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被譽爲中西交流第一人?

周成王的曾孫周穆王姓姬名滿,他一生中多次同四方作戰,每戰必勝,武功卓著,堪稱一代盛世帝王.


誰被譽為中西交流第一人?

誰被譽為中西交流第一人?

周穆王不僅勤於政務,而且十分喜好出遊。造父是周穆王主政時期最著名的養馬、御馬高手。造父一共馴養了4匹千里馬,分別為乘匹、盜驪、驊騮、綠耳,加上其他4匹良駒,一併獻給了周穆王。穆王見過之後大喜過望,於是封造父為御馬官,專管天子的車馬,並經常讓造父駕著快馬香車載著他四處兜風。的嗎?”周成王笑嘻嘻地說:“哪有啊,我只不過是跟弟弟開個玩笑罷了。”周公聞聽此言,立刻板起臉來,嚴肅地說:“天子說出來的話不能當玩笑,只要出口,就成了最高的法律。

你說的任何一句話,史書都會記載下來,然後按照禮儀去完成,還有樂師把它譜成歌曲四處傳頌。哪能隨便說說呢!”周成王聽了周公的教訓,低著頭不敢說話了。後來就遵守諾言,把唐國(今山西一帶)封給了叔虞。於是,“天子無戲言”就流行開來,成為歷代皇帝不得不遵守的準則。這8匹駿馬奔跑起來,有的足不踐土,有的快比飛鳥,有的晝夜行千里,有的背上生翅……絕對是神奇非凡,令人豔羨不已。平日裡,穆王把這些馬放養在東海島的龍川附近。據說那裡有一種草,名叫“龍芻”,傳說“一株龍芻,化為龍駒”。這樣,那些駿馬在吃過龍芻之後,更是如虎添翼,神奇無比。英俊的穆王想周遊天下,就命造父駕著八匹駿馬拉的車子,帶著一隊人馬,從今西安的宗周(鎬京)沿渭水向東進發;從黃河渡口盟津渡過黃河,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挺進,直達陰山腳下;轉而長途西行,繞河套,溯河源,登上了巍峨的崑崙山;再西行數千裡,到達了西王母之邦。西王母在風景最美的瑤池設盛宴款待穆王一行,舉觴奏樂,熱情洋溢。穆王贈送給西王母大批中原特產和錦綢美絹,西王母酬以當地名貴的瑰寶奇珍。西王母請穆王遊歷其國中的山川名勝,穆王書“西王母之山”,並種植槐樹留念。臨別時,穆王流連忘返,西王母勸飲再三,並作歌曰:“祝君長壽,願君再來!”穆王此行往返三萬五千裡,帶回了中亞和西域廣大地區人民的深情厚誼。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穆天子西行之旅可能已經在歐洲中部的華沙平原地區留下了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