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林委員:在新時代吉林振興中實現政協新作爲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高峰)“此次兩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都貫徹落實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站位都很高。讓我們對今後的社會經濟發展等各項任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宏觀的把握,我們將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去。”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政協主席江澤林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江泽林委员: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政协新作为

江澤林說,吉林省政協將把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及時組織廣大委員和機關幹部深入學習。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的要求,按照省政協2018年工作部署,組織實施好年度協商計劃議題,認真開展協商議政,為吉林振興作出新的貢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江澤林說,中央2018年一號文件明確規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的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吉林省委召開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吉林省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質量興農之路、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村善治之路、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實現這一目標,一個重要路徑就是要促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發展,二者有機結合,把‘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很好地發掘出來,實現收益的同時促進農民更好地保護生態,實現農業農村農民共同發展。”

吉林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就如何更好地處理穩定糧食生產和自身發展之間的關係,江澤林表示,穩糧穩增收,是安民固本的重要基礎。但糧食主產區的發展絕不僅僅是穩定糧食生產的問題,而是廣泛囊括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大體系建設。而且,從長遠來看,只有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才能真正長久地維護糧食穩定安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未來糧食主產區發展,必須要實現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的提高,加快糧食大省向綠色大糧倉轉變,加快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也希望中央進一步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扶持力度,增加對主產區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機械化的投資,促進農業生產良性循環。”

在談到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時,江澤林說,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我國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政協的一項重要職能。省政協將進一步強化工作實踐,堅持形式與內容相匹配,堅持民主監督同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職能相結合,寓監督於會議、視察、提案、專題調研、大會發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職活動之中。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展望明天,江澤林信心滿懷。“當前,吉林省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吉林的關鍵時期。省政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將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履職全過程,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選好題目,深入協商,引導各族各界各階層人士共同為實現吉林振興發展獻智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