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大家好,我是婦產科醫生吳丹華,很開心加入到“醫知袋鼠”(i1zdaishu)的科普醫生團隊,與大家分享科普知識。

懷孕、分娩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但出於種種原因,有接近一半的準媽媽要面臨剖腹產,然後在腹部留下一道永久的紀念——疤痕。

誰不想這道醜醜的痕跡消失無蹤?實際上,在疤痕進入增生期後,想讓它淡化、消失就很困難了。今天我就來和各位未來的辣媽說一說,為什麼會有疤痕產後如何護理能讓疤痕更平、更淡、更不明顯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大家都知道傷口癒合後會留疤,但卻不太瞭解疤痕形成的原理。皮膚就像長城,我們人體對外的一道重要防禦屏障。它在受到外傷、手術等損傷後,就會立刻啟動“修復機制”來修補、重建受損的城牆。

如果傷口很淺,沒有傷及真皮層就不會留疤;如果對皮膚的損傷已經達到真皮層,那麼皮膚就有可能會因過度修復和異常增生而留下瘢痕。這種增生要一直持續到6個月左右才逐步停止,此後疤痕會逐漸變平、變軟,顏色也慢慢地變淡,最後越來越不明顯。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由於剖腹產要切開腹壁全層,癒合後必然會留下疤痕,而這道疤是“一條線”還是“大肉蟲”,主要取決於2點:皮膚張力、縫合方式

1、皮膚張力

拆線並不代表傷口已經長好了,此時傷口還很脆弱,如果不加以保護,任由周圍的皮膚對它施以牽拉的力量,過大的張力會給皮膚一個錯誤的信號,刺激瘢痕增生,疤痕就越來越寬。

此外,剖腹產手術的切口方向也對皮膚張力有很大影響: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橫切口:

橫切口的皮膚張力比較小,疤痕就相對窄,恢復得好就像淡淡一條線。而且小腹處皮膚的自然紋路是水平的,橫切口的疤痕可以隱藏在紋路中,幾乎看不見。所以目前剖腹產多選擇橫切口。

縱切口:

縱切口的傷口的張力大,容易形成突出且特別醒目的疤痕,而且會增加二胎時子宮破裂的風險,所以目前用得越來越少。往往在難產、胎兒宮內窘迫等緊急情況時,醫生才會選擇這種快速的方式剖腹。為了母子的生命安全,傷口和未來疤痕的美醜問題也只能擱置了。

2、縫合方式

剖腹產傷口的縫合方式,從早期必須拆線的尼龍不可吸收縫線,到目前最常使用的可以藏在傷口內、使傷口更美觀的可吸收線,以及國外常用的美容釘、美容夾等,各有優缺點:

第一種是外層用尼龍線或可吸收線縫合, 表面能看到打結的線頭,需要拆線。這種方式縫線處的張力比較大,疼痛比較明顯,而且拆線後容易留下“蜈蚣”樣的疤痕。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第二種是用可吸收線做美容縫合,皮膚表面看不到線頭,無需拆線,恢復後沒有線結和針眼的疤痕,只有窄窄的一條線。是目前臨床比較常用的方式。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第三種是用stapler訂書針般的把傷口釘合, 與第一種一樣,術後5-7天需要拆釘。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至於選擇哪種縫合方式,可以在產前與醫生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並非選擇美容縫合就100%不會留下疤痕,疤痕的形成也與體質、傷口恢復情況有很大關係。

產後恢復讓疤痕更細、更淡的訣竅

1、避免感染:保持傷口衛生,及時消毒傷口、更換敷料。

2、減輕腹壁張力:術後切勿急著做一些劇烈活動,避免身體過度地伸展或側屈,睡覺時也要儘量採取側臥微屈的體位,必要時可以適當使用腹帶或傷口減張膠帶,來降低腹壁張力、減輕對傷口的拉扯。

3、每天按摩:7天左右傷口就會長攏,形成一條白色或灰白色、比較平整光滑的疤痕。從這時開始,每天用乾淨、乾燥的手指頭輕輕按摩傷口3~5分鐘,有助減少疤痕產生。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4、適當使用祛疤產品:拆線或傷口結痂脫落後,開始使用硅酮類祛疤產品,包括噴霧、凝膠或貼膜等,直至術後6個月。

5、別抓撓:當疤痕開始增生,局部會發紅、發紫、變硬、突出,並有又痛又癢的感覺,但這時候千萬別用手抓撓,以免刺激使結締組織發生炎性反應,反而加劇刺癢感和疤痕增生。如果實在痛癢難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塗抹膚輕鬆、地塞米松等外用藥。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6、別見光:由於新生皮膚受到紫外線刺激後,也容易留下黑色素沉著,讓疤痕顏色變深、變難看,所以要注意避免陽光的照射。

已有的疤痕能淡化、祛除嗎?

有些因為瘢痕體質等原因,曾經剖腹產的刀口處疤痕增生、非常難看,希望淡化或祛除它,這也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兩點——時機和方式。

通常手術後6個月內,瘢痕處於活躍的增生期,這個階段應該先通過激光、彈力壓迫、外用或局部注射藥物等保守方式來控制瘢痕的增長。待瘢痕形成6個月至1年後,處於穩定期,則可以採用整形美容的手術方式來祛除。

揭秘疤痕形成原理,剖腹產後如何更快恢復不留疤?

作者吳丹華,廣西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醫知袋鼠科普醫生成員,擅長孕期營養、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孕期體重管理、高危妊娠的管理等。

如果您還有其他孕產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眾號(i1zdaishu),點擊菜單“專家預約-專家線上諮詢”,向吳丹華醫生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