那麼,只要去蘭利就能輕而易舉地窺探中情局了嗎?絕不是。艾倫·杜勒斯的哲學是,最大的秘密往往藏在光天化日之下。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蘭利所在的弗吉尼亞州在南北戰爭前屬於南方蓄奴州,大型種植園地廣人稀,互相隔絕。南北戰爭解放黑奴後,這裡仍然常年實行種族隔離,以生活殷實的白人為主,政治觀念保守。中情局總部就隱藏在種植園的樹林中,雖然它的地址是公開的,但從公路上根本看不到建築輪廓,過往車輛也很難在它附近停下。

此外,儘管中情局的建築看上去就像其他政府大樓和企業總部一樣,餐廳、商店、打印室、圖書館等等都對所有職員開放,但除去這些公共區域,其安全措施極其嚴密,只有特定級別的人才能進入某些區域,他們獲取的信息也不同。當然,中情局局長的辦公室是最隱秘的,只有私人電梯才能抵達,而且設有多扇門供人進出,將不同的訪客互相隔離開來。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書中插圖,樹叢後面就是中情局總部

更重要的是,人們很難把美國郊外再正常不過的小鎮生活和冷戰期間的國際紛爭聯繫起來。把中情局設在這裡給美國民眾造成一種錯覺,讓人忘記中情局在海外參與甚至操縱的那些政權更迭、暴力鎮壓,對美國的帝國主義擴張視而不見。

“北弗吉尼亞是中情局的安全屋。”弗裡德曼寫道。“安全屋”是情報機構的術語,意思是給特工、證人及其他有生命危險的人提供庇護的藏身之處,而整座弗吉尼亞州給中情局打了個絕妙的掩護。

保守小鎮的國際化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直到八十年代,還有不少蘇聯特工潛伏在弗吉尼亞的小鎮家庭中,當然,也有不少美國特工住在他們附近,美劇《美國諜夢》就是以這樣的真實事件改編的。)

隨著中情局總部在蘭利建成,許多情報官員和特工也把家搬到了蘭利附近的各個小鎮。在海外出任務回國後,這裡成了他們休憩的港灣。有的特工甚至做起了房地產生意,出差前將閒置的房子出租,幾年後回國就能看到房子升值。不少人從中情局特工身上看到商機,幫他們做房產經紀,或者幫他們在出差回國後運回充滿異國情調的傢俱。可以說,弗吉尼亞州北部的各個小鎮在五六十年代不斷擴張、蓬勃發展,看上去只得益於美國國內經濟,但實際上這離不開美國在冷戰期間情報活動的增加和全球勢力的膨脹。

中情局更是影響了郊區的家庭生活。在美國社會文化比較保守的五十年代,有家室的異性戀男性往往在中情局受到重用,因為他們看上去更加可靠忠誠,而且他們的妻子也跟隨丈夫為情報工作出力,或是加入中情局擔任職務,或是在家中為工作壓力巨大的丈夫做好"賢內助"。原本就民風傳統的弗吉尼亞州沒有隨著大批情報人員湧入而變得更加自由,相反,黑人和同性戀被進一步排擠出去,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的隔閡也越發固化。

有意思的是,在七十年代,有一大群越南人湧入了弗吉尼亞。他們都是越南戰爭中從美國支持的南越逃難而來,其中不少曾是南越政府的權貴(包括前南越國防部長高文園)。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Falls Church一家購物中心的南越“國旗”和美國國旗)

直到今天,在弗吉尼亞尋找亞洲餐館的遊客還不難發現,許多小鎮都有名為“Pho 75”的越南米粉店,因為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南越政府正式覆滅。而在越南人聚集的社區,南越的“國旗”至今仍與美國國旗一起飄揚。

為什麼這個原本白人聚集的保守州會容納這麼多亞洲移民?答案很簡單,因為在越南戰爭期間,甚至在那以前,美國情報人員就在越南開展行動並且結交南越精英。戰爭期間,當南越支持者逃亡美國時,他們都要美國人擔保才能離開難民營、在美國定居。得以在美國首都附近定居下來的越南人,往往正是此前與美國軍政人員交往甚密的權貴人物。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弗吉尼亞很常見的Pho 75越南米粉店)

這一現象不僅僅發生在越南戰爭。六七十年代,當地最著名的一家中餐館裡,店員大都是解放前後從中國逃亡海外的“朋友與盟友”(大概就是反共人士),而光顧這裡的則大都是從事中國相關工作的中情局探員,特別喜歡這裡的正宗中國菜。

「隱秘首都」的今天

說了這麼多,其實這些大都是過去的事了。中情局的公開檔案停留在八十年代。後來“杜勒斯走廊”發生了什麼,可能要再過幾十年才能公佈。讀這本書時,我總覺得自己穿梭在兩個世界,一個是我記憶中熟悉的、無比正常的大華盛頓地區,另一個則是弗裡德曼在書中描述的完全陌生的、非正常到有點恐怖的“諜戰故事”發生地。

那麼,弗裡德曼所說的“隱秘首都”是否只是冷戰的產物?它是否還存在於後冷戰時代的今天呢?

弗裡德曼只給出了一點點提示。自里根政府以來,美國的所謂“帝國主義”行動越來越以外包、企業化、私有化的形式進行。一群群辦公樓出現在“杜勒斯走廊”的天際線上,它們之中不乏為美國的“軍事-工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承擔各種項目的企業。再次,這些企業看起來再平常不過,但實際上仍然或明或暗地為美國的海外戰略服務。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書中提到80年代起匯聚了不少國家安全相關企業的Tysons Corner)

可“美帝”的故事不止於此,至今,技術的革新令“杜勒斯走廊”仍然不斷演變著。比如,無人機技術使軍人可以不用出國執行任務,只需像普通上班族一樣去“辦公”,甚至可能剛才還在操縱無人機殺人,接著就下班去接孩子放學。此外,網絡戰也改變了常規戰爭以及情報採集的傳統模式。這些會如何改變北弗吉尼亞地區、會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況,我們恐怕只能慢慢觀察、等待未來的歷史學家來分析一番了。

最後,弗裡德曼這本書還教會了我們重要的一課:外交不一定全都發生在國外,國際衝突也不一定全都發生在戰場。國際局勢看上去離我們很遠,但實際上卻很有可能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天:從衣食住行、工作娛樂,到思想感情,乃至社會結構,無不與外面的世界息息相關。

家门口的帝国:中情局与美国的隐秘首都

冷戰中象徵美國精神的傳統美國家庭

這本書之所以成為美國外交史的重要著作,正是因為它開創了從國內看世界、從日常生活看宏觀戰略的寫作模式。它提醒那些自恃“孤立主義”的美國讀者,他們無時不刻生活在一個對外擴張的帝國之中。

而在今天這個緊密相連的世界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國際局勢衝擊的,又何止是“美帝”呢?無論大國小國,無論是生活在繁華都市還是邊遠山區,我們都值得探究一下,外面的世界在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又是如何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影響這個世界。

對我們這些試圖向公眾傳播國際事務知識的內容生產者來說,這可能是這本書最值得參考的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