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爲什麼性能先進的Fw190,連拉5都能把它虐的不輕?

德國的軍工技術應該遠在蘇聯之上啊,蘇聯的武器數量多我還能理解,為什麼最後連質量都超過德國了?看完蘇德東線空戰,剛看完FW190被拉5虐的不輕。如果說p51和噴火略強於FW190還可以理解,但拉5居然把它虐的極為慘重,怎麼會出現這種事?

二戰後期,為什麼性能先進的Fw190,連拉5都能把它虐的不輕?

FW190

儘管Fw 190相比拉式戰機擁有更好的火力和性能,但從1942年中期開始,德國空軍相對蘇聯空軍的優勢更多來自於其飛行員的戰鬥經驗。

在4000米以下發生的戰鬥中,不論是在速度還是橫向和縱向操控性上,拉-5FN都具有對Bf109和Fw190的明顯優勢。在戰鬥轉向中盯上對方後,打開座艙蓋的拉-5FN仍然夠追上對方,儘管這一過程會比較漫長。而在垂直機動戰鬥中拉-5也總是能佔據高度優勢。”德國人在試飛了拉5以後也這樣評價。

二戰後期,為什麼性能先進的Fw190,連拉5都能把它虐的不輕?

二戰蘇聯空軍

相比早期的蘇聯戰鬥機,拉-5FN在性能和操控性上取得了值得注意的進展,其在海拔3000米(及以下高度)的性能值得特別關注。

不過該機的極速在任何高度上都比德國戰鬥機低,其在低空的爬升率完全可以和Fw190A8及Bf109G媲美,在3000米高度上的爬升率和轉彎速率完全可以與Fw190A相比。

二戰後期,為什麼性能先進的Fw190,連拉5都能把它虐的不輕?

Bf109

拉-5FN的副翼效率非常優秀,在空速450KM/H時,可在不到四秒完成一週滾轉,在600KM/H時,副翼承受的壓力就變得過大。在1000米高度上,拉-5FN在打開加力的情況下可以在25秒內完成360度的水平轉彎。

但由於當時俄國人根本沒有很好地解決渦輪增加技術,結果就是機動性暴差,如果到了高空,成了活靶子。另外到了後期,蘇聯度過了早期迫切追求武器產量的時期,後期在戰爭壓力小的環境下,加上積累的生產和研發經驗,自然可以提高武器質量。

二戰後期,為什麼性能先進的Fw190,連拉5都能把它虐的不輕?

FW190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飛行員的素質問題確實才是更關鍵的問題。整個德軍後期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即,強調並依賴軍隊素質的德軍因戰爭的消耗,兵員素質、訓練水平急劇下滑,越往後越有心無力,這也是閃電戰理論的致命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